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在第3個字的詩句
棹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散發棹扁舟。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十八
- 少女棹歸舟,歌聲逐流水。 -- 出自唐·李白·丹陽湖
- 謔浪棹海客,喧呼傲陽侯。 -- 出自唐·李白·玩月金陵城西孫楚酒樓,達曙歌吹,日晚乘醉
- 見客棹歌回。 -- 出自唐·李白·越女詞其三
- 春浪棹聲急,夕陽帆影殘。 -- 出自唐·白居易·渡淮
- 綠水棹云月,洞庭歸路長。 -- 出自唐·杜牧·殘句
- 隱隱棹歌,漸被蒹葭遮斷。 -- 出自宋·柳永·其二
- 江靜棹歌歇,溪深樵語聞。 -- 出自唐·孟浩然·同王九題就師山房
- 乘夕棹歸舟,緣源路轉幽。 -- 出自唐·張九齡·耒陽溪夜行
- 遂從棹萍客,靜嘯煙草湄。 -- 出自唐·溫庭筠·和沈參軍招友生觀芙蓉池
- 船開棹進一回顧,萬里蒼蒼煙水暮。 -- 出自唐·韓愈·桃源圖
- 慚愧棹郎能袖手,若非袖手更無功。 -- 出自宋·楊萬里·余于沂流至安仁
- 向晚棹聲漸急,蕭瑟雜菰蒲。 -- 出自近代·王國維·八聲甘州·直青山缺處是孤城
- 滄洲棹影荻花涼,欸乃一聲江水長。 --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
- 海陵棹子長狼顧,水有船來步馬來。 -- 出自宋·文天祥·發高沙
- 漾漾棹翻月,蕭蕭風襲裾。 -- 出自唐·李紳·憶登棲霞寺峰
- 俄然棹深處,虛無倚巖崿。 -- 出自唐·皮日休·初夏游楞伽精舍
- 橫塘棹穿艷錦,引鴛鴦弄水。 -- 出自宋·吳文英·鶯啼序
- 自越棹輕飛,秋莼歸后,杞菊荒荊。 -- 出自宋·吳文英·木蘭花慢·酹清杯問水
- 艤輕棹。 -- 出自宋·吳文英·掃花游/掃地游
- 山陰棹雪舟。 -- 出自元·王冕·寄存道崔隱君
- 青翰棹艤,白蘋洲畔。 -- 出自宋·賀鑄·望湘人·厭鶯聲到枕
- 南去棹,北歸雁,水闊天遙腸欲斷。 -- 出自唐·馮延巳·應天長·石城山下桃花綻
- 空有棹歌人不見,晚風一曲去悠悠。 -- 出自宋·司馬光·龍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數權與史誠之更相酬和
- 方津棹法舷。 -- 出自南北·謝朓·奉和隨王殿下詩 六
- 之子棹從天外去,故人書自日邊來。 -- 出自唐·韋莊·章江作
- 呼別棹,雪花點點輕帆杪。 -- 出自清·朱彝尊·增字漁家傲
- 來往棹歌無不可,西溪東泖任吾之。 -- 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之九十九
- 舟行棹進空回首,一望蒼梧但白云。 -- 出自宋·白玉蟾·牛渡問舟
- 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 出自唐·張志和·漁父·釣臺漁父褐為裘
- 寄語棹船郎,莫夸風浪好。 -- 出自唐·陸龜蒙·相和歌辭·江南曲
- 今朝棹倚寒江汀,舂鉏翡翠參??。 -- 出自唐·陸龜蒙·五歌·水鳥
- 煙蔽棹歌歸浦溆,露將花影到衣裳。 -- 出自唐·陸龜蒙·新定陪太守一百五夜南館玩月
- 蘭舟棹穩,倚何處垂楊。 -- 出自宋·無名氏·夏日宴黌堂/夏日燕黌堂
- 政歸棹、紅妝斗妍。 -- 出自宋·趙長卿·柳梢青·瀟灑仙源
- 明月棹、又還停了。 -- 出自宋·陳著·大?
- 兒孫棹船抱酒甕,醉里長歌揮釣車。 -- 出自唐·元結·宿丹崖翁宅
- 嫁與棹船郎,空床將影宿。 -- 出自唐·李益·效古促促曲為河上思婦作
- 相共棹蓮舟,得花不如他。 -- 出自唐·曹鄴·其三怨
- 歌出棹女曲。 -- 出自南北·江淹·采菱曲
- 停短棹,艤平沙。 -- 出自宋·張炎·漁歌子·□□□□□浮家
- 泠然棹入川流,去天尺五。 -- 出自宋·張炎·清波引·江濤如許
- 有時棹孤舟,間或借馬騎。 -- 出自宋·蘇泂·擬古
- 玉作棹竿銀索纜。 -- 出自元·丘處機·漁家傲 原作綻字,韻復,疑誤
- 中流棹歌似相答,欲斷未斷聲嗚嗚。 -- 出自明·李東陽·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圖歌
- 只應棹入荊溪去,遙聽吳歌答楚音。 -- 出自明·李東陽·用韻答邵國賢
- 不見棹回人,愁立沙汀晚。 -- 出自宋·釋斯植·雪鴣
- 復此棹孤舟,云濤浩茫茫。 -- 出自唐·李群玉·自澧浦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
- 不見棹歌人,空垂綠房子。 -- 出自唐·李群玉·傷思
- 乘夕棹歸舟,緣源二轉幽。 -- 出自唐·戎昱·耒陽谿夜行(為傷杜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