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詩句
斜在第一個字的詩句更多>>
- 斜月照簾帷,憶君和夢稀。 -- 出自五代·毛熙震·菩薩蠻·梨花滿院飄香雪
- 斜倚畫闌嬌不語,暗移梅影過紅橋,裙帶北風飄。 -- 出自清·納蘭性德·望江南·詠弦月
- 斜髻嬌娥夜臥遲,梨花風靜鳥棲枝。 -- 出自明·唐寅·美人對月
-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 -- 出自宋·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
- 斜風細雨作春寒。對尊前。 -- 出自宋·朱淑真·江城子·賞春
- 斜日更穿簾幕,微涼漸入梧桐。 -- 出自宋·晏殊·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
-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 出自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 出自宋·秦觀·滿庭芳·山抹微云
-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 出自唐·王維·渭川田家
-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 出自·王維·渭川田家
斜在第二個字的詩句更多>>
-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 -- 出自唐·劉長卿·別嚴士元
- 耿斜河,疏星殘月,斷云微度。 -- 出自·張元干·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 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 -- 出自宋·張元干·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唐··
- 日斜孤吏過,簾卷亂峯青。 -- 出自唐·李白·贈江油尉
- 渡斜煙淡月籠沙。 -- 出自宋·蘇軾·西江月·馬趁香微路遠
- 日斜鵩鳥入,魂斷蒼梧帝。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
- 燭斜初近見,舟重竟無聞。 -- 出自唐·杜甫·舟中夜雪,有懷盧十四侍御弟
- 日斜魚更食,客散鳥還來。 -- 出自唐·杜甫·課小豎鉏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穢,凈訖移床三
- 日斜枕肘寢已熟,啾啾唧唧為何人。 -- 出自唐·杜甫·狂歌行,贈四兄
斜在第三個字的詩句更多>>
- 一樹斜陽蟬更咽,曾綰灞陵離別。 -- 出自清·納蘭性德·淡黃柳·詠柳
- 才過斜陽,又是黃昏雨。 -- 出自宋·晏幾道·蝶戀花·笑艷秋蓮生綠浦
- 碧窗斜月藹深暉,愁聽寒螀淚濕衣。 -- 出自唐·張仲素·秋閨思二首
- 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如今已是愁無數。 -- 出自宋·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絲
- 蘭舟斜纜垂揚下,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 -- 出自元·白樸·得勝樂·夏
-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 出自宋·蘇軾·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 夜深斜搭秋千索,樓閣朦朧煙雨中。 -- 出自唐·韓偓·夜深 / 寒食夜
- 燕子斜陽來又去,如此江山。 -- 出自清·朱彝尊·賣花聲·雨花臺
- 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吹喬木。 -- 出自宋·辛棄疾·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 望以斜陽欲盡時,不見西飛雁。 -- 出自宋·程垓·卜算子·獨自上層樓
斜在第四個字的詩句更多>>
-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出自·林逋·山園小梅
-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 出自唐·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 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 -- 出自宋·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 把酒對斜日,無語問西風。 -- 出自宋·楊炎正·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
-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比姺g賞析 -- 出自··
-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出自··
- 一萬里,斜陽正與長安對。 -- 出自宋·蘇軾·千秋歲·島邊天外
- 俯首見斜鬟,拖霞弄修帔。 -- 出自宋·蘇軾·巫山
