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在第4個(gè)字的詩句
棹在第四個(gè)字的詩句
- 何時(shí)征棹一歸去,江有鱸葦巖有風(fēng)。 -- 出自宋·王珪·南海館中
- 卻收短棹拈長笛,一葉舟中仰面吹。 -- 出自唐·郭震·漁者
- 適來飛棹共回旋,已復(fù)揚(yáng)鞭恣行樂。 -- 出自唐·趙冬曦·邕湖作
- 為憐鄉(xiāng)棹近,不道使車遙。 -- 出自唐·徐安貞·送丹陽采訪
- 行人分棹行。 -- 出自·楊適1·長相思·南山明
- 晴溪短棹,時(shí)時(shí)醉唱里棱羅。 -- 出自宋·劉述·家山好·掛冠歸去舊煙蘿
- 小旗短棹西池上,青杏煮酒寒食頭。 -- 出自宋·鄭獬·昔游
- 如今蘭棹催西去,惆悵明年誰倚欄。 -- 出自宋·鄭獬·次韻程丞相牡丹
- 吳河系棹開深凍,汴日迎鞭弄短暉。 -- 出自宋·強(qiáng)至·送施野夫赴舉
- 此時(shí)孤棹發(fā)中流,川后停波聽棹謳。 -- 出自宋·范祖禹·月夜船行入資州
- 定山新棹酒船回。 -- 出自宋·葛勝仲·鷓鴣天·玉琯還飛換歲灰
- 匆匆短棹,滿載離愁,片帆高舉。 -- 出自宋·謝懋·石州引/石州慢
- 不妨桂棹木蘭船,陶寫流光入觴詠。 -- 出自宋·吳泳·新江行壽張憲亨泉
- 歌酣弭棹解塵襪,微步演迤凌寒波。 -- 出自宋·吳泳·擬湖邊采蓮婦
- 興來鼓棹碧江去,把酒賦詩聊與娛。 -- 出自宋·李廌·趙令畤德麟作襄陽從事丁丑季冬出行南山三邑
- 有時(shí)鼓棹來尋勝,直到斜陽未欲不。 -- 出自宋·阮閱·郴江百詠并序·湖亭
- 白蘋滿棹歸來晚,秋著蘆花兩岸霜。 -- 出自宋·蘇庠·清江曲
- 垂鞭停棹潛相顧,共惜當(dāng)年桃李春。 -- 出自宋·李新·行路難·君不見天上星
- 寧辭舉棹頻,不覺又黃昏。 -- 出自宋·李新·冬至夜宿颙口市
- 扁舟征棹,又過吳江上。 -- 出自宋·司馬槱·河傳·銀河漾漾
- 與君回棹碧云濃。 -- 出自宋·趙子發(fā)·南歌子·天末疑無路
- 峭帆輕棹,時(shí)與白鷗游戲。 -- 出自宋·胡舜陟·感皇恩·乞得夢中身
- 來轅去棹亦勞勞,晚歲丘園避俗陶。 -- 出自宋·李彌遜·次韻葉成甫有懷見寄
- 笭箵短棹,是我平生真語。 -- 出自宋·王以寧·感皇恩·千古洞庭湖
- 春波去棹遲。 -- 出自宋·陳康伯·阮郎歸·閑來溪上有云飛
- 移尊蘭棹壓深波,歌吹與塵絕。 -- 出自宋·曹勛·好事近·花動(dòng)兩山春
- 輕舟短棹下安流,回首煙江望夕樓。 -- 出自宋·曹勛·題俞{扌堇}畫八景
- 他年一棹煙江雨,有愧輕輕不下鷗。 -- 出自宋·曹勛·和都運(yùn)龍圖二首
- 菱歌隨棹遠(yuǎn),鷗鳥背人飛。 -- 出自宋·曹勛·江皋曲
- 業(yè)成一棹黃金闕,穩(wěn)上鰲頭拜冕旒。 -- 出自宋·曹勛·寄題祝秘校航齋
- 歸時(shí)一棹宜須早,趁取薰風(fēng)荔子丹。 -- 出自宋·曹勛·送人游福唐
- 幾多去棹與來帆,競利奔名一水間。 -- 出自宋·吳芾·題蛾眉亭用內(nèi)翰沈公韻
- 吳帆越棹,恍然飛上空碧。 -- 出自宋·陸凝之·念奴嬌·遠(yuǎn)山一帶
- 相呼短棹輕偎倚。 -- 出自宋·史浩·采蓮舞
- 西歸短棹送春波,忍見長魚困鶯繞。 -- 出自宋·李石·放魚
- 偶隨舶棹上淮州,忽見霜凝尚此留。 -- 出自宋·曾協(xié)·和蔣子尚
- 短篷孤棹,綠蓑青笠,穩(wěn)泛瀟湘雨。 -- 出自宋·侯置·青玉案·三年牢落荒江路
- 雨篷煙棹征帆遠(yuǎn),曉磬昏鐘佛屋深。 -- 出自宋·晁公武·登金山
- 雪篷煙棹炯寒光。 -- 出自宋·沈端節(jié)·南歌子·遠(yuǎn)樹昏鴉鬧
- 未容短棹輕舟。 -- 出自宋·丘崈·夜合花·雨過涼生
- 黃昏鼓棹欲歸去,望望煙林首重回。 -- 出自宋·樓鑰·汪達(dá)可招游臧園次韻
- 何當(dāng)一棹訪深雪,夜語同傾老瓦盆。 -- 出自宋·樓鑰·題陸放翁詩卷
- 輕舟短棹不驚鷗。 -- 出自宋·林淳·浣溪沙
- 仙翁理棹欲來時(shí)。 -- 出自·王炎2·臨江仙·鶗鴂一聲春事了
- 明朝一棹人千里,多少紅愁與翠顰。 -- 出自宋·趙善括·鷓鴣天·憶昔南樓舊使君
- 片帆短棹利極細(xì)。 -- 出自宋·趙善括·真妃祠
- 渺然一棹去何之,滿目新詩與舊詩。 -- 出自宋·趙蕃·鄭仲理送行六首
- 奈何別棹復(fù)催去,一日十日寒且暴。 -- 出自宋·趙蕃·留清江蒙簡兄壽玉徐兄思叔皆以文卷寵教愧未
- 日昏停棹各自歸,黃瓜苦菜夸甘肥。 -- 出自宋·葉適·后端午行
- 明朝飛棹下錢塘,心共白蘋香不斷。 -- 出自宋·汪莘·玉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