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在第9個字的詩句
校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影靜千官里,心蘇七校前。”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元年建巳月,郎有焦校書。 -- 出自唐·杜甫·戲贈友二首
- 憶在貞元歲,初登典校司。 -- 出自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 自經(jīng)放逐來憔悴,能校靈均死幾多。 -- 出自唐·白居易·競渡
- 戰(zhàn)勝心還壯,齋勤體校羸。 -- 出自唐·白居易·老去
- 舍人雖健無多興,老校當時八九年。 -- 出自唐·白居易·送姚杭州赴任因思舊游二首
- 才應(yīng)行到千峰里,只校來遲半日間。 -- 出自唐·白居易·雨中赴劉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劉已先去因以四
- 嵩陽云樹伊川月,已校歸遲四五年。 -- 出自唐·白居易·酬別周從事二首
- 榮寵尋過分,歡娛已校遲。 -- 出自唐·白居易·對酒自勉
- 多于賈誼長沙苦,小校潘安白發(fā)生。 -- 出自唐·白居易·不準擬二首
- 不知待得心期否,老校于君六七年。 -- 出自唐·白居易·以詩代書,酬慕巢尚書見寄
- 小圃經(jīng)行外,新蔬檢校中。 -- 出自宋·陸游·晨起
- 身閑亦未全無事,檢校幽花幾樹開。 -- 出自宋·陸游·晨起出南堂
- 石渠病客君應(yīng)笑,手校黃書兩鬢蓬。 -- 出自宋·秦觀·贈劉使君景文
- 渦曲風騷盛,營丘學校光。 -- 出自宋·范仲淹·又用前韻謝晏尚書以近著示及
- 花底春勾引,燈前夜校讎。 -- 出自宋·楊萬里·題尤延之右司遂初堂二首
- 苦處霜爭澀,臞來鶴校強。 -- 出自宋·楊萬里·跋張功父通判直閣所惠約齋詩乙蒿
- 烏椑士子散如煙,檢校不知渠去處。 -- 出自宋·楊萬里·偶生得牛尾貍,獻諸丞相益公,侑以長句
- 科試銓衡局,衙參典校廚。 -- 出自唐·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 經(jīng)過獨愛游山客,計校唯求買藥錢。 -- 出自唐·張籍·書懷寄元郎中
- 久次不進遷,天祿勤校讎。 -- 出自宋·黃庭堅·和答莘老見贈
- 寄書與阿誰,我家蘇校尉,海上牧羊兒。 -- 出自宋·黃庭堅·擬古雜言
- 相府新承檄,蘭臺舊校文。 -- 出自宋·司馬光·送次道能判西京
- 身從亂后全家隱,日校人間一倍長。 -- 出自唐·陸龜蒙·王先輩草堂
- 將排鳳節(jié)分階易,欲校龍書下筆難。 -- 出自唐·陸龜蒙·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襲美
- 管記催飛檄,蓬萊輟校文。 -- 出自唐·司空曙·送崔校書赴梓幕
- 野客居鈴閣,重門將校稀。 -- 出自唐·司空曙·奉和張大夫酬高山人
- 疇昔十年兄,相逢五校營。 -- 出自唐·李端·送古之奇赴安西幕
- 每於得葉易,曾靡憂校披。 -- 出自宋·梅堯臣·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其四高幾
- 豈似瀛洲下,窮年事校讎。 -- 出自宋·梅堯臣·送陸介夫?qū)W士通判秦州
- 瑯邪太守魯儒英,典校還高劉更生。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四叔父寄賀二叔父少監(jiān)入館并見寄詩
- 故府旌旗在,新軍羽校齊。 -- 出自唐·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別
- 欲比遐齡何所似,蟠校結(jié)實老仙京。 -- 出自唐·朱長文·祖母生日
- 為問高夫子,朱黃想校書。 -- 出自宋·蘇泂·問訊知府高校書
- 邊角悲鳴霜撲地,將校寧甘潑寒戲。 -- 出自宋·方岳·閱視賞射
- 入開圖籍底須箝,誰校蓬山三萬簽。 -- 出自宋·方岳·次韻劉架閣和予壬寅入局詩
- 向妙處,下功搜,細勘校。 -- 出自元·馬鈺·平等會 本名相思會 繼古韻
- 雁峰今幸一相識,實校于名大似慳。 -- 出自宋·曾豐·回雁峰
- 山林新筑夢歸處,學校舊游愁到邊。 -- 出自宋·曾豐·項堯章惠二長韻姑賡前篇敬復
- 今已作白頭觀,昔曾校黃本書。 -- 出自宋·劉克莊·左目痛六言九首
- 玄花生眼蜩鳴耳,貪校新抄數(shù)板書。 -- 出自宋·劉克莊·夜坐二首
- 故將軍老班師后,村校書貧散學時。 -- 出自宋·劉克莊·覽鏡
- 坐跏趺榻塵慵掃,手校讎書記不來。 -- 出自宋·劉克莊·二月八日二首
- 后生可畏前賢遠,妄校皆封老將奇。 -- 出自宋·劉克莊·昔與仙游傅常傅父子游從識其幼子方總角晚歸
- 吏散齋堂靜,朋來鄭校修。 -- 出自宋·劉克莊·送方添粹
- 堂奧藏書三萬軸,盡校魚魯分根銀。 -- 出自宋·周必大·寄題新居羅長卿觀瀾閣蘭堂二首
- 他年持節(jié)尋舊游,卻校形容知似不。 -- 出自宋·周必大·聶粹寫真求贊
- 旌旗曉過大江西,七校前驅(qū)萬隊齊。 -- 出自唐·戎昱·上李常侍
- 柳畔千官擁,沙邊七校圍。 -- 出自明·謝榛·武皇巡幸歌四首
- 鄉(xiāng)閭每辱師長愛,學校恥與兒童友。 -- 出自明·楊基·梁園飲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