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在第7個字的詩句
泉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峨峨鳳凰山,有泉出其腋。 -- 出自宋·蘇頌·石縫泉清輕而甘滑傳聞有年矣前此數欲疏引入
- 趁陽渴鹿背清泉,之子名亭取性便。 -- 出自宋·蘇棁·題李行中秀才醉眠亭
- 梁大蟠根大,淵泉汲綆深。 -- 出自宋·孫應時·送高南仲之華亭
- 風月飽高吟,云泉擅奇賞。 -- 出自宋·孫應時·讀晦翁遺文悽愴有作
- 澗底輕雷噴玉泉,石橋僧度是何年。 -- 出自宋·太史章·石橋
- 九疊峰頭一道泉,分明來處與云連。 -- 出自宋·湯巾·以廬山三疊泉寧張宗瑞
- 惠山山下有名泉,少煮鎗旗兩腋便。 -- 出自宋·唐士恥·上余倅生辰唐律十章
- 絕頂干云峻,寒泉與穴平。 -- 出自宋·唐詢·華亭十詠·寒穴
- 赤石照病眼,紅泉濯征塵。 -- 出自宋·童蒙·宿青綏鋪
- 何以施吾愚,溝泉甃苔石。 -- 出自宋·汪炎昶·次韻補柳子厚八愚詩
- 云巖亂石漱寒泉,通夕泉聲到枕邊。 -- 出自宋·王觀國·題北巖院
- 野人詩句來林泉,具書目郵非妄傳。 -- 出自宋·王洋·贈向揚州
- 地接山腰舍繞泉,豐堂巍殿勢蟬聯。 -- 出自宋·王洋·題僧邀梅和庵
- 發屋仰偷天,鑒泉下汲繸。 -- 出自宋·王洋·舟宿南尉岸下夜夕不寐思丁老小山戲成長韻
- 我家園在西,鳴泉到清耳。 -- 出自宋·王洋·我有一雙眼贈徐氏倣老徐體仆近與思遠賡和頗
- 全師何日鑒新泉,澆滌塵埃是勝緣。 -- 出自宋·王洋·催老泉鑒井
- 舊井前村古,新泉一勺慳。 -- 出自宋·王洋·題楊道人庵庵基舊縣邑有廢井存
- 天柱擎峰出,丹泉迸霤生。 -- 出自宋·王與能·游洞霄宮
- 摩挲丹灶酌石泉,髣髴曾游今幾劫。 -- 出自宋·文有年·題澹山巖
- 山出涓寒一道泉,昱聲落澗玉錚然。 -- 出自宋·吳昌裔·九吟詩·清音
- 招手塵外人,瀹泉采芳蓀。 -- 出自宋·吳倧·夏暑
- 牲幣三時少,風泉四月寒。 -- 出自宋·謝雨·三井廟
- 旋滴巖頭石里泉,研朱將點洞靈篇。 -- 出自宋·邢仙老·詩贈晚學李君
- 奇石依林立,清泉繞舍灣。 -- 出自宋·徐文卿·雨后到南山村家
- 再看思君處,流泉石上平。 -- 出自宋·許琮·山中懷故人
- 龍居洞云深,飛泉瀉絕壁。 -- 出自宋·薛嵎·山居十首
- 電隙無留景,云泉屬自心。 -- 出自宋·薛嵎·閑居雜興十首
- 石壁斧修痕,風泉斷續聞。 -- 出自宋·薛嵎·重游雁山分得六題·水簾谷
- 世無羔雁到林泉,惟有登科路坦然。 -- 出自宋·葉寘·賀王伯愚登第
- 盤谷之阻多幽泉,湛然深碧蛟螭蟠。 -- 出自宋·于石·張德裕盤谷隱居
- 歸歟高枕寄林泉,安用悲歌行路難。 -- 出自宋·于石·歸興
- 四山回合響幽泉,古木蒼藤路屈盤。 -- 出自宋·于石·小三洞
- 羽客相攜六一泉,炎歊立變曉涼天。 -- 出自宋·喻良能·記六月二十日湖上所見
- 茲泉定力冠諸泉,故向空山獨湛然。 -- 出自宋·喻良能·定泉
- 山右最佳處,有泉生石傍。 -- 出自宋·喻良能·石井
- 洗盞薦寒光,掬泉弄清影。 -- 出自宋·喻良能·月橋詩
- 天下大物山與泉,山泉為蒙義皎然。 -- 出自宋·袁甫·和揚秀甫韻
- 嗟予山澤姿,林泉剩奔走。 -- 出自宋·袁說友·泊采石登蛾眉亭蛾眉山為云靄所蔽
- 截玉夸私鬭,烹泉測嫩湯。 -- 出自宋·袁說友·鬭茶
- 尚書續正脈,清泉瀉潺潺。 -- 出自宋·袁燮·送黃疇若尚書
- 疊翠常回環,寒泉日傾注。 -- 出自宋·袁燮·游寶方山
- 兩客游山飲崖泉,拍手喚醒書臺仙。 -- 出自宋·袁倚·象耳山
- 不見纖塵飛,寒泉皓明月。 -- 出自宋·張伯玉·明月泉
- 世路有盈縮,靈泉無淺深。 -- 出自宋·張伯玉·書應天寺壁
- 晨雨況可鋤,春泉亦堪湘。 -- 出自明·張簡·題趙彥徵畫
- 看云獨忘歸,聽泉常永日。 -- 出自宋·張九成·庚午正月七夜自詠
- 妙法歸何地,清泉流至今。 -- 出自宋·張士遜·錫杖泉
- 好是傳燈地,林泉有古風。 -- 出自宋·張堯同·嘉禾百詠·景德禪院
- 貌公遺像龕公泉,千年恒對佗山嶺。 -- 出自宋·張元孝·醴泉歌
- 持此一瓢濂翁泉,一雨炎荒洗蠻煙。 -- 出自宋·趙必象·游濂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