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枕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 出自唐·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 “莫問野人生計事,窗前流水枕前書。”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云連海氣琴書潤,風帶潮聲枕簟涼。”全詩鑒賞 -- 出自··
- 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 -- 出自唐·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 臥龍蟠屈半東州,萬室鱗鱗枕其股。 -- 出自宋·蘇軾·越州張中舍壽樂堂
- 定知來歲中秋月,又照先生枕曲眠。 -- 出自宋·蘇軾·孔周翰嘗令仙源中秋以事留東武時陳君榮右王
- 彭澤漫知琴上趣,邯鄲深得枕中仙。 -- 出自宋·蘇軾·琴枕
- 定知來歲中秋月,又照先生枕麴眠。 -- 出自宋·蘇軾·和魯人孔周翰題詩二首
-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 -- 出自宋·李清照·蝶戀花 離情
- 旬月以還,厥疾少間,杜門高枕,澹然安閑。 -- 出自唐·白居易·病中詩十五首并序
- 和風細動簾帷暖,清露微凝枕簟涼。 -- 出自唐·白居易·春早秋初因時即事兼寄浙東李侍郎
- 盡日后廳無一事,白頭老監(jiān)枕書眠。 -- 出自唐·白居易·秘省后廳
- 覺來正是平階雨,獨背寒燈枕手眠。 -- 出自唐·李商隱·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后夢作
- 碧草暗侵穿苑路,珠簾不卷枕江樓。 -- 出自唐·李商隱·與同年李定言曲水閑話戲作
- 紫玉釵斜燈影背,紅綿粉冷枕函邊。 -- 出自清·納蘭性德·浣溪沙
- 暮年不復(fù)樽前樂,浮世無如枕上閑。 -- 出自宋·陸游·枕上
- 怪底詩情清徹骨,數(shù)聲新雁枕邊來。 -- 出自宋·陸游·枕上
- 自笑書生無寸效,十年枉是枕琱戈。 -- 出自宋·陸游·書事
- 病多漸減燈前課,老甚都忘枕上愁。 -- 出自宋·陸游·雨夜
- 寒雨似從心上滴,孤燈偏向枕邊明。 -- 出自宋·陸游·不寐
- 但令吾道常無墜,飲水何妨枕曲肱。 -- 出自宋·陸游·秋夜讀書有感
- 蠻童未報煎茶熟,一卷南華枕上看。 -- 出自宋·陸游·東窗
- 故人久作天涯別,新句空從枕上來。 -- 出自宋·陸游·戊辰立春日
- 起舞非無垂白伴,暮歸仍有枕髦扶。 -- 出自宋·陸游·社飲
- 終朝流汗浹衣褠,悵望何時枕簟秋? -- 出自宋·陸游·水鄉(xiāng)泛舟
- 奕奕方收巖際電,酣酣已起枕間雷。 -- 出自宋·陸游·狂夫
- 了卻文書早尋睡,檐聲偏愛枕間聞。 -- 出自宋·陸游·秋雨北榭作
- 人家遠火林間見,船底微波枕上聞。 -- 出自宋·陸游·魯墟舟中作
- 平生喜晝眠,此志晚乃償;安枕了無夢,孰為蝶與莊? -- 出自宋·陸游·竹窗晝眠
- 思酒過野店,念茶叩僧扉,眠枕松下石,適意無訶譏。 -- 出自宋·陸游·云門過何山
- 永漏頻傳,前歡已去,離愁一枕。 -- 出自宋·柳永·宣清
- 幾回飲散良宵永,鴛衾暖、鳳枕香濃。 -- 出自宋·柳永·集賢賓·小樓深巷狂游遍
- 如何清世容高臥,翻作幽窗枕上聲。 -- 出自宋·王安石·和崔公度家風琴八首
- 霽分星斗風雷靜,涼入軒窗枕簟閑。 -- 出自宋·王安石·雨過偶書
- 病來空館聞風雨,恰似當年枕上聲。 -- 出自宋·王安石·信州回車館中作二首
- 到了不如無累後,困來顛倒枕書眠。 -- 出自宋·王安石·適意
- 逗石穿云落澗隈,無風自到枕邊來。 -- 出自宋·王安石·聽泉亭
-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江流。 -- 出自唐·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 寶檀槽在雪胸前,倚香臍、橫枕瓊臂。 -- 出自宋·歐陽修·蕙香囊/鵲橋仙
- 花前燭酌樽前月,淮上扁舟枕上山。 -- 出自宋·歐陽修·答和王宣徽
- 遺業(yè)荒涼近故都,門前堤路枕平湖。 -- 出自唐·溫庭筠·寄盧生
- 卷簾山色眼前見,入夜?jié)?span id="sgujouq" class="hong">枕上聞。 -- 出自宋·晏殊·崇因寺
- --韓愈朝行多危棧,夜臥饒驚枕。 -- 出自唐·韓愈·同宿聯(lián)句
- 喚醒誠齋山里夢,落英如雪枕磚眠。 -- 出自宋·楊萬里·走筆和張功父玉照堂十絕
- 美酒消愁愁不見,醉臥花下枕安然。 -- 出自明·唐寅·桃花庵遇仙記
- 長者車音門外有,道家書卷枕前多。 -- 出自唐·魚玄機·愁思
- 誰家橫笛弄輕清,喚起離人枕上情。 -- 出自宋·朱淑真·笛 / 中秋聞笛
- 疑猜海角天涯事,攪亂裘寒枕冷人。 -- 出自宋·朱淑真·燈花
- 桃花臉上汪汪淚,忍到更深枕上流。 -- 出自宋·朱淑真·新秋
- 花影重重疊綺窗,篆煙飛上枕屏香。 -- 出自宋·朱淑真·舊愁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