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在第10個字的詩句
津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 出自漢·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 桃花開閬苑,柳色動瑤津。 -- 出自宋·周必大·立春帖子·太上皇后閣
- 川流元滾滾,客至喜津津。 -- 出自宋·周必大·又次韻二首
- 光浮金盞面,香到玉池津。 -- 出自宋·洪咨夔·臨江仙·萬紫千紅鬢上粉
- 西風吹拱木,雙劍合龍津。 -- 出自宋·洪咨夔·挽鍾孺人
- 商工時借問,何處即通津。 -- 出自宋·蔡襄·洪澤阻風
- 津亭共起憂時嘆,重記津亭淚滿巾。 -- 出自宋·蔡襄·江頭別杜殿丞
- 迎潮小舸滿旗風,回首津亭暮靄中。 -- 出自宋·蔡襄·離錢塘
- 平昔持州契,于今識路津。 -- 出自宋·蔡襄·提刑司封以鄰霄臺佳什垂示輒成拙篇以登厚貺
- 鳳凰飛且鳴,容裔下天津。 -- 出自唐·儲光羲·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
- 大君錫車馬,時復過平津。 -- 出自唐·儲光羲·敬酬陳掾親家翁秋夜有贈
- 花明洛陽苑,水綠小平津。 -- 出自唐·儲光羲·洛陽東門送別
- 山下縣寮張樂送,海邊津吏棹舟迎。 -- 出自唐·方干·送錢特卿赴職天臺
- 雙溪逢陸海,荊渚遇平津。 -- 出自唐·貫休·贈抱麻劉舍人
- 不知此中事,將何為去津。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積骨如毗富,別淚成海津。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柳虛禳沴氣,梅實引芳津。 -- 出自唐·韓偓·無題
- 棹尋聞犬洞,槎入飲牛津。 -- 出自唐·韓偓·無題
- 翦燭非良策,當關是要津。 -- 出自唐·韓偓·倒押前韻
- 放曠臨海門,翱翔望云津。 -- 出自唐·皎然·酬邢端公濟春日蘇臺有呈袁州李使君…辛陽王
- 飯松得高侶,濯足偶清津。 -- 出自唐·皎然·兵后西日溪行
- 我亦縱煙棹,西浮彭蠡津。 -- 出自唐·李群玉·送蕭綰之桂林
- 嗟見世間人,永劫在迷津。 -- 出自唐·拾得·詩
- 天姥峽關嶺,通同次海津。 -- 出自唐·拾得·詩
- 去留無所適,岐路獨迷津。 -- 出自唐·于良史·宿藍田山口奉寄沈員外
- 玉梅飛上苑,金柳動天津。 -- 出自宋·萬俟詠·臨江仙·寒甚正前三五日
- 如何棄我還家去,相送津亭一黯然。 -- 出自宋·楊億·送章頔歸鄉
- 曉離村店侵殘月,盡歇津亭避疾雷。 -- 出自宋·楊億·元道宗下第東游
- 官聊殿省通朝籍,路過津橋入縣封。 -- 出自宋·楊億·趙殿丞知河南縣
- 名姓丹臺籍,封疆析木津。 -- 出自宋·楊億·姚起居赴兩浙轉運
- 石髓凝秦洞,珠胎剖漢津。 -- 出自宋·楊億·櫻桃
- 淳俗益可厭,愿言勤問津。 -- 出自宋·洪邁·次韻夢得見示長篇
- 流馬通飛漕,推鋒截要津。 -- 出自宋·黃公度·擬上張丞相
- 隔江人散虛分米,十里津喧蜑趁潮。 -- 出自宋·黃公度·秋城晚望
- 輕帆輕相逾,畫鷁映流津。 -- 出自宋·劉子翚·渡淮
- 戀戀空回首,行行欲問津。 -- 出自宋·劉子翚·過楚懷王廟
- 徘徊小精廬,劇談口翻津。 -- 出自宋·劉子翚·少稷遠訪弊廬仍留佳句書此寫懷抱不足為報也
- 客食憐詩李,相期一問津。 -- 出自宋·劉子翚·舟中寄似表
- 中郎有賢子,遺澤擢平津。 -- 出自宋·王之道·哀徐朝議恭人潘氏
- 我亦寰中物,因君試問津。 -- 出自宋·王之道·立春和孫子紹二首
- 七行才業在,寧久困無津。 -- 出自宋·王之道·和王覺民簡褒山因上人棗嶺魏欣然二首
- 我所思兮何處所,在鐔津、津上滄灣側。 -- 出自宋·嚴仁·賀新郎·蘭芷湘東國
- 國步何多難,天驕據孟津。 -- 出自宋·張元干·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 何知尚有,煙間馀怨,洛津閑賦。 -- 出自宋·趙彥端·水龍吟·春溪漠漠如空
- 我欲載美酒,長歌東問津。 -- 出自元·倪瓚·寄楊廉夫
- 兩兩漁舟,相過桂渚蘭津。 -- 出自元·張翥·高陽臺 題趙仲穆作陳野云居士山水便面
- 沙禽毛羽新,來往采桑津。 -- 出自元·張翥·丹青小景山水
- 冥心三十年,尋源頗知津。 -- 出自明·林鴻·送黃玄之京
- 所希慧燈影,為余照迷津。 -- 出自明·林鴻·宿黃梅五祖寺
- 欲搖舟楫去,波浪沒平津。 -- 出自明·楊基·偶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