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第5個字的詩句
是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舉頭無限是青山,富貴繁華定何許? -- 出自元·王冕·芙蓉山雉圖
- 青山連壁是居庸,古北漁陽一線通。 -- 出自元·王冕·南城懷古 其二
- 掌故羅胸是國恩,小胥脫腕萬言存。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12
- 南渡飛揚是中興。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198
- 上巳明朝是。 -- 出自宋·賀鑄·菩薩蠻·綠楊眠後拖煙穗
- 纏綿處,翻是斷腸聲。 -- 出自宋·賀鑄·小重山·枕上閶門五報更
- 此情須信是難忘。 -- 出自宋·賀鑄·減字浣溪沙/浣溪沙
- 記佳節(jié)、約是重三。 -- 出自宋·賀鑄·怨三三·玉津春水如藍
- 當時桃葉是新聲,千載長余隔水情。 -- 出自宋·賀鑄·江南曲
- 須君且置是等事,三復玄元皇帝書。 -- 出自宋·賀鑄·贈道士蹇拱辰
- 正西千里是青門,橋下春流帶雨渾。 -- 出自宋·賀鑄·泊舟永城寄京都朋游
- 莫謂功名是可希,定知求法不求衣。 -- 出自宋·賀鑄·再酬訥師兼簡清涼和上人
- 畫圖行李是隨緣,立別江頭兩霽天。 -- 出自宋·林逋·西梁山下泊船懷別潤州杲上人
- 入手輕乾是古槐,幾聲清響徹池臺。 -- 出自宋·林逋·槐木紙椎
- 旅懷何計是,西崦入斜暉。 -- 出自宋·林逋·翠微亭
- 攬袵形雖是。 -- 出自南北·沈約·八詠詩 晨征聽曉鴻
- 新知樂如是。 -- 出自南北·沈約·秋夜詩
- 千里相隨是明月,水西亭上一般明。 -- 出自宋·曾鞏·離齊州后五首
- 笑指家園是五湖,畫船東下載圖書。 -- 出自宋·曾鞏·送元厚之資政致仕歸蘇州
- 悠悠行處是風波,萬事萬驚久琢磨。 -- 出自宋·曾鞏·題祝道士房
- 上得籃舉是中夜,兩街燈照九重門。 -- 出自宋·曾鞏·夜出城南禱雨
- 山茶純白是天真,筠籠封題摘尚新。 -- 出自宋·曾鞏·以白山茶寄吳仲庶見貺佳篇依韻和酬
- 行春門外是東山,籃舉寧辭數(shù)往還。 -- 出自宋·曾鞏·大乘寺
- 若道人心是矛戟,山前那得叔牙城。 -- 出自宋·曾鞏·鮑山
- 浮生難得是清歡。 -- 出自宋·朱敦儒·浣溪沙
- 早知盟約是虛言。 -- 出自宋·朱敦儒·臨江仙·幾日春愁無意緒
- 晚涼可愛,是黃昏人靜,風生萍葉。 -- 出自宋·朱敦儒·念奴嬌·晚涼可愛
- 老來可喜,是歷遍人間,諳知物外。 -- 出自宋·朱敦儒·念奴嬌·老來可喜
- 素秋天氣,是登山臨水,昔人悲處。 -- 出自宋·朱敦儒·念奴嬌·素秋天氣
- 先生筇杖是生涯。 -- 出自宋·朱敦儒·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
- 只這梅花是。 -- 出自宋·朱敦儒·驀山溪·西真姊妹
- 何人不愛,是江梅紅綻。 -- 出自宋·朱敦儒·洞仙歌·何人不愛
- 你不知人是不知人。 -- 出自宋·朱敦儒·定風波·紅藥花前欲送春
- 平分兩月是新春,卻共梅花依舊笑。 -- 出自宋·朱敦儒·西湖曲/玉樓春
- 來往千載,是之謂乎! -- 出自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 亦知王大是昌齡,杜二其如律韻清。 -- 出自唐·司空圖·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十九首
- 潘郎愛說是詩家,枉占河陽一縣花。 -- 出自唐·司空圖·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十九首
- 烏紗巾上是青天,檢束酬知四十年。 -- 出自唐·司空圖·修史亭三首
- 不疑陶令是狂生,作賦其如有定情。 -- 出自唐·司空圖·白菊三首
- 鴛鴦二字,是紅閨佳話,然乎否否? -- 出自清·鄭燮·念奴嬌 莫愁湖
- 宏光建國,是金蓮玉樹,後來狂客。 -- 出自清·鄭燮·念奴嬌 宏光
- 只恐前身是,東都白樂天。 -- 出自宋·司馬光·戲呈堯夫
- 循名意茲是,誰得明真否。 -- 出自宋·司馬光·和昌言官舍十題·石蘭
- 高城深處是青樓。 -- 出自宋·張先·臨江仙·自古傷心惟遠別
- 主人今日是行人,紅袖舞。 -- 出自宋·張先·天仙子·醉笑相逢能幾度
- 十年外,身是鳳池人。 -- 出自宋·張先·感皇恩·萬乘靴袍御紫宸
- 仙郎何日是來期。 -- 出自宋·張先·醉桃源/阮郎歸
-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 出自元·元好問·摸魚兒 雁丘詞
- 夢中身世是滄洲。 -- 出自元·元好問·浣溪沙
- 恨人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 出自元·元好問·摸魚兒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
“是”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