- 高下橫斜薄又濃,破窗疏戶苦相攻。 -- 出自宋·蘇軾·雪詩八首
- 豈意日斜庚子後,忽驚歲在巳辰年。 -- 出自宋·蘇軾·孔長源挽詞二首
斜在第五個字的詩句更多>>
-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 出自宋·曹組·驀山溪·梅
- 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天。 -- 出自唐·劉長卿·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
- “樓上北風斜卷席,湖中西日倒銜山”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 出自··
- 耳垂云幔斜鬟翠。 -- 出自宋·蘇軾·菩薩蠻·翠鬟斜幔云垂耳
- 萬重云外,斜行橫陣,才疏又綴。 -- 出自宋·蘇軾·水龍吟·露寒煙冷蒹葭老
- 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 -- 出自宋·蘇軾·南鄉子 送述古
- 浩歌暢飲,斜月低河漢。 -- 出自宋·蘇軾·戚氏·玉龜山
- )豈意日斜庚子后,忽驚歲在巳辰年。 -- 出自宋·蘇軾·孔長源挽詞二首
- 仰看微徑斜繚繞,上有行人高縹渺。 -- 出自宋·蘇軾·江上看山
斜在第六個字的詩句更多>>
- 靡蕪盈手泣斜暉,聞道鄰家夫婿歸。 -- 出自唐·魚玄機·閨怨
-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 -- 出自宋·李清照·念奴嬌·春情
-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 出自唐·崔道融·梅花
- 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 -- 出自宋·寇準·江南春·波渺渺
- 雨濕花房,風斜燕子,池閣晝長春晚。 -- 出自宋·呂渭老·選冠子·雨濕花房
-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 出自宋·宋祁·玉樓春·春景
-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 出自·杜牧·題揚州禪智寺
- “澹然空水帶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比姺g賞析 -- 出自··
- “晴山低畫浦,斜雁遠書天?!比婅b賞 -- 出自··
斜在第七個字的詩句更多>>
-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 出自唐·杜牧·山行
-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 出自清·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 征馬分飛日漸斜,見此空為人所嗟。 -- 出自唐·孟浩然·高陽池送朱二
-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 -- 出自唐·杜甫·秋興八首
- 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 出自宋·唐婉·釵頭鳳·世情薄
- 佇久河橋欲去,斜陽淚滿。 -- 出自宋·吳文英·三姝媚·過都城舊居有感
-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 出自宋·歐陽修·豐樂亭游春·其三
- 兩株桃杏映籬斜,妝點商州副使家。 -- 出自宋·王禹偁·春居雜興·兩株桃杏映籬斜
-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 出自宋·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 凄涼南浦,斷橋斜月。 -- 出自宋·房舜卿·憶秦娥·與君別
斜在第八個字的詩句更多>>
-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 出自宋·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 出自宋·晏殊·踏莎行·小徑紅稀
- 惱亂橫波秋一寸。斜陽只與黃昏近。 -- 出自宋·趙令畤·蝶戀花·卷絮風頭寒欲盡
-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 出自唐·白居易·后宮詞
-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 出自唐·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
-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 出自宋·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 黃蘆掩映清江下,斜纜著釣魚艖。 -- 出自元·關漢卿·大德歌·冬景
- 滿隄芳草不成歸,斜日畫橋煙水冷。 -- 出自清·吳翌鳳·玉樓春·空園數日無芳信
- 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 “曲水兩行排雁齒,斜橋一道蹈龍鱗。”的意思及鑒賞 -- 出自··
斜在第九個字的詩句更多>>
