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在第7個字的詩句
末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酴釄過后榴花末,管領(lǐng)風(fēng)光更是誰。 -- 出自宋·陳造·新林小憩見花二首
- 較量盡,誚勝如末利,賽過酴醿。 -- 出自宋·李彌遜·聲聲慢·龍涎染就
- 撥亂儻知原始末,制梃自可鞭匈奴。 -- 出自宋·鄧肅·送李狀元還朝
- 小圃藝花竹,春末已繁秀。 -- 出自宋·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
- 五千余言,俱救末俗,度脫令咸歸生理。 -- 出自宋·曹勛·法曲歌頭/法曲
- 曾侍威顏香案末,邃瞻旒扆瑞云端。 -- 出自宋·曹勛·恭奉圣訓(xùn)賦凌虛
- 我年七十五,木末掛殘陽。 -- 出自宋·吳芾·和陶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韻送機(jī)簡堂自景星巖再住
- 快似涼風(fēng)來木末,清如皓月出云邊。 -- 出自宋·吳芾·黃超然參議和拙者去郡十五絕又以詩見寄屬痰
- 嶺頭舒望眼,天末數(shù)煙鬟。 -- 出自宋·倪偁·臨江仙·茅屋三間臨木杪
- 芙渠固佳產(chǎn),其末亦奇絕。 -- 出自宋·李流謙·食藕
- 平生行已有本末,世人不知其天和。 -- 出自宋·李流謙·無害弟之官梓林伯氏無虧序送之極兄詔之義予
- 風(fēng)生荷芰青蘋末,詩寄煙波疊翠間。 -- 出自宋·李洪·子清弟冒暑見過
- 儻復(fù)不自力,其末當(dāng)愈謬。 -- 出自宋·樓鑰·攻媿齋
- 端能佐經(jīng)費(fèi),農(nóng)末深相須。 -- 出自宋·廖行之·壽湖南管倉五首
- 萬壑涼聲生木末,一天秋色滿江南。 -- 出自宋·廖行之·月夜有懷二宋兄
- 設(shè)令耳與笙鏞末,只愿身糜鼎鑊中。 -- 出自宋·京鏜·留金館作
- 坐久江風(fēng)起蘋末,馮夷借我一襟涼。 -- 出自宋·楊冠卿·水亭晚坐
- 古人立朝有始末,出處進(jìn)退常雍容。 -- 出自宋·蔡戡·送莫子漳還朝
- 平日相思在天末,今年遠(yuǎn)別遂湘中。 -- 出自宋·趙蕃·次韻李子永見貽
- 萬事要當(dāng)明本末,一身切莫計(jì)安危。 -- 出自宋·趙蕃·送吳提刑赴召三首
- 一朵烏云起天末,倏忽長驅(qū)半天闊。 -- 出自宋·汪莘·淳熙壬寅仲夏大雨寫望
- 階玉正看聯(lián)羯末,籯金安足擬賢成。 -- 出自宋·魏了翁·用蔣成甫韻賀虞退夫生子且以相名之
- 須臾檄豐隆,蘋末生鱗紋。 -- 出自宋·劉學(xué)箕·中秋分韻得云字成三百言
- 肝膈無留藏,首末詳繹鋪。 -- 出自宋·程公許·送安少愚下第東歸
- 快哉雄風(fēng)起蘋末,玉女{左口右監(jiān)}笑叫阿香。 -- 出自宋·岳珂·六月二日乙丑濫溪大雷雨
- 玉皇一笑倚天末,乞與五湖任囊括。 -- 出自宋·吳潛·和人賦琴高魚
- 不專瘦島元和末,要且長城大歷間。 -- 出自宋·周弼·送陳云崖游三衢
- 嘻其叔世風(fēng),本末嗟倒懸。 -- 出自宋·趙孟堅(jiān)·上習(xí)庵陳先生
- 云根埋宿雨,木末酣斜陽。 -- 出自宋·黃升·游金精山
- 仆夫后嶺來,木末跡樵路。 -- 出自宋·胡仲弓·僧過澗圖
- 堪嗟劫運(yùn)永嘉末,忽夢清風(fēng)乾道初。 -- 出自宋·馬廷鸞·九月十九夜紀(jì)夢
- 寒雁叫霜投木末,晴云扶日出山巔。 -- 出自宋·仇遠(yuǎn)·和張輔之贈別
- 公私不交病,本末無倒懸。 -- 出自宋·熊禾·上致用院李同知論海舶
- 何如棄之去,逐末利百千。 -- 出自宋·熊禾·上致用院李同知論海舶
- 西風(fēng)脫數(shù)葉,木末秋有聲。 -- 出自宋·王炎·秋懷五首簡陳巽叔徐伯老
- 回首望江東,天末雁行遠(yuǎn)。 -- 出自宋·王炎·秋懷五首簡陳巽叔徐伯老
- 義利毫發(fā)間,其末分舜跖。 -- 出自宋·王炎·和趙行之三首
- 彀中時落羽,橦末乍升猱。 -- 出自唐·李德?!ず橙杖钍萄?,奉進(jìn)詩一首
- 回望一巢懸木末,獨(dú)尋危石坐巖中。 -- 出自唐·劉滄·贈天臺隱者
- 紅兒生在開元末,羞殺新豐謝阿蠻。 -- 出自唐·羅虬·比紅兒詩(并序)
- 金槽和碾沈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 -- 出自唐·徐夤·尚書惠蠟面茶
- 云中來雁急,天末去帆孤。 -- 出自唐·江為·岳陽樓
- 蹉跎春又晚,天末信來遲。 -- 出自宋·孟貫·寄伍喬
- 歲窮程未盡,天末國仍遙。 -- 出自唐·棲白·送圓仁三藏歸本國
- 階除添冷淡,毫末入思惟。 -- 出自唐·文丙·新栽松
- 落日樵聲經(jīng)木末,青天鳥道掛簾端。 -- 出自元·郯韶·龍門山中即事
- 銳出玄精終宵末。 -- 出自元·侯善淵·棹棹楫
- 玄溟精心從初末。 -- 出自元·侯善淵·棹棹楫
- 萬里霄無云,木末吐華月。 -- 出自近代·陳三立·八月十七夜馬良存吏部宴集初臺玩月
- 綺疏繡瓦細(xì)毫末,雕棋朱甍盤郁紆。 -- 出自明·張以寧·題饒良卿所藏界畫黃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