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在第4個字的詩句
泉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不比平泉碑缺花木記,又非家鴟嘯鳳皇樓。 -- 出自宋·梅堯臣·王祁公北園
- 煮茗石泉上,清吟云壑間。 -- 出自宋·梅堯臣·緱山子晉祠以下陪太尉錢相公游嵩山七章其五
- 陰崖乳泉濕苔蘚,陽谷暖氣留蘭荃。 -- 出自宋·梅堯臣·和綺翁游齊山寺次其韻
- 山頭寒泉穴,凈若鏡面平。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唐彥猷華亭十詠·寒穴
- 為寄井泉石,老來思目明。 -- 出自宋·梅堯臣·送晁質夫太丞知深州
- 陸羽茶泉金鼎冷,右軍墨沼兔毫香。 -- 出自宋·王禹偁·詩一首
- 日到虞泉落,天從杞國崩。 -- 出自宋·王禹偁·太宗皇帝挽歌
- 晚求萬泉令,吏隱官資冗。 -- 出自宋·王禹偁·故殿中侍御史滎陽鄭公
- 平生好泉石,況復官散冗。 -- 出自宋·王禹偁·寄題陜府南溪兼簡孫何兄弟
- 士老林泉誠所愿,民填溝壑諒何辜。 -- 出自宋·邵雍·感事吟
- 富有林泉樂,清無市井忙。 -- 出自宋·邵雍·閑中吟
- 富有林泉樂,清無市井塵。 -- 出自宋·邵雍·閑中吟
- 富有林泉樂,清無市井喧。 -- 出自宋·邵雍·閑中吟
- 況有林泉情悅樂,卻無官守事拘牽。 -- 出自宋·邵雍·和王中美大卿致政二首
- 自有林泉安素志,況無才業動丹墀。 -- 出自宋·邵雍·和王安之少卿韻
- 下有黃泉上有天,人人許住百來年。 -- 出自宋·邵雍·極論
- 一瓦清泉來竹下,兩竿紅日上松梢。 -- 出自宋·邵雍·自樂吟
- 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 出自魏晉·王粲·七哀詩
- 夏興石泉。 -- 出自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七
- 傍侵酒泉路。 -- 出自南北·徐陵·隴頭水
- 曠蕩依泉石。 -- 出自隋·江總·借劉太常說文詩
- 悒然想泉石。 -- 出自隋·江總·歲暮還宅詩
- 移帳依泉宿,迎人帶雪來。 -- 出自唐·朱慶馀·送李侍御入蕃
- 瑤草紅泉供挹酌,金風白露送躋攀。 -- 出自宋·晁補之·登廬山
- 亭下流泉三畝隘,誰擬西江晴一派。 -- 出自宋·晁補之·鄭彥能求擬江亭詩
- 憶似冷泉亭畔見,為君題作小飛來。 -- 出自宋·晁補之·題袁耕道所收小飛來
- 上合井泉甘若醴,蓬山點茶竹陰底。 -- 出自宋·晁補之·直廬聯句
- 放到甘泉捷,光搖建曉魁。 -- 出自宋·朱翌·賀陳內翰去非三首
- 細酌粉泉庵下水,泠然歸去御剛風。 -- 出自宋·朱翌·過烏龍嶺
- 葉底流泉鳴復咽,酒邊清漏往時同,花里朱弦纖手抹。 -- 出自宋·陳師道·木蘭花/玉樓春
- 喬木下泉余故國,黃鸝白鳥解人情。 -- 出自宋·陳師道·登彭祖樓
- 洗缽有泉披草見,入門無逕鑿巖開。 -- 出自宋·陳著·次韻趙孟益游西山寺
- 白石清泉,竹軒松逕,草堂林際。 -- 出自元·姬翼·水龍吟·此身幸脫塵樊累
- 石澗鳴泉玉,松釵墜日陰。 -- 出自宋·俞桂·次下竺僧韻
- (題柳谷泉,見《應天府志》)頹垣化為陂,陸地堪乘舟。 -- 出自唐·顧況·句
- 雜珮分泉戶,馀香出繐帷。 -- 出自唐·顧況·義川公主挽詞
- 行騎飛泉鹿,臥聽雙海鶴。 -- 出自唐·顧況·苦雨(一本題下有思歸桃花崦五字)
- 我知決泉意,將明濟物功。 -- 出自唐·聶夷中·題賈氏林泉
- 身向九泉還屬漢,功超諸將合封齊。 -- 出自唐·殷堯藩·韓信廟
- 千尺虹泉界道飛,陰虬橫絕負云楣。 -- 出自宋·宋祁·白兆山橋亭
- 誰見甘泉畤,昏祠遂至晨。 -- 出自宋·宋祁·上元觀燈紀事
- 不待寒泉養,空流渭水恩。 -- 出自宋·宋祁·莊懿皇太后哀挽應制二首
- 山有佳泉,多灌爾囿。 -- 出自宋·張耒·友山
- 便有微泉出堂下,一泓清徹照軒楹。 -- 出自宋·張耒·東堂四首
- 雨山之泉兮冽以清,淳注萬古兮無虧盈。 -- 出自宋·張耒·敘雨:
- 旋汲新泉濯雙手,青燈照客黃昏后。 -- 出自宋·張耒·自南京之陳宿柘城
- 門外清泉浸稻畦,西南修竹作城埤。 -- 出自宋·張耒·寓寺八首
- 步月山泉側。 -- 出自南北·薛道衡·重酬楊仆射山亭詩
- 三尺玉泉新浴,蓮羞吐、紅浸秋波。 -- 出自宋·李冠·六州歌頭·凄涼繡嶺
- 盥手水泉滴,燃燈夜燒殘。 -- 出自唐·馬戴·霽后寄白閣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