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在第6個字的詩句
校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寒地生材遺校易,貧家養女嫁常遲”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言句怪來還校別,看名知是老湯師。 -- 出自唐·白居易·讀僧靈澈詩
- 官職比君雖校小,封疆與我且為鄰。 -- 出自唐·白居易·元微之除浙東觀察使,喜得杭越鄰州,先贈長
- 金印終歸妄校尉,白頭仍是斥仙人。 -- 出自宋·陸游·閑中戲書
- 簡牘清閑勝校讎,題詩應肯寄夔州。 -- 出自宋·陸游·送張叔潛編修造朝
- 命薄每自笑,校尉略已侯。 -- 出自宋·陸游·步出萬里橋門至江上
- 馬隊非講肆,校書亦已勤。 -- 出自魏晉·陶淵明·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
-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 出自唐·杜牧·悵詩
- 汝南雖奧區,校官實始張。 -- 出自宋·秦觀·送劉貢父舍人二首
- 公燕谿堂,賓校醉飽。 -- 出自唐·韓愈·鄆州谿堂詩
- 蓬山藏室王校書,笑我未識真玄菟。 -- 出自宋·楊萬里·謝王恭父贈梁杲墨
- 未面西川張校書,書來稠疊頗相於。 -- 出自唐·元稹·貽蜀五首·張校書元夫
- 鞭撲校多憐校少,又緣遺恨哭三聲。 -- 出自唐·元稹·哭子十首
- 今日踏青歸校晚,傳聲留著望春門。 -- 出自唐·王建·宮詞
-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 -- 出自唐·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
- 夏夜新晴星校少,雨收殘水入天河。 -- 出自唐·王建·新晴
- 首藐官不遷,校書漢天祿。 -- 出自宋·黃庭堅·圣柬將寓于衛行乞食于齊有可憐之色再次韻感
- 封侯半屬妄校尉,射虎猛將猶行間。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晁補之廖正一贈答詩
- 誰謂石渠劉校尉,來依絳帳馬荊州。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馬荊州
- 好脫儒冠從校尉,一枝長戟六鈞弓。 -- 出自唐·羅隱·登夏州城樓
- 公子翩翩說校書,玉弓金勒紫綃裾。 -- 出自唐·薛濤·贈段校書
- 君不見西都校書宗室叟,東魯高談鼓瑟手。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孔武仲三舍人省上
- 半與城門充校尉,誰將斜谷械陽陵。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25
- (「塞色」,蔣校作「墨色」。 -- 出自唐·韋莊·秦婦吟
- 定隨劉武威,校獵赤土崗。 -- 出自宋·梅堯臣·幾道隰州判官
- 屢假篋中書,校證多護真。 -- 出自宋·梅堯臣·寄宋次道中道
- 我是瀛洲舊校書,揮汗磨鉛胝兩肘。 -- 出自宋·朱翌·題校書圖
- 姑置之而勿校兮任萬物之自成,游小智于太初兮何異夏蟲之語冰。 -- 出自宋·張耒·登高
- 吟詩白羽扇,校獵綠沈槍。 -- 出自唐·楊巨源·上劉侍中
- 褰開明月下,校理落花中。 -- 出自唐·包融·和陳校書省中玩雪
- 咄哉軒冕徒,校此孰勞佚。 -- 出自宋·韓維·和子華許昌道中詩有隱逸之思
- 忽傳黃紙書,校藝郡公後。 -- 出自宋·晁說之·無己初除正字以詩寄之
- 早是蓬山預校讎,起居常赴殿東頭。 -- 出自宋·文同·山城秋日野望感事書懷詩五章呈吳龍圖
- 十年出吏選,校書逢陼中。 -- 出自宋·蔡襄·讀樂天閒居篇
- 牧人過橐駝,校正引騊駼。 -- 出自唐·儲光羲·觀范陽遞俘
- 會朝幸歲正,校獵從新獮。 -- 出自唐·儲光羲·秋次霸亭寄申大
- 官竟不封右校尉,斗曾生挾左賢王。 -- 出自唐·貫休·灞陵戰叟
- 傳道單于聞校獵,相期不敢過陰山。 -- 出自唐·劉商·觀獵三首
- 回輿長樂觀,校獵上林園。 -- 出自唐·武平一·奉和幸新豐溫泉宮應制
- 談經泮宮水,校籍道家山。 -- 出自宋·強至·送朱元弼主簿登第后還鄉
- 我本依賴少,校子反有馀。 -- 出自宋·強至·冬日偶書呈縣學李君擇之
- 小生無高位,校讐在天祿。 -- 出自宋·曹勛·長安有狹斜行二首
- 又向疎梅檢校春,乾坤浩蕩日趨新。 -- 出自宋·李流謙·次韻陳彥博梅飲之什
- 圖書四部資校讎,當時尚有貞觀風。 -- 出自宋·樓鑰·跋李少裴修禊序
- 故家未見書,校讎如向歆。 -- 出自宋·樓鑰·送蔣德常宰鄱陽
- 且向蓬山讎校了,卻持荷橐從甘泉。 -- 出自宋·趙善括·送運干陳圣嘉解組還朝
- 幕府江寧日,校書元佑時。 -- 出自宋·趙蕃·贈劉子卿時劉將赴官鎮江并以道別三首
- 春到南湖,檢校舊花徑。 -- 出自宋·張鎡·祝英臺近·暖風回
- 殿廬今日忝校文,甘言如飴心所嫉。 -- 出自宋·王邁·謝政府饋金
- 回首少年觀校獵,忽飛一騎射山狙。 -- 出自宋·吳潛·六用喜雪韻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