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在第9個字的詩句
棹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愛君清川口,弄月時棹唱。 -- 出自唐·劉長卿·自鄱陽還,道中寄褚征君
- 憶作麻衣翠,曾為旅棹游。 -- 出自唐·李紳·過吳門二十四韻
- 獸逐銜波涌,龜艨噴棹輕。 -- 出自唐·李紳·渡西陵十六韻
- 逐遷屬吏隨賓列,撥棹扁舟不忘恩。 -- 出自唐·賈島·觀冬設上東川楊尚書
- 市人誘我利三倍,輟棹一出幾危身。 -- 出自宋·黃庭堅·舟子
- 香爐煙靄虎溪月,終棹鐵船尋惠休。 -- 出自唐·羅隱·寄處默師
- 偶因雁足思閑事,擬棹孤舟訪舊游。 -- 出自唐·羅隱·秋日酬張特玄
- 忽憶平時節,吳淞聽棹歌。 -- 出自元·王冕·偶書 其一
- 開尊且醉圣賢酒,理棹時乘旦暮風。 -- 出自宋·林逋·和蒙尉見寄
- 等閑呵出郭門近,輕棹繞湖尋佛宮。 -- 出自宋·林逋·贈錢唐邑長高秘校
- 晴景搖津樹,春風起棹歌。 -- 出自唐·崔顥·晚入汴水
- 要老伴,浮江載酒,艤棹觀瀾。 -- 出自宋·朱敦儒·滿庭芳·鵬海風波
- 秋染青溪天外水,風棹采菱還。 -- 出自宋·張先·武陵春·秋染青溪天外水
- 無窮好景無緣住,旅棹區區暮亦行。 -- 出自宋·蘇舜欽·過蘇州
- 共君既飽胡麻飯,一棹歸歟弱水船。 -- 出自宋·白玉蟾·有贈
- 莫思量,楊柳灣西,且棹吟舟。 -- 出自宋·蔣捷·高陽臺·燕卷情絲
- 夾岸紛紛送君去,鳴棹孤尋到何處。 -- 出自唐·戴叔倫·柳花歌送客往桂陽
- 一夢游仙非偶爾,回棹遠,翠煙凝。 -- 出自宋·李綱·江城子·武夷山里一溪橫
- 上皇初解云衣浴,珠棹時敲瑟瑟山。 -- 出自唐·陸龜蒙·開元雜題七首·湯泉
- 猶賴書千卷,長隨一棹行。 -- 出自唐·張祜·酬鄭模司直見寄
- 片月山林靜,孤云海棹輕。 -- 出自唐·張祜·題贈志凝上人
- 休惜臨流醉,高帆去棹輕。 -- 出自宋·梅堯臣·送張叔展北歸
- 移官我未歸丹禁,回棹君今指白沙。 -- 出自宋·王禹偁·送嚴判官歸滁州
- 勞生未了還東去,孤棹寒篷宿浪花。 -- 出自宋·王禹偁·惠山寺留題
- 堵波題墨素塵昏,犀棹橫江重黯魂。 -- 出自宋·宋祁·葉道卿監太平州
- 循岸煩鷗起,看山惜棹移。 -- 出自宋·宋祁·同小姪珪璞溪上汎舟
- 紫漢仙機遠,西陵客棹輕。 -- 出自宋·宋祁·詠石
- 二年窮巷山陽客,一棹清風潁水波。 -- 出自宋·張耒·送江瞻道之汝陰尉
- 經年上國勞歸夢,一棹寒流放去船。 -- 出自宋·張耒·送婿陳景初還錢塘
- 茅檐夜醉平階月,蘭棹春歸拍岸波。 -- 出自唐·許渾·贈所知
- 云山繞屋猶嫌淺,欲棹漁舟近釣臺。 -- 出自唐·許渾·游錢塘青山李隱居西齋
- 街鼓喧喧日將夕,去棹歸軒兩相迫。 -- 出自唐·張說·離會曲
- 江妾晨炊黍,津童夜棹舟。 -- 出自唐·張說·喜度嶺
- 夜宿下杯館,朝鳴一棹東。 -- 出自宋·陳與義·過下杯渡
- 雨后半篙綠,風生孤棹寒。 -- 出自宋·韓元吉·送漳赴分寧尉
- 便乘取、波平風靜,荃棹且夷猶。 -- 出自宋·張孝祥·多麗·景蕭疏
- 念楚館香車,吳溪蘭棹,多少愁云恨水。 -- 出自宋·張孝祥·轉調二郎神/二郎神
- 幾程蠻徼云藏驛,一棹荊江月照沙。 -- 出自宋·夏竦·送王端公充荊湖北路轉運
- 南圃攜樽數,西陂縱棹同。 -- 出自宋·韓維·答微之
- 沉鉤不忍潛魚亂,回棹常侵宿鳥飛。 -- 出自宋·韓維·清漣磯獨坐
- 溪路桃爭發,須防去棹迷。 -- 出自宋·韓維·和景仁喜晴
- 趁此際、浦花汀草,一棹東去。 -- 出自宋·呂渭老·情久長·鎖窗夜永
- 崩石驚船過,盤渦逼棹移。 -- 出自宋·蘇泂·峽險
- 星斗夜迢迢,江空一棹搖。 -- 出自宋·蘇泂·馀姚江上夜看殘雪
- 三峽波濤壯,秋深鼓棹前。 -- 出自宋·蘇泂·三峽
- 短褐新冬逼,中流一棹孤。 -- 出自宋·蘇泂·霜露吟
- 恨匆匆未辦,莼鱸歸棹,又秋風起。 -- 出自元·白樸·水龍吟 予始賦睡詞,諸公賡和三十余首。一
- 雨絲風片遠連天,一棹漁舟萬頃煙,無事買魚沽酒客,卻繞書畫米家船。 -- 出自清·乾隆·夏珪秋江風雨圖
- 是時騷人醉半醒,孤棹萬里回滄浪。 -- 出自明·李東陽·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
- 萬鐘信是樊中雉,一棹聊同水上鷗。 -- 出自宋·楊時·荊州書事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