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在第9個字的詩句
泉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龍輴遷座至,騩馭及泉回。 -- 出自宋·范成大·別擬太上皇帝挽歌詞六首
- 神游定超絕,何必訊泉扃。 -- 出自宋·范成大·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詞三首
- 滿山皆屐齒,隨處有泉聲。 -- 出自宋·范成大·明日至鄰水又雨
- 拆開甘露囊,快吸冰泉甌。 -- 出自宋·范成大·橘園
- 試覓清冷一杯水,筒泉須自臥龍分。 -- 出自宋·范成大·夔門即事
- 激水要令風在下,涸泉翻以沫相濡。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韻龔養正病中見寄
- 人稀山木壽,土瘦水泉香。 -- 出自宋·范成大·醴陵驛
- 嵐雨逼衣寒似鐵,冰泉炊米硬于沙。 -- 出自宋·范成大·婆羅坪
- 班荊藾芘得吾黨,酌泉共吸杯中天。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韻李器之編修靈石山萬歲藤歌
- 春圃紫芹長卓卓,暖泉青草一叢叢。 -- 出自唐·王建·題裴處士碧虛溪居
- 招搖在天回白日,甘泉玉樹無仙實。 -- 出自唐·張籍·求仙行
- 夜向靈溪息此身,風泉竹露凈衣塵。 -- 出自唐·張籍·宿天竺寺,寄靈隱寺僧
- 道士無白發,語音靈泉清。 -- 出自唐·孟郊·西上經靈寶觀
- 日窺萬峰首,月見雙泉心。 -- 出自唐·孟郊·陪侍御叔游城南山墅
- 夭矯大空鱗,曾為小泉蟄。 -- 出自唐·孟郊·擢第后東歸書懷,獻座主呂侍御
- 石枯山木燋,鱗窮水泉涸。 -- 出自唐·劉長卿·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
- 石露山木焦,鱗窮水泉涸。 -- 出自唐·劉長卿·雜曲歌辭·太行苦熱行
- 入云開嶺道,永日尋泉脈。 -- 出自唐·劉長卿·奉陪蕭使君入鮑達洞尋靈山寺
- 番禺靜無事,空詠飲泉詩。 -- 出自唐·劉長卿·送韋贊善使嶺南
- 卻對香爐閑誦經,春泉漱玉寒泠泠。 -- 出自唐·劉長卿·戲贈干越尼子歌
- 渡口發梅花,山中動泉脈。 -- 出自唐·劉長卿·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揚州四首
- 太平游幸今可待,湯泉嵐嶺還氛氳。 -- 出自唐·韋應物·驪山行
- 方嬰存歿感,豈暇林泉適。 -- 出自唐·韋應物·東林精舍見故殿中鄭侍御題詩,追舊書情,涕
- 山中清景多,石罅寒泉潔。 -- 出自唐·韋應物·同元錫題瑯琊寺
- 三年糾一郡,獨飲寒泉井。 -- 出自唐·韋應物·信州錄事參軍常曾古鼎歌
- 斷崖千仞碧,下有寒泉落。 -- 出自宋·文天祥·聽羅道士琴
- 好味諸公詩,勝讀寒泉章。 -- 出自宋·文天祥·送三山林溶孫歸省
- 歸來長安道,召見甘泉宮。 -- 出自唐·高適·李云南征蠻詩
- 上將頓盤阪,諸軍遍泉井。 -- 出自唐·高適·同呂員外酬田著作幕門軍西宿盤山秋夜作
- 翩翩幕下來,拜賜甘泉宮。 -- 出自唐·高適·酬秘書弟兼寄幕下諸公
- 據梧花罽接,沃盥石泉分。 -- 出自唐·盧綸·冬日宴郭監林亭
- 折花朝露滴,漱石野泉清。 -- 出自唐·盧綸·春日過李侍御
- 見說只今生草處,禁泉荒石已相和。 -- 出自唐·盧綸·華清宮
- 天涯生月片,嶼頂涌泉源。 -- 出自唐·賈島·寄滄州李尚書
- 降霜歸楚夕,星冷玉泉秋。 -- 出自唐·賈島·送惠雅法師歸玉泉
- 曉行瀝水樓,暮到懸泉驛。 -- 出自唐·賈島·宿懸泉驛
- 溪里晚從池岸出,石泉秋急夜深聞。 -- 出自唐·賈島·和韓吏部泛南溪
- 還如舊山夜,臥聽瀑泉時。 -- 出自唐·賈島·雨夜同厲玄懷皇甫荀
- 野僧來別我,略坐傍泉沙。 -- 出自唐·賈島·送賀蘭上人
- 白月半窗抄朮序,清泉一器授芝圖。 -- 出自唐·皮日休·新秋即事三首
- 白石靜敲蒸朮火,清泉閑洗種花泥。 -- 出自唐·皮日休·重玄寺元達年逾八十,好種名藥,凡所…余奇
- 多攜白木鍤,愛買紫泉缸。 -- 出自唐·皮日休·憶洞庭觀步十韻
- 多云采樵樂,或說林泉候。 -- 出自唐·皮日休·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歌
- 愿以太平頌,題向甘泉春。 -- 出自唐·皮日休·七愛詩·李太尉(晟)
- 石墨一研為鳳尾,寒泉半勺是龍睛。 -- 出自唐·皮日休·以紫石硯寄魯望兼酬見贈
-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 出自宋·黃庭堅·瑞鶴仙·環滁皆山也
- 如來往昔經行處,林泉鳥獸皆逆向。 -- 出自宋·黃庭堅·南山羅漢贊十六首
- 熱避惡木陰,渴辭盜泉水。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晁元忠西歸十首
- 念君如濟水,抱清伏泉壤。 -- 出自宋·黃庭堅·寄晁元中十首
- 疾風春雨作,靜夜山泉鳴。 -- 出自宋·黃庭堅·放言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