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在第13個字的詩句
江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天外黑風(fēng)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 出自·蘇軾·有美堂暴雨
- 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 -- 出自元·虞集·聽雨
- 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 -- 出自·杜甫·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一)閱讀答案及全詩賞析
- 不管煙波與風(fēng)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 出自宋·鄭文寶·柳枝詞
- 誰向孤舟憐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 出自明·李攀龍·送明卿之江西
- 正見空江明月來,云水蒼茫失江路。 -- 出自宋·歐陽修·晚泊岳陽
-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 出自唐·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 出自唐·李白·烏棲曲
-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 出自宋·陸游·病起書懷
-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風(fēng)日夜起江生。 -- 出自明·魏禧·登雨花臺
-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 出自清·蘇曼殊·本事詩十首·選二
-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 出自宋·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 扈蹕老臣身萬里,天寒來此聽江聲! -- 出自宋·陸游·龍興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 更把玉鞭云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 出自唐·韋莊·古離別
- 早是他鄉(xiāng)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 -- 出自唐·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 出自唐·白居易·暮江吟
- 濃似春云淡似煙,參差綠到大江邊。 -- 出自清·紀昀·富春至嚴陵山水甚佳
- 水漲魚天拍柳橋。云鳩拖雨過江皋。 -- 出自宋·周邦彥·浣溪沙·水漲魚天拍柳橋
- 愿妾身為紅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 -- 出自宋·歐陽修·漁家傲·近日門前溪水漲
- 云外好呼南去雁,系書先為報江鄉(xiāng)。 -- 出自明··九日登清水營城
- 晴野鷺鷥飛一只,水葓花發(fā)秋江碧。 -- 出自唐·皇甫松·天仙子·躑躅花開紅照水
- 深知身在情長在, 悵望江頭江水聲。 -- 出自··暮秋獨游曲江
- 不管煙波與風(fēng)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 出自··
-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日色悠揚映山盡,雨聲蕭颯渡江來”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萬國煙花隨玉輦,西來添作錦江春”全詩翻譯鑒賞 -- 出自··
-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 出自··
- 萬國同風(fēng)共一時,錦江何謝曲江池。 -- 出自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 石頭巉巖如虎踞,凌波欲過滄江去。 -- 出自唐·李白·金陵歌,送別范宣
- 落花一片天上來,隨人直渡西江水。 -- 出自唐·李白·示金陵子 (一作金陵子詞)
- 遠山積翠橫海島,殘霞飛丹映江草。 -- 出自唐·李白·酬殷明佐見贈五云裘歌
- 去年別我向何處,有人傳道游江東。 -- 出自唐·李白·東魯見狄博通
- 聞道青云貴公子,錦帆游戲西江水。 -- 出自唐·李白·江上贈竇長史
- 南家風(fēng)光當世少,西陵江浪過江難。 -- 出自唐·李白·代佳人寄翁參樞先輩
- 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 -- 出自宋·蘇軾·游金山寺
- 白馬津頭春水來,白魚猶喜似江淮。 -- 出自宋·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四首
- 蓬萊方丈應(yīng)不遠,肯為蘇子浮江來。 -- 出自宋·蘇軾·寓居合江樓
- 百歲神游定何處,桐鄉(xiāng)知葬浙江西。 -- 出自宋·蘇軾·獄中寄子由二首
- 堪笑睢陽老従事,為余投檄向江西。 -- 出自宋·蘇軾·出獄次前韻二首
- 惟余舊書一百車,方舟載入荊江曲。 -- 出自宋·蘇軾·王齊萬秀才寓居武昌縣劉郎洑正與伍洲相對伍
- 千首新詩一竿竹,不應(yīng)空釣漢江槎。 -- 出自宋·蘇軾·次韻送徐大正
- 鄉(xiāng)國飄零斷書信,弟兄流落隔江淮。 -- 出自宋·蘇軾·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苦
- 堪笑睢陽老從事,為余投檄向江西。 -- 出自宋·蘇軾·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zé)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
- 同游盡返決獨往,賦命窮薄輕江潭。 -- 出自宋·蘇軾·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 獨步倘逢勾漏令,遠來莫恨曲江張。 -- 出自宋·蘇軾·桄榔杖寄張文潛一首時初聞黃魯直遷黔南范淳
- 風(fēng)自遠來聞笑語,水分流處見江湖。 -- 出自宋·蘇軾·寶山新開徑
- 夢里似曾遷海外,醉中不覺到江南。 -- 出自宋·蘇軾·過嶺寄子由三首?此詩第三首為子由作?
- 獨將詩句擬鮑謝,涉江共采秋江荷。 -- 出自宋·蘇軾·百步洪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