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在第4個字的詩句
泓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白水漸泓渟,青天落寒碧。 -- 出自宋·蘇軾·浚井
- 幽泉鏡泓澄,怪石山欹危。 -- 出自唐·白居易·裴侍中晉公以集賢林亭即事詩三十六韻見贈,
- 驚飆起泓泉,若調雷雨師。 -- 出自唐·劉禹錫·和河南裴尹侍郎宿齋天平寺詣九龍祠祈雨二十
- 贈我阿泓非姓陶,木家居士漆園曹。 -- 出自宋·楊萬里·謝丁端叔直閣惠永嘉髹研句容香鬲
- 待得陶泓真個渴,二花酒熟與三杯。 -- 出自宋·楊萬里·梅菊同插硯滴
- 摸索陶泓不忍研,阿瞞故物尚依然。 -- 出自宋·楊萬里·銅雀硯
- 苔磯枕泓碧,時有魚出聽。 -- 出自宋·文天祥·題延真羅道士玉澗
- 撫摩寶泓置道山,郁郁秀氣似舅眉宇間。 -- 出自宋·黃庭堅·再和公擇舅氏雜言
- 西澗一泓水,行通滄海波。 -- 出自宋·戴復古·王深道奏名而歸
- 章泉一泓水,思與海同波。 -- 出自宋·戴復古·別章泉定庵二老人
- 移得龍泓瀲滟寒,月輪初下白云端。 -- 出自唐·陸龜蒙·移石盆
- 行盡逢泓澄,翠影如可瀉。 -- 出自宋·梅堯臣·寄題滁州豐樂亭
- 空巖一泓泉,引予掏清甘。 -- 出自宋·張耒·西山寒溪
- {上穴下泓}窠有靈鬼,天馬夾龍駕。 -- 出自宋·徐照·題侯侶之九歌圖
- 平生一泓水,洗手雙赤腳。 -- 出自宋·包恢·病中口占
- 山轉龍泓一徑深,嵐煙吹潤撲衣巾。 -- 出自宋·白珽·游天竺后山
- 但要陶泓毛潁在,未為無以遺兒孫。 -- 出自宋·曾豐·中都之嘉會門陳亦顏為堂日城南書院取韓文公
- 勿笑一泓水,能生六合云。 -- 出自宋·劉克莊·宿山中十首
- 秋水一泓常見底,澗松千尺不生枝。 -- 出自唐·方干·貽亮上人
- 山溜碧泓澄,清甘歸色味。 -- 出自宋·李呂·井泉
- 意靜寒泓水,心同槁木灰。 -- 出自明·林鴻·冬日同林秀才游衍真觀
- 聞道碧泓嚴水印,試攜清醥闖云關。 -- 出自宋·陳造·禱雨鳳凰山二首
- 初看一泓窄,旋望百頃淥。 -- 出自宋·陳造·草鞋夾
- 愛此小泓渟,歷亂青鈿委。 -- 出自宋·陳造·次俞簿韻
- 瑪瑙一泓浮翠玉,瓠犀終日凜天風。 -- 出自宋·鄧肅·浣溪沙
- 匯為碧泓深,嚙漱垠崿壞。 -- 出自宋·胡寅·游云湖
- 不謂陶泓猶見念,遠來相顧不相捐。 -- 出自宋·吳芾·和王知府惠瓦硯
- 下臨一泓水,涵光冷相射。 -- 出自宋·陳知柔·天臺游山
- 天然水泓洞,不涸亦不涌。 -- 出自宋·范端臣·天池泉
- 橋下一泓水,冷然照吾纓。 -- 出自宋·范端臣·洞橋
- 吾師慕泓公,少也從吾師。 -- 出自宋·樓鑰·送劉晉父監岳
- 清我一泓能湛湛,洗渠變耳任喃喃。 -- 出自宋·廖行之·和徐志父道中池亭獨游之什二首
- 曲沼一泓碧,亂花雙徑紅。 -- 出自宋·趙善括·清明偶題
- 留伴陶泓共新浴,要令毛穎沃清香。 -- 出自宋·鄭清之·蓮房洗硯
- 偷得兩泓清,同他猿鳥吃。 -- 出自宋·周文璞·分夢泉
- 山比復泓澄,幽房取次行。 -- 出自宋·岳珂·洞霄宮良泓孫副宮二首
- 云壑泉泓,小者如杯,大者如罌。 -- 出自宋·劉子寰·沁園春·云壑泉泓
- 我有一泓水,清明如鑒開。 -- 出自宋·王柏·汲齋吟
- 雙虬挾泓玉,奧入百轉灣。 -- 出自宋·李昴英·游峽山和東坡韻
- 古甃澄泓照膽清,畫龍壁上掛瓢輕。 -- 出自宋·董嗣杲·杯泉
- 照膽寒泓覆有亭,此泉曾入老坡評。 -- 出自宋·董嗣杲·寒泉
- 池沼泓泓翻玉液,樓臺疊疊運靈泉。 -- 出自唐·呂巖·直指大丹歌
- 寶器一泓銀漢水,錦鱗才動即先知。 -- 出自唐·徐夤·郡侯坐上觀琉璃瓶中游魚
- 瓦缶泥泓村落小,亂茅群雀不堪傳。 -- 出自宋·宗澤·華陰道中
- 歸來飭泓穎,秋暑尚嚴憚。 -- 出自宋·劉宰·和丹陽徐文度令君
- 擬鑿冰泓澆凍硯,禊亭閒借法華謄。 -- 出自宋·樂雷發·雉山寺宋永補中有僧西颙誦法華經于此白雉聽
- 三解坳泓一角虧,其間濁水照摩尼。 -- 出自宋·陳巖·曹山延壽院
- 龍口一泓水,人間第二泉。 -- 出自宋·顧逢·慧山
- 苔鎖一泓殘墨沼,云遮三級舊書樓。 -- 出自宋·馬并·游金庭觀
- 愛此一泓玉,中有太古聲。 -- 出自宋·任希夷·游水樂洞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