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在第6個字的詩句
民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但期菽粟令民足,未覺詩書與愿違。 -- 出自宋·馮伯規·端午前三日觀坡詩首夏官舍即事因次其韻
- 小臣無計紓民力,稽首虛皇一炷煙。 -- 出自宋·馮端榮·題武夷
- 從來令尹憂民切,短句聊憑一解頤。 -- 出自宋·傅察·同工曹至臨洛道中禾黍蔚然喜而有作呈朱令
- 金雞肆大眚,民散蒙哀矜。 -- 出自宋·高斯得·次韻劉養源見寄二十韻
- 國枋落熏腐,民生困貪殘。 -- 出自宋·高斯得·次韻王深道見寄
- 時亂那能定,民生不自聊。 -- 出自宋·郭印·次韻蒲大受書懷十首
- 賢侯可是知民意,特地江干駐碧油。 -- 出自宋·郭印·次韻曾端伯早春即事五首
- 吏才固不高,民事亦稍熟。 -- 出自宋·郭印·新開小軒晁子西有詩以韻答之二首
- 稽經諏律,屬民橫堂。 -- 出自宋·洪遵·漢詔郡縣行鄉飲酒禮頌詩
- 國步誰為醒,民生乃見兵。 -- 出自宋·黃彥平·胡帥見和用韻再寄
- 風物似京華,民醇無犴獄。 -- 出自宋·郟亶·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
- 斯亭不獨與民樂,樂得賢者同登臨。 -- 出自宋·金君卿·寄題浮梁縣豐樂亭
- 所期力濟生民福,不為名存信史褒。 -- 出自宋·金君卿·和曾子固聞言事謫官者
- 天意正成物,民心猶怨寒。 -- 出自宋·金君卿·和人憫道傍凍餒者
- 只知問俗求民瘼,卻愧經旬臥癉天。 -- 出自宋·金君卿·病起
- 帝心孔翼,帝民孔棘。 -- 出自宋·金履祥·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
- 治體簡而肅,民俗醇不疵。 -- 出自宋·李處權·陪張巨山謁清獻公祠
- 廟堂行拜富民侯,歸作商家霖雨用。 -- 出自宋·李處權·賀雨
- 村落一溪外,民田四望中。 -- 出自宋·李存賢·和林東喬東禪院
- 調丁團甲差民兵,一路一十五萬人。 -- 出自宋·李復·兵餽行
- 貧粟未給貧民啼,空屋漏穿不可過。 -- 出自宋·李復·下元日朝謁回與李秉文冒雪過承天寺因題二詩
- 官用錢出民,民用錢出已。 -- 出自宋·李覯·和蘇著作麻姑十詠·玳瑁石
- 產民之身賦民食,中道絕之何所為。 -- 出自宋·李覯·閔雨詩
- 帝命當敷佑,民生有厥初。 -- 出自宋·李覯·乾元節群臣祝壽小人無位以詩繼之
- 地俗雖云異,民情想一般。 -- 出自宋·李覯·送何祕丞
- 君恩方責報,民業近多貧。 -- 出自宋·李覯·送仙游知縣許延評
- 為郡同臥理,民情識我情。 -- 出自宋·李建中·開垣曲山路成
- 太平君子萬民父,身居天上心民邊。 -- 出自宋·李若水·御筆免房錢一旬
- 賦已無三窟,民今戴二天。 -- 出自宋·李商叟·壽傅憲
- 妙齡自厭居民俗,祝發依師隱林麓。 -- 出自宋·利書記·天柱雉兒行
- 吏無打門宣,民無失業憂。 -- 出自宋·梁介·籌邊堂
- 我來九載叨民牧,億萬斯年說太康。 -- 出自宋·林岊·盤石
- 何以報之,俾民向方。 -- 出自宋·林陶·慶梅州劉侯修葺程鄉學宮落成三章
- 后來巧施為,民害深可慨。 -- 出自宋·林憲·臺州郡治十二詩太守尤延之命賦·節愛堂
- 肯將荷政削民廬,好把寬仁答乘輿。 -- 出自宋·林宗放·次宣州太守韻
- 吏閑眠麂鹿,民樂戲鳧鷖。 -- 出自宋·劉牧·次韻經略吳及石門洞
- 荒臺誰憶遺民釣,樂土長吟帝子章。 -- 出自宋·劉拯·秋霜閣
- 何者最感觸,民氣愁深文。 -- 出自宋·留夢炎·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
- 恩義得于民,民顧吏有辭。 -- 出自宋·陸文圭·送陸同知北上二首
- 誰知救世安民術,即是求仙訪道心。 -- 出自宋·陸文圭·辛卯入杭呈王察判
- 令君盛服道民苦,偃然袒裼猶不怍。 -- 出自宋·羅點·喜雨望巴羅二山
- 椎牛酌酒是民頑,明約科條墟里間。 -- 出自宋·彭龜年·送徐仲洪尉南安八首
- 肯倩奇花樹民怨,為人歲歲作春妍。 -- 出自宋·彭龜年·挽趙通判五首
- 狡胥每欲挑民爭,能令衽席生五兵。 -- 出自宋·彭龜年·送趙使君老父吟
- 我公平易與民近,智巧有盡苦難行。 -- 出自宋·彭龜年·送趙使君老父吟
- 今夫天下為民牧,一日能全十命無。 -- 出自宋·錢時·脫窗間蜂有感二首
- 百谷頓蘇蘇,民憂不少紓。 -- 出自宋·丘葵·喜雨示兒侄
- 一塵不動邊民樂,知有威聲懾虜酋。 -- 出自宋·沈繼祖·上揚州錢帥
- 涪陵五日留,民物何熙熙。 -- 出自宋·沈繼祖·愛民堂為涪陵盧使君題
- 君恩強遺司民社,千里江山笑不能。 -- 出自宋·史彌寧·再入湖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