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第9個字的詩句
是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洛州良牧帥甌閩,曾是西垣作諫臣。 -- 出自唐·薛能·送福建李大夫
- 前程憩罷知無益,但是駑蹄亦到來。 -- 出自唐·薛能·蜀路
- 當時若不嫁胡虜,只是宮中一舞人。 -- 出自唐·王睿·解昭君怨
- 飄飄萬馀里,貧賤多是非。 -- 出自唐·孟云卿·雜曲歌辭·悲哉行
- 空流嗚咽聲,聲中疑是言。 -- 出自唐·僧子蘭·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
- 句芒人面乘兩龍,道是春神衛九重。 -- 出自唐·閻朝隱·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
- 今看水入洞中去,卻是桃花源里人。 -- 出自唐·劉商·題水洞二首
- 南巢登望縣城孤,半是青山半是湖。 -- 出自唐·劉商·送劉寰北歸
- 回來看覓鶯飛處,即是將軍細柳營。 -- 出自唐·劉商·行營送人
- 誰家夫婿不從征,應是漁陽別有情。 -- 出自唐·劉元淑·雜曲歌辭·妾薄命
- 畢世唯高臥,無人說是非。 -- 出自唐·王貞白·憶張處士
- 笑說留連數日間,已是人間一千日。 -- 出自唐·王轂·夢仙謠三首
- 正當楚客傷春地,豈是騷人道別時。 -- 出自唐·獨孤及·答皇甫十六侍御北歸留別作
- 洞庭正波蘋葉衰,豈是秦吳遠別時。 -- 出自唐·獨孤及·李張皇甫閻權等數公并有送別之作見寄因答
- 師言耳重知師意,人是人非不欲聞。 -- 出自唐·李廓·贈商山東于嶺僧
- 羅君贈君兩首詩,半是悲君半自悲。 -- 出自唐·吳融·贈李長史歌
- 功名一似淮西事,只是元臣不姓裴。 -- 出自唐·吳融·簡州歸降賀京兆公
- 貫珠一夜奏累累,盡是荀家舊教詞。 -- 出自唐·吳融·聞歌
- 偶逢戎旅戰爭日,豈是明時放逐臣。 -- 出自唐·吳融·和寄座主尚書
- 若非西澗回波觸,即是南塘急雨驚。 -- 出自唐·吳融·中夜聞啼禽
- 自慚初識查頭味,正是棲棲哭阮涂。 -- 出自唐·吳融·南遷途中作七首·渡漢江初嘗鳊魚有作
- 只如伊州與梁州,盡是太平時歌舞。 -- 出自唐·吳融·李周彈箏歌(淮南韋太尉席上贈)
- 春至偏無興,秋來只是眠。 -- 出自唐·田娥·句
- 先朝事后應無也,惟是荒根逐碧流。 -- 出自唐·孫魴·柳(十一首)
- 羈懷一夕猶難遣,況是辭家九十朝。 -- 出自宋·王珪·戲呈唐卿
- 琴高一去無蹤跡,枉是漁人尚見猜。 -- 出自宋·王珪·和梅公儀琴高魚同圣俞
- 煎須臥石無塵客,摘是臨溪欲曉人。 -- 出自宋·王珪·和公儀飲茶
- 高才頃刻聞天下,誰是墻東冠榜人。 -- 出自宋·王珪·較藝書事
- 伊呂深可慕,松喬定是虛。 -- 出自唐·杜淹·召拜御史大夫贈袁天綱
- 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 出自唐·張敬忠·邊詞
- 吉良乘兮一千歲,神是得兮天地期。 -- 出自唐·薛曜·舞馬篇
- 若非載筆登麟閣,定是吹簫伴鳳臺。 -- 出自唐·于季子·早春洛陽答杜審言
- 云氣轉幽寂,溪流無是非。 -- 出自唐·盧象·家叔征君東溪草堂二首
- 對此能無事,勞君問是非。 -- 出自唐·盧象·贈劉藍田(一作王維詩)
- 忽聞畫閣秦箏逸,知是鄰家趙女彈。 -- 出自唐·徐安貞·聞鄰家理箏
- 擾擾路傍子,無勞歌是非。 -- 出自唐·楊賁·時興
- 君過湟中去,尋源未是賒。 -- 出自唐·李嘉祐·送崔夷甫員外和蕃
- 老為僑客偏相戀,素是詩家倍益親。 -- 出自唐·李嘉祐·送竇拾遺赴朝,因寄中書十七弟(竇拾遺叔向
- 地富魚為米,山芳桂是樵。 -- 出自唐·田澄·成都為客作
- 須知孔子廟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寶。 -- 出自唐·賈躭·賦虞書歌
- 不道舊姓名,相逢知是誰。 -- 出自唐·沈千運·贈史修文
- 行怯秦為客,心依越是鄉。 -- 出自唐·嚴維·贈送崔子向
- 何妨密旨先符竹,莫是除書誤姓名。 -- 出自唐·竇常·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
- 今者見木蘭,言聲雖是顏貌殊。 -- 出自唐·韋元甫·木蘭歌
- 暫驚風燭難留世,便是蓮花不染身。 -- 出自唐·楊郇伯·送妓人出家
- 休嗟城邑住天荒,已是仙枝耀故鄉。 -- 出自宋·陳堯佐·送王生及第歸潮陽
- 栽培不得華腴地,豈是東君用意偏。 -- 出自宋·石延年·牡丹
- 南明人物盡清賢,不是風流即放言。 -- 出自宋·石延年·南朝
- 一春情緒空撩亂,不是天生穩重花。 -- 出自宋·韓琦·柳絮
- 幅巾隱幾春菴靜,直是義皇已上人。 -- 出自宋·元絳·隱幾菴詩
“是”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