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在第14個字的詩句
津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酒盡譚余意轉新,北風一舸下寒津。 -- 出自宋·潘檉·送友人游金陵
- 漢口風光惱殺人,綠楊無數(shù)繞江津。 -- 出自宋·龐謙孺·絕句三首
- 西漢循良知賈誼,菑川父老送平津。 -- 出自宋·彭龜年·和臨江丙午鹿鳴宴詩韻
- 恰似樓臺臨渭水,未饒?zhí)依顫M天津。 -- 出自宋·任希夷·郊壇齋宮七首
- 掩道赤鴉蔽陽精,夜羅鬼火塞要津。 -- 出自宋·時少章·大節(jié)堂碑引
- 月色花光正可人,笙歌會處喜津津。 -- 出自宋·史彌堅·宴黃狀元大任
- 人間觸處皆宜隱,不必桃源始問津。 -- 出自宋·史堯弼·離臨安道中有作
- 能施三昧神通力,便指尺人出世津。 -- 出自宋·釋道濟·酒醉后作
- 數(shù)聲歸笛離春浦,一片孤帆過洞津。 -- 出自宋·釋道寧·偈六十九首
- 靈山無地可容身,好泛江潮去問津。 -- 出自宋·釋法薰·送圓禪人
- 笑把方山輕捩轉,幾多游子失關津。 -- 出自宋·釋慧空·次韻知微無外石門相會
- 一句全提絕燈倫,萬機不到始通津。 -- 出自宋·釋慧遠·示禪人
- 青山況是吾家物,不用尋家別問津。 -- 出自宋·釋清海·悟佛鑒問領旨述偈
- 細草疏花自在春,悠悠煙水似天津。 -- 出自宋·釋紹嵩·城西野行
- 截流機有青波路,天下滔滔誰問津。 -- 出自宋·釋紹曇·古源
- 神通妙用施呈盡,要見國師猶隔津。 -- 出自宋·釋守仁·頌古五首
- 東坡笑說吃龍肉,舌底那知己燕津。 -- 出自宋·釋惟清·偈二首
- 來往舟航謾如識,到頭若個曾知津。 -- 出自宋·釋文珦·過苕溪
- 觸目堪嗟失路人,坦然王道卻迷津。 -- 出自宋·釋延壽·山居詩
- 臭爛腥臊無用處,識神沈劫墮迷津。 -- 出自宋·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 庭中立雪憨癡漢,海裹口乾渴愛津。 -- 出自宋·釋印肅·偈頌三十首
- 若將色見普庵人,未免隨流不契津。 -- 出自宋·釋印肅·偈頌十四首
- 括地該天人不會,如飄野馬入迷津。 -- 出自宋·釋印肅·十二時歌
- 今已連天鋪滿地,順緣無漏必通津。 -- 出自宋·釋印肅·行住坐臥三十二頌
- 中流望極山頭寺,溪午聞鐘泊柳津。 -- 出自宋·釋永頤·游何山登道場
- 結角羅紋隨處入,銀山鐵壁是通津。 -- 出自宋·釋有權·頌古十一首
- 坐間默有相傳意,川上乾無逝去津。 -- 出自宋·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 看看,心空骨寒槁木暖,未發(fā)髑髏津瀝乾。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啐啄丹山之鳳窟,游躍桃華之龍津。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山林森森春在木,江湖澹澹秋生津。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夜船載月急如箭,歸去來兮休問津。 -- 出自宋·釋正覺·送照禪人之湖南
- 道合圓常無異路,心空及第睚通津。 -- 出自宋·釋子淳·送吳公裕
- 應憐赤水尋珠客,白日茫茫尚問津。 -- 出自宋·舒坦·題明月堂
- 傾蓋相逢盡故人,如君喜色更津津。 -- 出自宋·宋伯仁·簡如皋趙買鹽
- 啖氈竊喜全高節(jié),食肉從來鄙要津。 -- 出自宋·蘇簡·次韻徐惇濟久不食肉
- 三省行藏知有命,十年流落困無津。 -- 出自宋·蘇頌·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
- 幾年流落甘間散,平日交游半要津。 -- 出自宋·蘇頌·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
- 清世懷文終有用,窮途寧久困無津。 -- 出自宋·蘇頌·楊君寵示嘉篇次韻奉和
- 書畫生憎世上塵,不嫌蓑笠渺無津。 -- 出自宋·孫嵩·又書畫船五首
- 掩關明月上峰頂,滿座清風生玉津。 -- 出自宋·王綱·詩贈富樂山海公長老
- 肩摩轂擊接書夜,賓從雜沓朝天津。 -- 出自宋·王洋·贈向揚州
- 端有泮宮蓮幕士,愿隨綠水泛通津。 -- 出自宋·王洋·賀張帥
- 只愁鳳詔聯(lián)翩下,又指天邊問去津。 -- 出自宋·王洋·喜二曾一鄭歸
- 停驂卻訪枌榆社,戀闕回瞻析木津。 -- 出自宋·王曾·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
- 勾稽詎足究施設,直須舟楫濟通津。 -- 出自宋·吳申甫·壽主簿
- 強顏愧我猶初仕,策足如君即要津。 -- 出自宋·吳頤·別后再用前韻寄呈明府
- 各自芬芳花默默,兩相呼喚鳥津津。 -- 出自宋·吳璋·句
- 更有靈康是知己,新泉為我現(xiàn)津津。 -- 出自宋·顏度·題康濟泉
- 孤村落日黃昏后,一覺明朝又問津。 -- 出自宋·楊公遠·到陳村
- 楚些欲招招不得,滄溟南望浩無津。 -- 出自宋·尹應許·挽陸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