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在第14個字的詩句
村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出自·陸游·游山西村
- 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 出自五代·譚用之·秋宿湘江
-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 出自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 -- 出自宋·蘇軾·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
-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出自唐·杜牧·清明
- 水隔淡煙修竹寺,路經疏雨落花村。 -- 出自宋·楊徽之·寒食寄鄭起侍郎
- 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 -- 出自宋·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
-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出自·杜牧·清明
- “新水亂侵青草路,殘煙猶傍綠楊村。”全詩賞析 -- 出自··
- 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神村。 -- 出自宋·蘇軾·浣溪沙
- 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 -- 出自宋·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
- 金魚池邊不見君,追君直過定山村。 -- 出自宋·蘇軾·往富陽新城李節推先行三日留風水洞見待
- 削成山東二百郡,氣壓代北三家村。 -- 出自宋·蘇軾·雪浪石
-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 出自宋·蘇軾·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
- 刺史不須邀半道,籃輿未暇走山村。 -- 出自宋·蘇軾·惠守詹君見和復次韻
- 山近朔風吹積雪,天寒落日淡孤村。 -- 出自宋·蘇軾·自清平鎮游樓觀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
- 樵蘇已入黃熊廟,烏鵲猶朝禹會村。 -- 出自宋·蘇軾·濠州七絕 涂山(下有鯀廟,山前有禹會村。
- 冠蓋相望起隱淪,先生那得老江村。 -- 出自宋·蘇軾·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 遁軒
- 酒渴思茶漫扣門,那知竹里是仙村。 -- 出自宋·蘇軾·是日偶至野人汪氏之居有神降于其室自稱天人
- 我是朱陳舊使君,勸農曾入杏花村。 -- 出自宋·蘇軾·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嫁娶圖二首
- 爛煮葵羹斟桂醑,風流可惜在蠻村 -- 出自宋·蘇軾·新釀桂酒
- 亂山環合水侵門,身在淮南盡處村。 -- 出自宋·蘇軾·六年正月二十日復出東門仍用前韻
- 兩叢恰似蕭郎筆,十畝空懷渭上村。 -- 出自宋·蘇軾·竹閣
- 亂山合沓圍彭門,官居獨在懸水村。 -- 出自宋·蘇軾·答呂梁仲屯田
- 籃輿西出登山門,嘉與我友尋仙村。 -- 出自宋·蘇軾·介亭餞楊杰次公
- 兩叢卻似蕭郎筆,千畝空懷渭上村。 -- 出自宋·蘇軾·孤山二詠(并引)
- 葉隨流水歸何處,牛載寒鴉過別村。 -- 出自宋·蘇軾·詩二句
-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林彪尚有村。 -- 出自·毛澤東·七言詩·戲改杜甫詠懷古跡其三
- 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 -- 出自唐·杜甫·絕句四首
- 哀哀寡婦誅求盡,慟哭秋原何處村。 -- 出自唐·杜甫·白帝
- 返照入江翻石壁,歸云擁樹失山村。 -- 出自唐·杜甫·返照
-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 出自唐·杜甫·負薪行
-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為送浣花村。 -- 出自唐·杜甫·蕭八明府實處覓桃栽
- 昨日里胥方到門,手持敕牒榜鄉村。 -- 出自唐·白居易·杜陵叟
- 我自秦來君莫問,驪山渭水如荒村。 -- 出自唐·白居易·江南遇天寶樂叟
- 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蕪只抵村。 -- 出自唐·白居易·初到忠州贈李六
- 露桃涂頰依苔井,風柳夸腰住水村。 -- 出自唐·李商隱·汴上送李郢之蘇州
- 禿尾驢嘶小市門,側蓬帆過古城村。 -- 出自宋·陸游·即事
- 豈是平生少親友,略無人肯訪孤村。 -- 出自宋·陸游·秋思
- 天心似為衰翁地,飽食安眠獨北村。 -- 出自宋·陸游·秋思
- 桑竹成陰不見門,牛羊分路各歸村。 -- 出自宋·陸游·秋思
- 骨相元非金馬客,夢魂空繞石帆村。 -- 出自宋·陸游·遣興
- 怪怪奇奇非著意,自無俗物到山村。 -- 出自宋·陸游·夏日
- 因鋤衰草通南阜,偶洗叢篁見北村。 -- 出自宋·陸游·幽居
- 春雨負薪蘭渚市,秋風采藥石帆村。 -- 出自宋·陸游·幽居
- 夾港蒲聲知小雨,隔林績火認孤村。 -- 出自宋·陸游·舟中作
- 窗紙蕭蕭印月痕,數聲新雁過江村。 -- 出自宋·陸游·枕上
- 麴塵柳色正遮門,石黛江流曲抱村。 -- 出自宋·陸游·春陰
- 白頭羈客更堪論,身寄城南桑竹村。 -- 出自宋·陸游·閑詠
- 富貴功名不擬論,且浮舴艋寄煙村。 -- 出自宋·陸游·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