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在第9個字的詩句
棹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越女善拏舟,吳姬解棹謳。 -- 出自明·吳兆·西湖春游詞七首
- 已有先行者,煙中聞棹聲。 -- 出自明·高啟·江上早發
- 卻欣遠跡無相問,一棹秋風笠澤邊。 -- 出自明·高啟·秋日江居寫懷(七首)
- 井絡纏兵慘,瞿塘下棹輕。 -- 出自宋·劉克莊·贈蜀士盧石受二首
- 三湘七澤云連水,短棹意行無遠邇。 -- 出自宋·周必大·漁父四時歌
- 草芊芊,花簇簇,漁艇棹歌相續。 -- 出自宋·李珣·漁歌子·楚山青
- 捻得寶箏調,心隨征棹遙。 -- 出自宋·李珣·菩薩蠻·回塘風起波文細
- 落日吹簫管,清池發棹歌。 -- 出自唐·儲光羲·官莊池觀競渡
- 尋君未要先敲竹,且棹漁舟入大門。 -- 出自唐·方干·李侍御上虞別業
- 潛夫豈合干旌旆,甘棹漁舟下釣綸。 -- 出自唐·方干·上鄭員外
- 此處聞漁父,時時鼓棹歌。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楚客罷奇服,吳姬停棹歌。 -- 出自唐·李群玉·晚蓮
- 背霜南雁不到處,倚棹北人初聽時。 -- 出自唐·鄭谷·越鳥
- 幾年華省冠名曹,歸棹夤緣入海濤。 -- 出自宋·楊億·聞道卿途中授計司判官
- 江村路,我歌君和,莫棹船回。 -- 出自宋·葉夢得·八聲甘州·問浮家泛宅
- 平生不作脂韋意,倚棹哀吟兩鬢絲。 -- 出自宋·劉子翚·雙廟
- 三杯酒罷月已高,短棹扁舟還獨往。 -- 出自宋·王之道·漁村落照
- 霜葉敲寒,風燈搖暈,棹歌人語嗚咽。 -- 出自宋·周密·慶宮春/高陽臺
- 沈潭之西多巨石,短棹輕舟安可適。 -- 出自明·何景明·盤江行
- 隨風搖曳云,不須蘭棹朱輪。 -- 出自明·夏完淳·婆羅門引 春盡夜
- 戍樓曉角傳清燕,歸棹寒江夢斷鴉。 -- 出自明·楊慎·次韻奉酬中丞劉公侍御謝公除夕聯句見懷
- 寒煙生處有歸鴉,短棹殘陽各去家。 -- 出自清·吳嘉紀·冶春絕句和王阮亭先生
- 慶向堯樽祝,歡從楚棹謳。 -- 出自唐·崔國輔·奉和圣制上巳祓禊應制
- 兩岸山青映,中流一棹聲。 -- 出自唐·齊己·秋江
- 霞低水遠碧翻紅,一棹無邊落照中。 -- 出自唐·吳融·江行
- 何時得遂遍舟去,雪棹同君訪剡溪。 -- 出自宋·王珪·寄公辟
- 何時得遂扁舟去,雪棹同君泛剡溪。 -- 出自宋·鄭獬·寄程公辟
- 扁舟掀舞身如葉,短棹欹斜命綴絲。 -- 出自宋·崔敦禮·江行迓憲使遇風
- 只擬江湖去,狂吟和棹謳。 -- 出自宋·陳造·次韻朱萬卿五首
- 簡書我正罷長道,歸棹君行指舊居。 -- 出自宋·陳造·寄幼度主簿
- 僧床正聽曉樓鐘,客棹方占上水風。 -- 出自宋·陳造·又次铦樸翁韻四首
- 靈山西畔高溪上,一棹歸來舞短蓑。 -- 出自宋·韓淲·鷓鴣天·莫笑閑身老態多
- 臘后春前村意遠,回棹穩,水西流。 -- 出自宋·韓淲·江城子·雪消霜入小溪舟
- 一枕江南好夢,泛孤棹、輕煙細雨。 -- 出自宋·晁端禮·舜韶新
- 勸人歸、啼禽有意,催棹去、煙水無情。 -- 出自宋·晁端禮·玉胡蝶/玉蝴蝶
- 鴛鴦相對浴紅衣,短棹弄長笛。 -- 出自宋·廖世美·好事近·落日水熔金
- 文鴛撲鹿驚飛起,一棹高荷艇子移。 -- 出自宋·曹勛·題扇二十四首
- 半篙碧靜秋垂釣,一棹黃昏冷載云。 -- 出自宋·曹勛·題扇二十四首
- 它年更約稽山老,共棹西溪十里風。 -- 出自宋·曹勛·和賀參政與應宣教詩應居與墳廬相近
- 從教弱水三萬里,一棹桃源未迷路。 -- 出自宋·胡寅·曉乘大霧訪仲固
- 篙師知是江神怒,引棹重回小浦中。 -- 出自宋·吳芾·到儀真沙河阻風三首
- 腳力倦時呼小艇,歸棹穩,月朦朧。 -- 出自宋·史浩·江城子·片帆初落甬勾東
- 高城不記人分袂,短棹空隨月到家。 -- 出自宋·仲并·歸自江陰寄蔣知郡汪簽判
- 浮家不入分風浦,歸棹休尋落照灣。 -- 出自宋·姜特立·漁舍新成
- 思溪渺渺泛蘭舟,檥棹臨津得自留。 -- 出自宋·李洪·贈思溪覺悟寺凈因師
- 殘樽且醉菖蒲酒,去棹聊停杜若洲。 -- 出自宋·李洪·伯封同游霅上事畢遽索別次韻
- 湘江水落清徹底,桂棹可理真良圖。 -- 出自宋·廖行之·送程正翁解官歸徽州
- 河梁戀戀看云別,剡棹看看載雪行。 -- 出自宋·虞儔·移守吳門酌別姜總管
- 灞橋欠驢蹇,剡曲無棹短。 -- 出自宋·趙蕃·晨起觀雪
- 聞道輿籃出,興懷反棹時。 -- 出自宋·趙蕃·劉兄垂示同張兄游向園呈先生詩卷次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