-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 出自唐·李商隱·落花
- 至今云雨帶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動晨鐘。 -- 出自唐·牛希濟·臨江仙·峭壁參差十二峰
- 又是春將暮,無語對斜陽。 -- 出自宋·葛長庚·水調歌頭·江上春山遠
- 社下燒錢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 出自宋·范成大·春日田園雜興
- 一年春又盡,倚杖對斜暉。 -- 出自宋·左緯·春晚
- 離別的詩句: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 出自··
- “雨暗不離濃綠樹,月斜長吊欲明天”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 出自··
- 野花妝面濕,山草紐斜齊。 -- 出自唐·李白·曉晴
- 空悵望處,一株紅杏,斜倚低墻。 -- 出自宋·蘇軾·雨中花慢·邃院重簾何處
- 我行本無事,孤舟任斜橫。 -- 出自宋·蘇軾·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遶城觀荷花,登峴山亭
斜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更多>>
-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 出自·孟浩然·過故人莊
-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 出自·杜甫·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 -- 出自·蘇軾·浣溪沙
-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 出自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樓
- 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路煙 -- 出自清·吳梅村·鴛湖曲
-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 出自唐·李商隱·日日
-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墻斜露杏花梢 -- 出自·張良臣·偶題
- 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 -- 出自·李涉·潤州聽暮角
- 官河水靜闌干暖,徙倚斜陽怨晚秋。 -- 出自宋·史達祖·鷓鴣天·衛縣道中有懷其人
- 肌玉暗消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 -- 出自宋·文天祥·滿江紅·和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幾後山妾薄命之意
斜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
-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 出自·司馬光·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
- 梯橫畫閣黃昏后,又還是、斜月簾櫳。 -- 出自宋·張先·一叢花令·傷高懷遠幾時窮
- 蕭蕭落木不勝秋,莫回首、斜陽下。 -- 出自清·納蘭性德·一絡索·過盡遙山如畫
- 夜來小雨新霽,雙燕舞風斜。 -- 出自宋·萬俟詠·訴衷情·送春
- 桑柘外秋千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 -- 出自元·盧摯·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 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 -- 出自宋·張炎·高陽臺·西湖春感
- )王孫辦作玄真子,細雨斜風不濕鷗。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書王晉卿畫山水一首而晉卿和二首
- 翠袖爭浮大白,皂羅半插斜紅。 -- 出自宋·蘇軾·西江月 坐客見和復次韻
- 珍重繡衣直指,遠煩白絹斜封。 -- 出自宋·蘇軾·馬子約送茶作六言謝之
- 朱雀橋邊,何人曾道,野草斜陽春燕飛。 -- 出自宋·辛棄疾·沁園春·我醉狂吟
斜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更多>>
- 東風吹柳日初長,雨余芳草斜陽。 -- 出自·秦觀·畫堂春·春情
-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 出自宋·蘇軾·定風波·三月七日
-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 出自宋·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 送飛鳥以極目,怨夕陽之西斜。 -- 出自唐·李白·代寄情楚詞體
-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 出自宋·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 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 -- 出自宋·蘇軾·西江月·馬趁香微路遠
