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在第13個字的詩句
民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弗慮己饑弗慮寒,寸心恒為萬民殫。 -- 出自清·乾隆·率題
- 膏肓遂成不可治,五教壅寒生民苦。 -- 出自宋·陳普·有感
- 須識光風霽月心,愛君憂國慮民深。 -- 出自宋·陳普·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韻
- 神女收云清客夢,羲和鞭日慰民愁。 -- 出自宋·陳普·喜晴
- 蒯徹亦生天地裹,欲將口舌奪民彝。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韓信三首
- 萬物權衡在莘,孰稱社稷與君民。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伊尹
- 傳之世上五音足,希夷道聽化民俗。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未經月余便成功,龍門一合士民喜。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望我方來觀俗使,從今且作富民侯。 -- 出自宋·曾豐·迎倉使李監丞八絕
- 鬼窺莫見活城手,酒澆不下憂民胸。 -- 出自宋·曾豐·送劉尚書再守贛之一年移帥豫章
- 戴古弁,垂長紳,自號山澤之臞民。 -- 出自明·高啟·媯蜼子歌為王宗常賦
- 環佩重游故山月,冬青樹死遺民非。 -- 出自明·高啟·穆陵行
- 聽訟元不以憚煩,使之無訟而民宜。 -- 出自宋·徐元杰·送上饒皇甫宰
- 我亦空餐慙汝士,諄諄惟切痛民膏。 -- 出自宋·徐元杰·供銓部職
- 加霍嫖姚冠軍號,拜車丞相當民侯。 -- 出自宋·劉克莊·書事十首
- 牧守二期方奉計,末期君已得民和。 -- 出自宋·劉克莊·和張秘丞燈夕韻四首
- 君去閩山亦動容,即今歲儉更民窮。 -- 出自宋·劉克莊·送胡叔獻被召二首
- 雖則凝香無幾日,攽條下教得民和。 -- 出自宋·劉克莊·挽汪守宗博二首
- 有囀春鶯觴客酒,無如龍馬暴民禾。 -- 出自宋·劉克莊·又和宋侯三首
- 茜袂黃眉出滿城,賢侯游豫順民情。 -- 出自宋·劉克莊·宋侯和燈夕詩再用韻二首
- 晴色極佳宜歲事,郊行因好訪民情。 -- 出自宋·劉克莊·次韻鄉侯計院二首
- 奈何置驛奉私室,安得木鐸觀民風。 -- 出自宋·劉克莊·和南塘食荔嘆
- 村北村南行欲遍,數株如雪小民家。 -- 出自宋·曾幾·尋梅至楊家見數株盛開
- 余嘗從容問其友,璉復為余道民訥。 -- 出自宋·文同·送無演歸成都
- 手握乾坤殺伐權,斬邪留正解民懸。 -- 出自清·洪秀全·述志詩
- 行止非關人力勝,清平自有部民夸。 -- 出自宋·周必大·七兄以庚戌重陽前解江東常平印泝江而歸先寄
- 保茲天子屬山甫,愿獻大雅蒸民篇。 -- 出自宋·洪咨夔·壽鄭制置
- 倦直承明得守符,詔書遣臨士民上。 -- 出自宋·蔡襄·送石昌言知宿州
- 分盡君憂一不遺,鳳書征入萬民悲。 -- 出自唐·貫休·贈楊公杜之舅
- 莫笑鄭人欺子產,到頭留得惠民功。 -- 出自宋·張舜民·和人歲暮書懷
- 不辭割愛一念善,誰謂歲惡窮民愚。 -- 出自宋·洪邁·宿禪寂院
- 生雖欲殺死可哀,南北孰非吾民哉。 -- 出自宋·劉子翚·胡兒莫窺江
- 寶應城南柳數枝,葭墻艾席是民居。 -- 出自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 真從僵仆正邦基,更向膏肓起民病。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韻寄荀晉仲簡陳夫子
- 小雨霏霏夜接朝,乍驚和氣入民謠。 -- 出自宋·王之道·和孫延壽喜雨述懷韻
- 至喜此心魚鳥共,去思前日吏民同。 -- 出自宋·王之道·和連圣舉呈張彥智
- 慨今多事困供億,養兵殆且殫民力。 -- 出自宋·章良能·題李伯時飛騎習射圖
- 公家賑粟粟有數,安得盡及鄉民居。 -- 出自元·揭傒斯·大饑行
- 強家郎,未七旬,五十入官教邑民,六十轉官在鄰郡。 -- 出自元·楊維楨·強氏母
- 歸來奏儀帝曰俞,詔書寬大賜民租。 -- 出自元·楊維楨·送司農丞杭公還京詩
- 問其寡孤,毋恃殺擄,秋毫無犯民按堵。 -- 出自元·楊維楨·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
- 檐壁層層映水天,半乘岡壟半民田。 -- 出自唐·齊己·題鄭郎中谷仰山居
- 危碧層層映水天,半垂岡隴下民田。 -- 出自唐·齊己·江上望遠山寄鄭谷郎中(公時退居仰山)
- 袯襫趁耕皆帝力,污邪滿載為民求。 -- 出自宋·王珪·依韻和元參政喜雨四首
- --崔子向今宵此堂集,何事少遺民。 -- 出自唐·皇甫曾·建元寺西院寄李員外縱聯句
- 盛夏連年陪席位,自慚不是牧民官。 -- 出自宋·強至·壬子六月庚申夜陪魏公詣龍壇
- 樓閣影重占物阜,管弦聲洽驗民和。 -- 出自宋·強至·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元宵席上
- 一雨能隨賢宰意,千年不死愛民心。 -- 出自宋·強至·題魯司徒廟
- 朝野清風五十年,更留政績與民傳。 -- 出自宋·強至·送知府余少卿
- 肯獨澡身湯室里,行推潤澤浹民膚。 -- 出自宋·強至·依韻和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