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在第6個(gè)字的詩句
新在第六個(gè)字的詩句
- 小妓攜桃葉,新聲蹋柳枝。 -- 出自唐·白居易·楊柳枝二十韻
- 唯有數(shù)叢菊,新開籬落間。 -- 出自唐·白居易·東園玩菊
- 輕箑白鳥羽,新簟青箭筠。 -- 出自唐·白居易·不出門
- 池上好風(fēng)來,新荷大如扇。 -- 出自唐·白居易·朝課
- 謝家別墅最新奇,山展屏風(fēng)花夾籬。 -- 出自唐·白居易·奉和思黯自題南莊見示兼呈夢得
- 余霞數(shù)片綺,新月一張弓。 -- 出自唐·白居易·秋寄微之十二韻
- 荷芰綠參差,新秋水滿池。 -- 出自唐·白居易·池上早秋
- 其奈西樓上,新秋明月何? -- 出自唐·白居易·酬夢得早秋夜對月見寄
- 小樹兩株柏,新土三尺墳。 -- 出自唐·白居易·哭劉敦質(zhì)
- 牢落江湖意,新年上庾樓。 -- 出自唐·白居易·庾樓新歲
- 白頭新洗鏡新磨,老逼身來不奈何。 -- 出自唐·白居易·悲歌
- 靄靄四月初,新樹葉成陰。 -- 出自唐·白居易·玩新庭樹,因詠所懷
- [元于升平宅新立草亭。 -- 出自唐·白居易·李十一舍人松園飲小酎酒,得元八侍御詩,敘
- 舊曲翻調(diào)笑,新聲打義揚(yáng)。 -- 出自唐·白居易·江南喜逢蕭九徹,因話長安舊游,戲贈(zèng)五十韻
- 我梳白發(fā)添新恨,君掃青蛾減舊容。 -- 出自唐·白居易·逢舊
- 薛劉相次埋新壟,沈謝雙飛出故鄉(xiāng)。 -- 出自唐·白居易·憶杭州梅花因敘舊游寄蕭協(xié)律
- 故人敘舊寄新篇,惆悵江南到眼前。 -- 出自唐·白居易·寄答周協(xié)律 來詩多敘蘇州舊游。
- 橋頭誰更看新月,池畔猶應(yīng)泊舊船。 -- 出自唐·白居易·寄答周協(xié)律 來詩多敘蘇州舊游。
- 小舫宜攜樂,新荷好蓋杯。 -- 出自唐·白居易·分司初到洛中偶題六韻兼戲呈馮尹
- 水波文襖造新成,綾軟綿勻溫復(fù)輕。 -- 出自唐·白居易·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
- 伏見驃人獻(xiàn)新樂,請書國史傳子孫。 -- 出自唐·白居易·驃國樂-欲王化之先邇后遠(yuǎn)也
- 十二篇皆因新境追憶舊事,不能一一曲敘,但隨而和之,唯予與元知之耳 -- 出自唐·白居易·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
- 煙蘿初合澗新開,閑上西亭日幾回? -- 出自唐·白居易·新澗亭
- 吏人不識多新補(bǔ),松竹相親是舊栽。 -- 出自唐·白居易·重過秘書舊房,因題長句
- 碧油幢下捧新詩,榮賤雖殊共一悲。 -- 出自唐·白居易·奉酬李相公見示絕句 時(shí)初聞國喪。
- 腕軟撥頭輕,新教略略成。 -- 出自唐·白居易·聽琵琶妓彈略略
- 何處感時(shí)節(jié),新蟬禁中聞。 -- 出自唐·白居易·翰林院中感秋懷王質(zhì)夫 王居仙游山。
- 試問陶家酒,新篘得幾多? -- 出自唐·白居易·潯陽秋懷贈(zèng)許明府
- 弘農(nóng)舊縣授新封,鈿軸金泥誥一通。 -- 出自唐·白居易·妻初授邑號告身
- 微雨灑園林,新晴好一尋。 -- 出自唐·白居易·履道春居
- 貧家何所有,新酒三兩杯。 -- 出自唐·白居易·酬思黯相公見過弊居戲贈(zèng)
- 夜歸何用燭,新月鳳樓西。 -- 出自唐·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濱
- 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 出自唐·白居易·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 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 -- 出自唐·白居易·苦熱中寄舒員外
- 綠油剪葉蒲新長,紅蠟粘枝杏欲開。 -- 出自唐·白居易·與皇甫庶子同游城東
- 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 -- 出自唐·白居易·六月三日夜聞蟬
- 新竹夾平流,新荷拂小舟。 -- 出自唐·白居易·池上贈(zèng)韋山人
- 舊詩多忘卻,新酒且嘗看。 -- 出自唐·白居易·無夢
- 已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shù)。 -- 出自唐·白居易·喜山石榴花開 去年自廬山移來。
- 東坡桃李種新成。 -- 出自唐·白居易·別種東坡花樹兩絕
- 小榼二升酒,新簟六尺床。 -- 出自唐·白居易·招東鄰
- 舊眷憐移疾,新吟念索居。 -- 出自唐·白居易·酬令狐留守尚書見贈(zèng)十韻
- 夕雨紅榴拆,新秋綠芋肥。 -- 出自唐·王維·田家
- 故事修春禊,新宮展豫游。 -- 出自唐·王維·奉和圣制與太子諸王三月三日龍池春禊應(yīng)制
- 前年槿籬故,新作藥欄成。 -- 出自唐·王維·春過賀遂員外藥園
- 舊里趨庭日,新年置酒辰。 -- 出自唐·王維·故太子太師徐公挽歌四首
- 遙識齊侯鼎,新過王母廬。 -- 出自唐·王維·贈(zèng)東岳焦煉師
- 暮禽先去馬,新月待開扉。 -- 出自唐·王維·留別錢起
- 嫩節(jié)留馀籜,新業(yè)出舊闌。 -- 出自唐·王維·沈十四拾遺新竹生讀經(jīng)處同諸公之作
- 言陪柏梁宴,新下建章來。 -- 出自唐·王維·奉和圣制賜史供奉曲江宴應(yīng)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