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在第13個字的詩句
棹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平林歷歷曉云迷,津堠將迎客棹西。 -- 出自宋·衛宗武·過荻塘次韻
- 池上方壺仙伯,是珊珊月佩,綽棹冰肌。 -- 出自宋·黃公紹·漢宮春·身到瑤池
- 行人遙起廣陵思,古渡月明聞棹歌。 -- 出自唐·劉滄·經煬帝行宮
- 分司洗馬無人問,辭客殷勤輟棹歌。 -- 出自唐·徐鉉·和鐘郎中送朱先輩還京垂寄
- 采蓮時節懶勻妝,日到波心撥棹忙。 -- 出自宋·何應龍·采蓮曲
- 越江春水綠如羅,雙女祠前發棹歌。 -- 出自明·沈明臣·蕭皋別業竹枝詞十首
- 花間鸛鶴迎人起,波上魚龍挾棹飛。 -- 出自明·袁凱·次楊廉夫先輩韻
- 連村犬不驚薪女,傍渚鷗全識棹郎。 -- 出自明·程敏政·夾溝道中
- 江湖浩蕩青天流,清風千古吹棹謳。 -- 出自宋·戴雨耕·送趙侯之任
- 鳳凰已去無遺響,只此江鷗答棹歌。 -- 出自宋·高仁邱·題鳳林橋
- 羽人聞此深領會,笑指雙臺催棹船。 -- 出自宋·高斯得·劉友鶴以詩贈別次韻送之
- 香閣容我小舟入,不怕鴛鴦驚棹歌。 -- 出自宋·釋寶曇·和史魏公荷花
- 輕輕點著發光寒,這里停橈舞棹難。 -- 出自宋·釋紹曇·為元首座紙燈船
- 長安城外別垂楊,溪上蘋花滿棹香。 -- 出自宋·釋行?!に退忌先藲w霅上
- 吳陵今夜三更多,霅水明朝一棹歌,船在白蘋亭下過,有無傳語曬漁蓑。 -- 出自宋·宋伯仁·別朱冷官
- 梁園寒早雪霏微,親友將分一棹歸。 -- 出自宋·蘇頌·次韻劉莘老學士惜別言懷兼呈次中察院二首
- 折華暇日尋園吏,競渡經春習棹師。 -- 出自宋·蘇頌·公說再和并前十五篇輒復課六章用足前篇之闕
- 尊前謾愛風光好,不見山陰泛棹過。 -- 出自宋·蘇頌·丘林諸君以春雪三絕見寄走賦長句奉酬
- 西山高下極深幽,十里清波一棹游。 -- 出自宋·蘇頌·次韻和前漳守馬郎中三篇·游山
- 詩翁不負登高興,消處觥船一棹空。 -- 出自宋·孫應時·冷副端與諸人九日登高有詩次韻
- 沙晴百綱收漁市,山晚千帆殷棹歌。 -- 出自宋·孫應時·江上作
- 隨君拄杖敲門去,莫惜觥船一棹空。 -- 出自宋·衛博·張君請同次前韻速成鄭少尹賞桃
- 晝船昨日吳江西,風雨滿江鼓棹遲。 -- 出自宋·衛涇·舟行遇順風
- 疎星殘月尚朦朧,閑趁煙波一棹風。 -- 出自宋·衛涇·游澱湖
- 陽關酒盡不成聲,楊柳煙中一棹輕。 -- 出自宋·許月卿六·賀楊司戶庭玉
- 戴逵仙去徽之死,乘興無人更棹船。 -- 出自宋·楊公遠·雪十首
- 茫茫煙渚群鷗下,隱隱晴虹短棹過。 -- 出自宋·喻良能·十月二十三日攜家游裴園
- 檐花暗應鄰舂下,沙鳥明隨客棹飛。 -- 出自明·張掞·對雨
- 居瀕東海知潮候,門對南湖解棹歌。 -- 出自明·張掞·過朱卿宅
- 悠然自解登臨意,十里香風一棹歸。 -- 出自元·韓性·陽明洞
- 澄潭日出漁帆集,遙浦潮平賈棹通。 -- 出自明·胡纘宗·太湖(三首)
- 水云寬窄疑樓望,蓮葉東西空棹歌。 -- 出自明·李瑋·涼夜書懷
- 云連古棧驅車遠,江繞盤渦入棹遲。 -- 出自明·林溫·送婁士璉之官四川仁壽分韻得知字
- 橫江中心翻白波,小兒船尾發棹歌。 -- 出自明·羅玘·題曾光表山水圖
- 藕花風起晚涼多,高據柴床聽棹歌。 -- 出自明·夢觀法師·湘湖謾興一首寄獵微生
- 不知別后東湖上,誰愛菱歌倚棹聽。 -- 出自明·錢曄·過江
- 季真賜宅已無主,太白酒船空棹歸。 -- 出自明·錢宰·分題賦鏡湖送張用中
- 凄涼五國城邊路,得似寒江獨棹歸。 -- 出自明·全室宗泐·徽宗雪江獨棹
- 新涼卻動江南思,臥看青山聽棹歌。 -- 出自明·邵寶·歸興(四首)
- 旃檀香里來僧梵,楊柳橋邊起棹歌。 -- 出自明·王敬中·南湖齋居寄友人
- 瀟瀟南下路漫漫,薄暮歸來倚棹看。 -- 出自明·王越·煙雨萬竿圖為松陵曹少誠作
- 傷心未了生前約,漁子沙頭一棹橫。 -- 出自明·文徵明·宿相城有懷石田先生
- 停云回首意如何,楊子江頭一棹過。 -- 出自明·楊一清·希大司馬扈駕至淮安便道過江訪余石淙精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