- 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 -- 出自宋·蘇軾·八聲甘州 寄參寥子
- 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 出自宋·蘇軾·和秦太虛梅花
- 更把香來薰了月,卻教影去斜侵竹。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半山佳句
- 紛如斗,嬌如舞,才整整,又斜斜。 -- 出自宋·辛棄疾·上西平/金人捧露盤
斜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更多>>
- 野橋古梅獨臥寒屋角,疏影橫斜暗上書窗敲。 -- 出自元·明本·九字梅花詠
-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 出自唐·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 出自宋·王禹偁·村行
-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 出自·王禹偁·村行
- 離別的詩句:桃花記得題詩客,斜倚春風笑不休 -- 出自··
- 面旋落英飛玉蕊,人間春日初斜。 -- 出自宋·蘇軾·臨江仙·細馬遠馱雙侍女
- 系馬綠楊開口笑,傍山依約見斜暉。 -- 出自宋·蘇軾·送別
- 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 出自宋·蘇軾·少年游 潤州作,代人寄遠
- 乞與徐熙新畫樣,竹間璀璨出斜枝。 -- 出自宋·蘇軾·紅梅三首
- 乞與徐熙畫新樣,竹間璀璨出斜枝。 -- 出自宋·蘇軾·紅梅三首
斜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更多>>
-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 出自唐·劉方平·月夜
-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 出自唐·韓翃·寒食
-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 出自唐·韓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 出自·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 卻愁宴罷青娥散,揚子江頭月半斜。 -- 出自唐·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 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 -- 出自唐·雍陶·天津橋望春
-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 出自唐·王建·雨過山村
- 竹里繰絲挑網車,青蟬獨噪日光斜。 -- 出自唐·李賀·南園十三首
-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 出自唐·元稹·菊花
- 一簾紅雨桃花謝,十里清陰柳影斜。 -- 出自元··陽春曲·春景
斜在第一十五個字的詩句更多>>
- 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 -- 出自宋·張炎·高陽臺·西湖春感
- 紅影濕幽窗瘦盡春光雨余花外卻斜陽誰見薄衫低髻子還惹思量莫道不凄涼早近持觴暗思何事斷人腸曾是向他春夢里瞥遇回廊 -- 出自清·納蘭性德·浪淘沙·紅影濕幽窗
- 臨行徙倚竟日作桃源憶故人一首斜陽寂歷柴門閉。 -- 出自宋·陸游·桃源憶故人·斜陽寂歷柴門閉
- 數錢教姹女,買藥問巴賨.勻臉安斜雁,移燈想夢熊。 -- 出自唐·李賀·惱公
- 幕府省文書,醉歸接(上四下離)斜。 -- 出自宋·黃庭堅·寄耿令幾父過新堂邑作乃幾父舊治之地
- 舷低冷戛荷千柄,底{左舟右少}斜穿月半輪。 -- 出自宋·林逋·小舟
- 畫堂開處遠風涼,高卷水精簾額,襯斜陽。 -- 出自唐·張泌·南歌子·柳色遮樓暗
- 逢迎春筍柔微,凌波纖穩,誚不顧、斗斜三鼓。 -- 出自宋·呂渭老·祝英臺/祝英臺近
- 抖擻征衣,寒欺曉袂,回首銀河西未斜。 -- 出自宋·葛長庚·沁園春·客里家山
- 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 -- 出自元·王實甫·滾繡球·恨相見得遲
斜在第一十六個字的詩句更多>>
- 記繡榻閑時,并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 -- 出自清·納蘭性德·沁園春·丁巳重陽前三日
- 晚來晴頗牢,天宇碧如染,微風過林梢,斜日在山崦。 -- 出自宋·陸游·晚晴
- 愛其樹老石硬,山回路轉,高下曲直,橫斜隱見,妍媸向背各有態,遠近分毫皆可辨。 -- 出自宋·歐陽修·盤車圖
-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 出自唐·溫庭筠·憶江南·梳洗罷
- 道連三楚,天低四野,喬木依前,臨路敧斜。 -- 出自宋·周邦彥·西平樂·稚柳蘇晴
