津在第14個字的詩句
津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可笑游蜂貪釀蜜,引渠兒輩口生津。 -- 出自宋·于石·春懷次韻
- 桃花源上空流水,安得漁郎一問津。 -- 出自宋·于石·春事
- 作詩飲酒真吾事,回首江湖懶問津。 -- 出自宋·喻良能·草堂成即事二首
- 紫陽處百神仙窟,誰泛仙槎競問津。 -- 出自宋·袁甫·新安鄉會
- 我雖曾沃齒下齦,不敢溢美忘鄉津。 -- 出自宋·袁說友·和趙周錫詠魏南伯家蔥茶韻
- 征車何事不容征,彩旆歌謠塞路津。 -- 出自宋·袁說友·司庾會稽道中答衢民彩幟送行
- 斜漢西傾桂魄新,停梭今夕度天津。 -- 出自宋·張秉·戊早年七夕五絕
- 宣尼頗意在斯人,故爾令由去問津。 -- 出自宋·張九成·論語絕句一百首
- 不逢伯樂休驤首,忽遇長沮莫問津。 -- 出自宋·張九成·客有談嘉佑間事者一客瞪目不應及聞介甫新事
- 莫嘆桃源仙跡杳,杖藜隨處武陵津。 -- 出自宋·張鎮孫·夜過白云話別
- 月標元巳樂嘉辰,興慶煙波漲曉津。 -- 出自宋·張子定·興慶池禊宴
- □無情行不可親,年年遣使浪填津。 -- 出自宋·趙伯溥·讀先大人伐金遺疏
- 如子才豪猶未第,每思冥晦避通津。 -- 出自宋·鄭俠·次韻張伯時以再任為賀
- 君今獨向名山去,說與歸云我問津。 -- 出自宋·周真一·送徐棲霞
- 連天大廈莫容身,小向湖邊一問津。 -- 出自宋·宗必經·孺子亭
- 遲日和風婉娩春,感時情思浩無津。 -- 出自宋·祖無擇·監丞蕭君見貽嘉句仍惠芳醪強率鄙詞輒繼高韻
- 盍簪豈料有今夕,明日桃源又問津。 -- 出自元·鄭元祐·書畫舫
- 萬丈光懸金粟樹,三更影落絳河津。 -- 出自明·鮑恂·次韻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之作(至正庚子)
- 人間只道三山遠,猶隔千山與萬津。 -- 出自明·陳言·題天臺圖寄懷林介夫
- 薔薇開遍東山下,芍藥遺將南浦津。 -- 出自明·程嘉燧·朝云詩五首
- 倉卒有語難具陳,不敢久立當通津。 -- 出自明·馮琦·燕然行
- 棲遐志于浮云兮,整青絡而越瑤津。 -- 出自明·葛高行文·望洽陽
- 天兵繚繞下勾陳,玉女飛符指過津。 -- 出自明·韓上桂·東征歌四首
- 劉郎自是神仙侶,何用天臺更問津。 -- 出自明·韓宜可·題蓬萊深處
- 秦淮花月如天上,幾欲乘槎一問津。 -- 出自明·何良俊·春日花前聽李節箏歌作張王屋黃質山每夸余以
- 萬馬踏云開輦路,六龍扶日度天津。 -- 出自明·胡廣·春日扈從幸北京
- 詞客來游修禊辰,澄江十里綠楊津。 -- 出自明·黃姬水·上巳日石湖王百穀席上送童山人子明
- 往者先帝事西巡,翠華晨渡榆河津。 -- 出自明·林春澤·居庸歌贈張心齋侍御
- 平生氣與秋冥迥,未肯低眉事要津。 -- 出自明·陸粲·送待詔文徵仲先生致仕
- 我疑巨鰲踞而蹲,噍物未合口流津。 -- 出自明·陸師道·洞山(用張之象韻)
- 沙頭擊鼓曈曈日,知有閑官尚守津。 -- 出自明·馬治·暫違老親陪履道泛湖歸省無錫
- 雨榻無因連海曲,星槎何處泊天津。 -- 出自明·夢觀法師·過張侯舊宅
- 云浮碧落似輕塵,散步閑過析木津。 -- 出自明·桑悅·小游仙(十首)
- 邇來五見江東春,南尋禹穴能知津。 -- 出自明·邵寶·再作太白山人歌
- 東歸詔許省慈親,瀛海西頭問舊津。 -- 出自明·邵寶·歸興(四首)
- 幾欲前源訪仙跡,迷茫何處問通津。 -- 出自明·沈貞·桃花渡
- 自嘆不如沮溺輩,卻忘畎畝去尋津。 -- 出自明·施漸·辛丑初春再至南都
- 高士偶來輕漢綬,桃源從此是通津。 -- 出自明·施漸·訪子裕戶郤漆塘新居
- 煙草斷云橫楚塞,夕陽落雁度江津。 -- 出自明·宋登春·洞庭送徐荊州投劾東歸
- 出師已略扶桑國,奉使須通析木津。 -- 出自明·孫炎·奉使還途中聞東征捷音
- 云染衣裾水染心,狂游寧復計迷津。 -- 出自明·童珮·贈葉山人
- 吳王鎖夏有殘敔,特起幽亭據要津。 -- 出自明·王鏊·徵明飲怡老園有詩次其韻
- 盡說仙源隔片塵,誰知枕上是通津。 -- 出自明·王弼·次韻陰僉憲夢游桃源
- 直壁無恩鎖厭人,玄宮佳勝似迷津。 -- 出自明·王履·鄉人徐仲瑜見訪談其曾至上方峰所見之詳因有
- 淥水微風爽氣新,重重樓榭接花津。 -- 出自明·王嗣經·青溪水亭遲葉五循甫
- 路入江鄉覓隱淪,遠隨流水度前津。 -- 出自明·王肄·題沈孟淵江鄉深處(二首)
- 亂厓層壑水粼粼,一見漁舟一問津。 -- 出自明·王稚登·雨中同諸君游東錢湖
- 落木蕭蕭車廄晚,亂鴉飛上舊平津。 -- 出自明·王稚登·過車廄袁相國故宅
- 岸花汀草駐殘春,步逐漁郎更問津。 -- 出自明·吳寬·與諸友出城東散步水際
- 松偃瓊臺不受塵,虹橋綽楔記通津。 -- 出自明·吳寬·過西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