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在第5個(gè)字的詩句
民在第五個(gè)字的詩句
- 今年一稔民安業(yè),老守區(qū)區(qū)慰此心。 -- 出自宋·袁燮·和東林湛堂禪師喜雪韻五首
- 朝夕念此民,啟處幾不遑。 -- 出自宋·袁燮·寄武岡使君表兄
- 汝身則勞,民獲安堵。 -- 出自宋·袁燮·丁未之冬營房告成有亭翼然名之曰勸功且為歌
- 德隱前星民已和,山隈水曲廟何多。 -- 出自宋·曾極·文孝廟
- 困而不學(xué)民斯下,愚者要當(dāng)且力為。 -- 出自宋·張九成·論語絕句一百首
- 一道去蠲民疾苦,重江甯恤路艱難。 -- 出自宋·張師顏·送程給事知越州
- 陋巷無饑民,此瑞古所難。 -- 出自宋·張煒·苦寒二首
- 襄王定是民前夢,又抱霞衾上玉樓。 -- 出自宋·張載·夢中
- 景定東南民力竭,天畀福星照南粵。 -- 出自宋·趙必象·錢實(shí)齋趨朝
- 閫府清明民快活,滿腔子仁活潑潑。 -- 出自宋·趙必象·錢實(shí)齋趨朝
- 司馬公留民可活,管夷吾在世何優(yōu)。 -- 出自宋·趙時(shí)韶·贄管竹樓
- 懸弧偏喜民生壽,報(bào)國還期道體康。 -- 出自宋·趙友直·壽黃有司誕日
- 非牲之備,民庶是康。 -- 出自宋·真宗·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廟二十一首
- 朝延尊榮,民庶樂康。 -- 出自宋·真宗·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廟二十一首
- 日靖四方,民和年豐。 -- 出自宋·真宗·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廟二十一首
- 物性茂遂,民欲阜昌。 -- 出自宋·真宗·真宗御制二首
- 豈顧君與民,致身惟穹窿。 -- 出自宋·鄭俠·謝曹公
- 出令以便民,動皆為深患。 -- 出自宋·鄭俠·謝太守答詩萊州
- 使君喜為民行樂,擬筑春光作舞場。 -- 出自宋·鄭俠·和蔡公上巳
- 一方靜治民安枕,天子英明用人審。 -- 出自宋·周麟之·與蘇州守十詩以兵衛(wèi)森畫戟燕寢凝清香為韻
- 去年造橋民力殫,今年過橋車轂擊。 -- 出自宋·周麟之·中原民謠·渡浮橋
- 自胡雜居民在鼎,民心不改千年并。 -- 出自宋·周麟之·中原民謠·過沃州
- 汴河堤是民驚詫,問是何祥木冰稼。 -- 出自宋·周麟之·中原民謠·雨木冰
- 縣城荒僻民居少,吏事全稀似隱淪。 -- 出自宋·祖無擇·同年楊兄作尉僰道兼領(lǐng)勾稽之任賦七言四韻詩
- 惟仁能養(yǎng)民,惟善能去惡。 -- 出自元·陳基·通州
- 茍可利生民,寧辭暫紆轡。 -- 出自元·陳基·秋懷(六首)
- 吾父母、斯民只至誠。 -- 出自元·李孝光·沁園春·花壓雙溪
- 兒童齊唱民安作,問底事、來何暮。 -- 出自元·李孝光·青玉案·兒童齊唱民安作
- 閑觀《逸民傳》,獨(dú)愛鹿門老。 -- 出自明·程誥·雜詩(二首)
- 時(shí)殊勢失民共欺,宰木千章爭斬伐。 -- 出自明·豐坊·余羈秣陵乞休累疏而格于新令郁郁之懷伏枕增
- 朝為漢邊民,暮為胡地仆。 -- 出自明·馮琦·送張伯任都諫閱視固原
- 起來賦得民情詩,惠政思君錄相寄。 -- 出自明·龔詡·甲戌鄉(xiāng)中民情長句寄彥文布政
- 山中古秦民,不知今典午。 -- 出自明·古春蘭公·靖安八詠
- 始者軍掠民,以后軍民一。 -- 出自明·歸有光·鯉魚山
- 宣威布德民大悅,把菜一笠誰敢奪。 -- 出自明·郭真順·俞將軍引
- 亦有內(nèi)齊民,詿誤混狂猘。 -- 出自明·胡翰·書黃賀州平蠻事后
- 懷哉古逸民,披圖發(fā)孤詠。 -- 出自明·九皋聲公·村居圖
- 見說江淮民力困,行宮風(fēng)雨使人愁。 -- 出自明·林春澤·行宮(二首)
- 古有《逸民傳》,非君誰與論。 -- 出自明·林敏·春日過高逸人別墅
- 子我涂炭民,漢官威儀今見之。 -- 出自明·劉炳·漢之季哀故御史余公闕守舒城死節(jié)而作
- 官家更憂民力疲,公田折布能輕赍。 -- 出自明·劉炳·田家樂寄張師孟
- 坐令清平民,入市愁于菟。 -- 出自明·羅玘·送陳太守之開封
- 圣君育萬民,歿祭為明神。 -- 出自明·桑悅·感懷詩(四十首。有序)
- 須臾扇動民間怪,州閭遍索羔豚賽。 -- 出自明·湯胤勣·題謝衛(wèi)同鐘馗移家圖
- 我實(shí)此邑民,習(xí)俗固昔知。 -- 出自明·王祎·國賓黃先生之官義烏主簿賦詩奉贈
- 只今東方民,老幼咸顛連。 -- 出自明·吳寬·送張都水
- 彼時(shí)土產(chǎn)民,十無一二有。 -- 出自明·徐賁·晉冀紀(jì)行(十四首)
- 乃知此方民,猶有上古俗。 -- 出自明·徐賁·晉冀紀(jì)行(十四首)
- 租蠲云舍民逢歲,晏錫蘭臺酒既濡。 -- 出自明·尹耕·南巡八首(世廟幸承天作)
- 修焉創(chuàng)焉,民弗知也。 -- 出自明·岳正·營建紀(jì)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