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在第9個字的詩句
星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群玉西昆富典章,二星東壁粲輝光。 -- 出自宋·周必大·恭和御制幸秘書省詩二首
- 無風搖燭影,有瑞燦星躔。 -- 出自宋·周必大·明堂慶成二十韻
- 古來求別駕,不是薄星郎。 -- 出自宋·周必大·送王嘉叟編修通判洪州
- 蘇公與范子,酬唱涵星泓。 -- 出自宋·周必大·月石屏蛾月硯詩
- 犯斗海槎光斗野,應星漢節照星樓。 -- 出自宋·周必大·陳正仲提刑制勘甫畢首過小樓既出新詩仍惠手
- 莫疑晨鏡裹,黳漆換星星。 -- 出自宋·洪咨夔·引鏡
- 誰能齒皋朔,俳優雜星巫。 -- 出自宋·洪咨夔·九華葉子真賦汴吳兩都極陳治亂之原仍有詩用
- 問我久京國,鬢發何星星。 -- 出自宋·蔡襄·過皇甫侍郎
- 迷魂游帝所,休應動星躔。 -- 出自宋·蔡襄·群玉殿賜宴
- 門庭環劍佩,胸膽貫星辰。 -- 出自宋·蔡襄·序賓亭
- 靈關九折險,蜀道二星遙。 -- 出自唐·孔德紹·送蔡君知入蜀二首
- 蒼蒼水霧起,落落疏星沒。 -- 出自唐·儲光羲·泊舟貽潘少府
- 罷聞三會后,天迥曉星流。 -- 出自唐·方干·曉角
- 無端為五字,字字鬢星星。 -- 出自唐·貫休·偶作
- 雖稱李太白,知是那星精。 -- 出自唐·貫休·觀立翰林真二首
- 晝景分煙蘿,夜魄侵星斗。 -- 出自唐·貫休·謝盧少卿惠千文
- 木鐸聲中天降福,景星光里地無災。 -- 出自唐·貫休·蜀王入大慈寺聽講(天復三年作)
- 賊火遍郊坰,飛焰侵星漢。 -- 出自唐·韓偓·乾寧三年丙辰在奉天重圍作
- 腐儒親帝座,太史認星躔。 -- 出自唐·韓偓·感事三十四韻(丁卯己后)
- 饑寒束困厄,默塞飛星霜。 -- 出自唐·李群玉·自澧浦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
- 半浦夜歌聞蕩槳,一星幽火照叉魚。 -- 出自唐·李群玉·仙明洲口號
- 紫府空歌碧落寒,曉星寥亮月光殘。 -- 出自唐·李群玉·紫極宮齋后
- 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 -- 出自唐·牛嶠·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
- 風高群木落,夜久數星流。 -- 出自唐·鄭谷·長安夜坐寄懷湖外嵇處士
-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晨。 -- 出自宋·楊億·登樓
- 佩鞬來海上,七見歲星移。 -- 出自宋·楊億·送溫州聶從事赴闕
- 榜中千里駿,天外二星流。 -- 出自宋·張舜民·南衙寺會宿王鮑二同年
- 防胡屢瓦解,合冠俄星連。 -- 出自宋·劉子翚·巡寨偶書
- 悠然獨搔首,暮靄一星光。 -- 出自宋·劉子翚·望楚
- 黔黎驚瓦解,冠蓋盡星奔。 -- 出自宋·劉子翚·靖康改元四十韻
- 彩盤凝望仙子,但三星隱隱,一水盈盈。 -- 出自宋·王沂孫·錦堂春/錦堂春慢
- 積錢遺蕓窟,轉手還星星。 -- 出自宋·王之道·一經堂為王亦顏題
- 翻笑凌煙閣,雙鬢半星星。 -- 出自宋·袁去華·水調歌頭·筆陣萬人敵
- 鳷鵲樓高,建章門迥,星河耿耿。 -- 出自宋·曾覿·水龍吟·楚天千里無云
- 時見竹籬茅舍、兩三星。 -- 出自宋·周紫芝·虞美人·癡云壓地風塵卷
- 昨日青青雙鬢,今日星星滿鏡,轉首歲華流。 -- 出自金·段成己·水調歌頭 懷 逸情 山中偶成,用遁庵
- 照天萬古無二烏,殘星破月開天馀。 -- 出自元·楊維楨·鴻門會
- 天上金烏下倒景,大星僭曉芒角流妖峰。 -- 出自元·楊維楨·太山篇
- 漕臣奏功帝曰然,囷星煌煌千萬年。 -- 出自元·楊維楨·重建海道都漕運萬戶府詩
- 老犀暈火角生風,流星一矢貫爾額與胸。 -- 出自元·楊維楨·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
- 自言奇音不敢作,寒星墮地風折岳。 -- 出自元·楊維楨·簫杖歌
- 明朝雷澤底,新有落星磯。 -- 出自元·楊維楨·小臨海曲十首
- 齊云倚天一日傾,鐵星亡國法當烹。 -- 出自元·楊維楨·周鐵星
- 山陰蔡藥師,云陽葉星卜,朝坐白玉堂,暮宿黃金屋。 -- 出自元·楊維楨·蔡葉行
- 炯如銀河墮片月,群星錯落流璇璣。 -- 出自明·王叔承·爛溪采珠歌
- 采芝昨上桐君廬,占星又宿嚴陵瀨。 -- 出自明·王叔承·自錢塘由富春桐江抵七里灘同范仲昭
- 空碧無云露濕衣,群星光外涌清規。 -- 出自唐·齊己·中秋月
- 孤峰擎像閣,萬木蔽星空。 -- 出自唐·齊己·游三覺山
- 莫為寰瀛多事在,客星相逐不回休。 -- 出自唐·齊己·送白處士游峨嵋
- 始如經天月,終若流星馳。 -- 出自唐·喬知之·雜曲歌辭·定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