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在第14個字的詩句
津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 -- 出自唐·劉禹錫·漢壽城春望
-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 -- 出自唐·王維·桃源行
- “云收少室初晴雨,柳拂中橋晚渡津”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橫江西望阻西秦,漢水東連揚子津。 -- 出自唐·李白·橫江詞其三
- 便合與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 出自宋·蘇軾·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
- 一篇瀧吏可書紳,莫向長沮更問津。 -- 出自宋·蘇軾·次韻韶倅李通直二首
-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 出自唐·杜甫·麗人行
- 忠言句句唐虞際,便是人間要路津。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別恨妝成白發新
- 山頭有路接無塵,欲覓王孫試問津。 -- 出自宋·辛棄疾·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林亭一出宿風塵,忘卻平津是要津。 -- 出自唐·白居易·宿裴相公興化池亭 兼蒙借船舫游泛。
- 七十三翁旦暮身,誓開險路作通津。 -- 出自唐·白居易·開龍門八節石灘詩二首
- 與君相見即相親,聞道君家在孟津。 -- 出自唐·王維·寄河上段十六
- 欲逐風波千萬里,未知何路到龍津。 -- 出自唐·李商隱·春日寄懷
- 今日問君能寄否,二江風水接天津。 -- 出自唐·李商隱·寄成都高苗二從事
- 清閑即是桃源境,常笑淵明欲問津。 -- 出自宋·陸游·遣興
- 困厄終身元自好,可憐癡子恨無津。 -- 出自宋·陸游·雜感
- 吾廬已是桃源境,不為秦人更問津。 -- 出自宋·陸游·自詠
- 原野暮云低欲雨,陂湖秋水浩無津。 -- 出自宋·陸游·野興
- 桐君山路無多遠,元自知津莫問津。 -- 出自宋·陸游·郊行
- 數株欹斜傍山驛,一簇深淺臨煙津。 -- 出自宋·陸游·杏花
- 騎馬每行秋棧路,喚船還渡暮江津。 -- 出自宋·陸游·初歸雜詠
- 時時笑顧兒曹說:縱有煙霄莫問津。 -- 出自宋·陸游·幽居遣懹
- 北望中原淚滿巾,黃旗空想渡河津。 -- 出自宋·陸游·北望
- 效原處處堪行樂,道路人人可問津。 -- 出自宋·陸游·春近
- 甲午五月之庚寅,淵魚躍起三江津,震雷霪雨夜達晨,我知決定非凡鱗。 -- 出自宋·陸游·五月五日蜀州放解牓第一人楊監具慶下孤生愴
- 走馬朝尋海棕館,斫膾夜醉魴魚津。 -- 出自宋·陸游·綿州錄參廳觀姜楚公畫鷹少陵為作詩者
- 那似石帆山下客,釣船載月泊煙津。 -- 出自宋·陸游·舟中夜賦
- 姥嶺蹇驢尋雪徑,娥江孤艇系煙津。 -- 出自宋·陸游·初秋山中作
- 十五年間真一夢,又騎羸馬涉西津。 -- 出自宋·陸游·乾道初予自臨川歸鍾陵李德遠范周士送別於西
- 出郭幽尋一笑新,徑呼艇子截煙津。 -- 出自宋·陸游·謁凌云大像
- 玻璃江上送殘春,疊鼓催颿過玉津。 -- 出自宋·陸游·舟過玉津
- 梅送冷香橫雪岸,雁翻孤影下煙津。 -- 出自宋·陸游·并山東南閑步至野人吳氏居乃歸
- 北面行臺號令新,繡旗豹尾渡河津。 -- 出自宋·陸游·軍中雜歌
- 鼻端雷動君無怪,路熟華胥不問津。 -- 出自宋·陸游·晝寢
- 最憐栩栩西窗夢,路入青衣不問津。 -- 出自宋·陸游·夢蜀
- 雨墊林宗一角巾,蕭條村路并煙津。 -- 出自宋·陸游·七侄歲暮同諸孫來過偶得長句
- 人生要是便疏豁,金馬銀臺莫問津。 -- 出自宋·陸游·後園閑步
- 進德工夫在日新,正如更歷自知津。 -- 出自宋·陸游·進德
- 日暮歸來月色新,菱歌縹緲泛煙津。 -- 出自宋·陸游·鏡湖女
- 孤驛荒山與虎鄰,更堪風雪暗南津! -- 出自宋·陸游·新安驛
- 南山北山高嶙峋,朝雨暮雨斷江津。 -- 出自宋·陸游·寒夜移疾
- 無地得申床下拜,夜聞吹笛度煙津。 -- 出自宋·陸游·寄贈湖中隱者
- 江湖醉渡十年春,牛渚山邊六問津。 -- 出自唐·杜牧·和州絕句
- 投老逢時追往事,卻含愁思度天津。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沖卿上元從架至集禧觀偶成
- 何但諸公能品藻,會須天子擢平津。 -- 出自宋·王安石·送何正臣主簿
- 健席高檣送病身,亂山荒隴障歸津。 -- 出自宋·王安石·無錫寄孫正之
- 何處好風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 -- 出自唐·劉禹錫·柳絮
- 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要路津。 -- 出自唐·劉禹錫·自江陵沿流道中
- 三年楚國巴城守,一去揚州揚子津。 -- 出自唐·劉禹錫·別夔州官吏
- 官冷如漿病滿身,凌寒不易過天津。 -- 出自唐·劉禹錫·酬思黯代書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