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在第3個字的詩句
池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 出自·賈島·題李凝幽居
- 微雨池塘見,好風(fēng)襟袖知 -- 出自唐·杜牧·秋思
- 乳鴨池塘水淺深, 熟梅天氣半晴陰。 -- 出自·戴石屏·夏吟
-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 出自宋·朱熹·偶成
-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 出自宋·雷震·村晚
- 輕陰池館水平橋,一番弄雨花梢。 -- 出自明·陳子龍·畫堂春·雨中杏花
- 疏雨池塘見,微風(fēng)襟袖知。陰陰夏木囀黃鸝。 -- 出自宋·賀鑄·南歌子·疏雨池塘見
- 水滿池塘花滿枝。亂香深里語黃鸝。 -- 出自宋·趙令·浣溪沙·水滿池塘花滿枝
- “樹缺池光近,云開日影新。”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疏雨池塘見,微風(fēng)襟袖知 -- 出自··
-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 -- 出自··
- 遂歸池上酌,掩抑清風(fēng)弦。 -- 出自唐·李白·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 夢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長價登樓詩。 -- 出自唐·李白·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其一
- 謝公池塘上,春草颯已生。 -- 出自唐·李白·游謝氏山亭
- 水退池上熱,風(fēng)生松下涼。 -- 出自唐·李白·安州般若寺水閣納涼,喜遇薛員外乂
- 乍晴池館燕爭泥。 -- 出自宋·蘇軾·浣溪沙
- 坐看池蓮盡,獨(dú)伴霜菊槁。 -- 出自宋·蘇軾·芙蓉
- 春草池塘惠連夢,上林鴻雁子卿歸。 -- 出自宋·蘇軾·昔在九江,與蘇伯固唱和。其略曰我夢扁舟浮
- 金魚池邊不見君,追君直過定山村。 -- 出自宋·蘇軾·往富陽新城李節(jié)推先行三日留風(fēng)水洞見待
- 曲水池上,小字更書年月。 -- 出自宋·蘇軾·勸金船 和元素韻自撰腔命名
- 吳王池館遍重城,奇草幽花不記名。 -- 出自宋·蘇軾·王復(fù)秀才所居雙檜二首
- 鳳凰池,麒麟閣,酬德報功殊不薄。 -- 出自宋·蘇軾·送馮判官之昌國
- 聞道池亭勝兩川,應(yīng)須爛醉答云煙。 -- 出自宋·蘇軾·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AA16泉亭
- 浴鳳池邊星斗光,宴余香滿上書囊。 -- 出自宋·蘇軾·秋興三首
- 嘯傲池邊紅日伴,舒懷巖壑白云迎。 -- 出自宋·蘇軾·舒嘯亭
- 草滿池塘霜送梅,疏林野色近樓臺。 -- 出自宋·蘇軾·秋晚客興?或為沈括作?
- 獨(dú)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yǎng)精神。 -- 出自·毛澤東·七絕·詠蛙
- 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 -- 出自宋·李清照·滿庭芳·芳草池塘
-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 出自唐·杜甫·秋興八首
- 豈是池中物,由來席上珍。 -- 出自唐·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
- 鳳凰池上應(yīng)回首,為報籠隨王右軍。 -- 出自唐·杜甫·得房公池鵝
- 今宵池上蟠桃席。 -- 出自宋·辛棄疾·虞美人·翠屏羅幕遮前後
- 買栽池館多何益。 -- 出自宋·辛棄疾·杏花天·牡丹比得誰顏色
- 綠萍池沼絮飛忙。 -- 出自宋·辛棄疾·朝中措 綠萍池沼絮飛忙
- 古來池館,云煙草棘,長使後人凄斷。 -- 出自宋·辛棄疾·永遇樂 檢校停云新種杉松,戲作。時欲作親舊報書,紙筆偶為大風(fēng)吹去,末章因及之
- 鑿個池兒,喚個月兒來。 -- 出自宋·辛棄疾·南歌子 新開池,戲作
-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 出自唐·白居易·長恨歌
- 等閑池上留賓客,隨事燈前有管弦。 -- 出自唐·白居易·自詠
- 水小池窄狹,動尾觸四隅。 -- 出自唐·白居易·放魚 自此后詩到江州作。
- 興來池上酌,醉出袖中詩。 -- 出自唐·白居易·殘春詠懷贈楊慕巢侍郎
- 鈿砌池心綠蘋合,粉開花面白蓮多。 -- 出自唐·白居易·池上即事
- 為思池上酌,先覺甕頭香。 -- 出自唐·白居易·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見憶
- 濕灑池邊地,涼開竹下扉。 -- 出自唐·白居易·時熱少見客因詠所懷
- 階臨池面勝看鏡,戶映花叢當(dāng)下簾。 -- 出自唐·白居易·三月三日
- 漚麻池水里,曬棗日陽中。 -- 出自唐·白居易·閑坐
- 閑泊池舟靜掩扉,老身慵出客來稀。 -- 出自唐·白居易·閑居春盡
- 豈無池塘長秋草,亦有絲竹生塵埃。 -- 出自唐·白居易·舒員外游香山寺數(shù)日不歸,兼辱尺書,大夸勝
- 愛彼池上橋,獨(dú)來聊徙倚。 -- 出自唐·白居易·郡中西園
- 一酌池上酒,數(shù)聲竹間吟。 -- 出自唐·白居易·林下閑步,寄皇甫庶子
- 鳳皇池上月,送我過商山。 -- 出自唐·白居易·宿陽城驛對月 自此后詩赴杭州路中作。
“池”同音字
- 尺
- 池
- 伬
- 侈
- 侙
- 傺
- 勅
- 勑
- 匙
- 卶
- 叱
- 叺
- 吃
- 呎
- 哧
- 啻
- 喫
- 嗤
- 噄
- 垑
- 墀
- 妛
- 媸
- 弛
- 彨
- 彲
- 彳
- 恜
- 恥
- 慗
- 憏
- 懘
- 抶
- 持
- 摛
- 攡
- 敕
- 斥
- 杘
- 欼
- 歯
- 殦
- 湁
- 漦
- 灻
- 熾
- 烾
- 熾
- 瓻
- 癡
- 痸
- 瘛
- 癡
- 眵
- 瞝
- 竾
- 笞
- 筂
- 箎
- 篪
- 粚
- 絺
- 翄
- 翅
- 翤
- 翨
- 恥
- 肔
- 胣
- 胵
- 腟
- 茌
- 荎
- 蚇
- 蚩
- 蚳
- 螭
- 袲
- 袳
- 裭
- 褫
- 訵
- 誺
- 謘
- 豉
- 貾
- 赤
- 赿
- 趩
- 踟
- 遲
- 迡
- 遅
- 遟
- 遫
- 遲
- 鉓
- 鉹
- 銐
- 鍉
- 雴
- 飭
- 飭
- 馳
- 馳
- 魑
- 鴟
- 鵄
- 鶒
- 鷘
- 鴟
- 麶
- 黐
- 齒
- 齝
- 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𠔒
- 𢜳
- 𤆍
- 𤸪
- 𦐉
- 𦥊
- 𦳚
- 𧼪
- 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