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在第3個字的詩句
桓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誰作桓伊三弄。 -- 出自宋·蘇軾·昭君怨 金山送柳子玉
- 共吊桓魋宮,一灑孟嘗淚。 -- 出自宋·蘇軾·戴道士得四字代作
- 艤舟桓山下,長嘯理輕策。 -- 出自宋·蘇軾·游桓山會者十人以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為韻
- 知有桓司馬,榛茅為遮藏。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所居六詠
- 舊笑桓司馬,今師鄭大夫。 -- 出自宋·蘇軾·歸真亭
- 慷慨桓野王,哀歌和清彈。 -- 出自宋·蘇軾·游東西巖(即謝安東山也。)
- 玄王桓撥,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 -- 出自先秦·詩經·長發
- 其五桓桓長沙,伊勛伊德。 -- 出自魏晉·陶淵明·命子
- 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 -- 出自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
- 好事桓靈寶,多才顧長康。 -- 出自宋·蘇轍·問蔡肇求李公麟畫觀音德云
- 惟余桓元子,久視不能去。 -- 出自宋·蘇轍·八陣磧
- 莫問桓伊笛,且傳袁紹杯。 -- 出自元·王冕·舟中雜紀 其三
- 氣調桓伊笛,才華蔡琰琴。 -- 出自唐·陳陶·湓城贈別
- 不識桓公渴,徒吟子美詩。 -- 出自唐·錢起·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 下過桓彝宅,上通嚴子臺。 -- 出自宋·梅堯臣·宣州雜詩二十首
-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惲蘋。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朱學士廉叔憶穎川西湖春色寄獻尚書晏公
- 昔聞桓司馬,娶妾貌甚都。 -- 出自宋·梅堯臣·桓妒妻
- 自有桓山石室彈,深屋時聞繭抽緒。 -- 出自宋·晁補之·李成季得閻子常古琴作
- 枯樹桓司馬,五柳陶征君。 -- 出自宋·張耒·感懷
- 南識桓公臺,北望先賢墓。 -- 出自唐·張說·游龍山靜勝寺
- 老去桓公重出塞,罷官陶令乍歸家。 -- 出自清·顧炎武·賦得秋柳
- 郁郁桓桓。 -- 出自魏晉·繁欽·遠戍勸戒詩
- 丹如桓公廟。 -- 出自南北·范云·擬古四色詩
- 我有桓箏千年恨,為謝公、目送還云撫。 -- 出自宋·劉辰翁·金縷曲/賀新郎
- 國賴桓文業,人推葛陸才。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讀晉書
- 女盤桓看大藥。 -- 出自元·馬鈺·十報恩 贈段先生 折段字起
- 道過桓彝祠,古柏撐幽邃。 -- 出自明·宋濂·游涇川水西寺蕳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師
- 漢末桓帝時。 -- 出自魏晉·應璩·百一詩 八
- 若使桓文居萬里,不知功效竟何施。 -- 出自宋·陳普·孟子·王霸
- 曹操桓溫不自持,跛侯面上雨淋漓。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侯景
- 奪得桓苻二賊手,付與趙牙張貴人。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謝安
- 客與桓公俱臭腐,獨流傳、吹帽狂生爾。 -- 出自宋·劉克莊·賀新郎·老去光陰駛
- 如何桓幼子,輕議謝家兒。 -- 出自宋·劉克莊·即事十絕
- 更逢桓御史,特地起精神。 -- 出自宋·文同·驄馬
- 只應桓叔夏,重起為君彈。 -- 出自元·楊維楨·鳴箏曲
- 嗚呼桓山鳥,鳴聲實堪悲。 -- 出自元·楊維楨·桓山鳥
- 敢詫桓榮力,還歌吉甫風。 -- 出自明·楊慎·八月二日經筵紀事
-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 出自唐·陰行先·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 何處桓伊酒力雄,分明嚼徵更含官。 -- 出自宋·李劉·聞笛
- 莫作桓伊三弄。 -- 出自宋·張侃·月上海棠·南枝消息憑誰送
- 擬喚桓伊三弄,影轉畫檐西畔,鐘鼓趣殘更。 -- 出自宋·李曾伯·水調歌頭·碾就一輪玉
- 且盤桓。 -- 出自宋·仇遠·玉蝴蝶·獨立軟紅塵表
- 惜哉桓榮無此學,西方現出金光仙。 -- 出自宋·熊禾·觀洛行
- 唯有桓伊江上笛,臥吹三弄送殘陽。 -- 出自唐·李郢·贈羽林將軍(一作江上逢王將軍)
- 樹異桓宣武,園非顧辟疆。 -- 出自唐·唐彥謙·紅葉
- 小盤桓。 -- 出自元·邵亨貞·訴衷情 夜思
- 盡任桓伊,品弄何妨。 -- 出自元·侯善淵·一剪梅·出俗輕枝翠嫩長
- 長憶桓伊手語,撫哀弦、醉歌悲慨。 -- 出自元·王惲·水龍吟 賦箏
- 馬首桓州又懿州,朔風秋冷黑貂裘。 -- 出自明·張以寧·有感
- 那知桓將軍,早已憚孫綽。 -- 出自宋·高斯得·次韻功遠兄惠詩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