- 記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門外卓金輪,日斜人散暗銷魂。 -- 出自唐·薛昭蘊·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淚痕
- 今歲兩逢正月,準算恰成四十,歲暮日斜時。 -- 出自元·張翥·水調歌頭 己丑初度,是歲閏正月戲以自壽(
- 隔江人唱《浪淘沙》,月上梧桐影未斜。 -- 出自明·明無名氏·桃源方士詩
- 綺窗人遠,青門信杳,敘影何時,重見云斜。 -- 出自宋·方千里·西平樂·倦踏征塵
- 月頭漸黑山云{匡王換盍},雨腳更斜江路叉。 -- 出自宋·李新·普通院
斜在第一十七個字的詩句更多>>
- 翠葆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曲闌斜轉小池亭。 -- 出自宋·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 描寫思鄉的詩句:秋色雁聲愁幾許,都在斜陽 -- 出自··
- (其二)竹里繰絲挑網車,青蟬獨噪日光斜。 -- 出自唐·李賀·南園十三首
- 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朝云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 -- 出自宋·晏殊·玉樓春
- 鯉魚風急系輕舟,兩岸寒山宿雨收;一抹斜陽歸雁盡,白萍紅蓼野塘秋。 -- 出自明·唐寅·題畫師周東村之郊秋圖
- 彼吳之宮兮江之那涯,復道盤兮當高且斜。 -- 出自唐·陸龜蒙·問吳宮辭
- 早是出門長帶月,可堪分袂又經秋,晚風斜日不勝愁。 -- 出自唐·張泌·浣溪沙
- 云薄羅裙綬帶長,滿身新裛瑞龍香,翠鈿斜映艷梅妝。 -- 出自唐·毛熙震·浣溪沙
- 新愁舊恨知多少,一醉毷□[1]白眼斜。 -- 出自清·郭敏·贈芹圃
- 更懊恨、燈花無準,寫幽愫、錦織回文,小字斜封。 -- 出自宋·陳允平·塞翁吟·睡起鸞釵亸
斜在第一十八個字的詩句更多>>
- 溪邊花滿枝,百鳥帶香飛。 下有一白鷺,日斜翹石磯。 -- 出自·吳融·溪邊
- 描寫春天的詩:《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 -- 出自··
- 雷車隆隆南山陽,電光煜煜北斗傍;急雨橫斜生土香,草木蘇醒起仆僵。 -- 出自宋·陸游·喜雨
-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捻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 出自宋·秦觀·畫堂春·落紅鋪盡水平池
- 百年已是中年後,西州垂淚,東山攜手,幾個斜暉。 -- 出自宋·劉辰翁·促拍丑奴兒
- 楊花撲面,香糝一簾風,情脈脈,酒厭厭,回首斜陽暮。 -- 出自宋·張震·驀山溪·青梅如豆
- 水晶簾外東風起,卷不盡、滿庭香雪,畫闌小,斜鋪亂飐,翠苔成纈。 -- 出自宋·黃子行·花心動·誰倚青樓
斜在第一十九個字的詩句更多>>
- 補之寫生梅,至簡亦半樹;此幅獨不然,豈畫橫斜句? -- 出自宋·陸游·題施武子所藏楊補之梅
-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 出自唐·溫庭筠·夢江南·千萬恨
- 星橫參昂,梅徑月黃昏,清夢覺,淺眉顰,窗外橫斜影。 -- 出自宋·謝逸·驀山溪·霜清木落
- (《贈邵拙》,見《馬令書》)風便磬聲遠,日斜樓影長。 -- 出自唐·鄭遨·與羅隱之聯句
- 浮云飛絮無根蒂,便心歧徑,隨他念起,舉步偏斜。 -- 出自元·侯善淵·采桑子·吾輩可傷嗟
- 扶桑夜半日頭紅,不妨背手拈起一觀,決定頭斜面曲,鼻橫眼直。 -- 出自宋·釋妙倫·日本見上人請贊
- 遠道勤君屐齒迂,寄聲從此問何發,歸鴻不與斜陽盡,離恨還將落葉書。 -- 出自宋·孫應時·師守之官枉駕過龍鵠省先公墓而去二詩送之
- 鈿簧悠悠歌宛宛,鯨吸流霞恨杯淺,曲闌露寒斜月轉。 -- 出自明·張和·夜宴曲
斜在第二十個字的詩句更多>>
斜在第二十二個字的詩句更多>>
斜在第二十四個字的詩句更多>>
斜在第二十五個字的詩句更多>>
斜在第二十八個字的詩句更多>>
斜在第四十四個字的詩句更多>>
“斜”同音字
- 烲
- 渫
- 褻
- ?
- 炧
- 炨
- 獬
- 猲
- 蝎
- 噧
- 孈
- 讗
- 挾
- 挾
- 揳
- 偕
- 廨
- 械
- 瑎
- 絜
- 繲
- 薢
- 些
- 邪
- 齛
- 鞋
- 僁
- 攜
- 擕
- 攜
- 脅
- 齂
- 斜
- 縀
- 娎
- 褻
- 伳
- 偞
- 偰
- 寫
- 冩
- 劦
- 勰
- 協
- 協
- 卨
- 卸
- 嗋
- 嚡
- 垥
- 塮
- 夑
- 奊
- 媟
- 寫
- 屑
- 屟
- 屧
- 峫
- 嶰
- 徢
- 恊
- 愶
- 懈
- 拹
- 擷
- 擷
- 旪
- 暬
- 楔
- 榍
- 榭
- 歇
- 泄
- 瀉
- 洩
- 澥
- 瀉
- 瀣
- 灺
- 焎
- 熁
- 燮
- 燲
- 爕
- 祄
- 禼
- 糏
- 紲
- 絏
- 絬
- 綊
- 緤
- 緳
- 纈
- 紲
- 纈
- 缷
- 翓
- 脅
- 脇
- 脋
- 膎
- 薤
- 藛
- 蝢
- 蟹
- 蠍
- 蠏
- 衺
- 褉
- 襭
- 諧
- 謝
- 諧
- 謝
- 躞
- 邂
- 靾
- 鞢
- 鞵
- 韰
- 齘
- 齥
- 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𡗼
- 𡰢
- 𢗊
- 𢣢
- 𢥘
- 𣊓
- 𣕋
- 𣣲
- 𣬕
- 𤏻
- 𤫉
- 𦔼
- 𨼬
- 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