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在第5個字的詩句
掌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山光全在掌,云氣欲生衣。 -- 出自唐·張祜·題王右丞山水障二首
- 峰巒開一掌,朱檻幾環延。 -- 出自唐·張祜·題杭州靈隱寺
- 魯葉大如掌,吳蠶食若駿。 -- 出自宋·梅堯臣·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其五科斧
- 漢月明明掌中照,胡塵漠漠指間留。 -- 出自宋·梅堯臣·景彝率和唐崇徽公主手痕詩
- 五年黃閣掌陶甄,憂國翻成兩鬢斑。 -- 出自宋·王禹偁·獻仆射相公
- 武昌地如掌,天末入雙眸。 -- 出自宋·王禹偁·月波樓詠懷
- 天水夕郎掌貢時,禹門萬仞連云聳。 -- 出自宋·王禹偁·酬安秘丞見贈長歌
- 誰為東君掌青律,故將春日連人日。 -- 出自宋·王禹偁·和馮中戍爐邊偶作
- 回天于指掌,割地于階墀。 -- 出自宋·邵雍·觀棋大吟
- 世態逾翻掌,年光劇逝波。 -- 出自宋·邵雍·偶書
- 土田平似掌,桑柘大如槐。 -- 出自宋·邵雍·過永濟橋二首
- 如君才調,掌得玉堂詞翰。 -- 出自宋·趙長卿·感皇恩·碧水浸芙容
- 寒熊批怒掌,饑鶻下蒼拳。 -- 出自宋·宋祁·車駕出獵和丁學士
- 萬象皆歸掌,三光豈遁形。 -- 出自唐·竇庠·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時予權知岳州事)
- 諸兄相繼掌青史,第五之名齊驃騎。 -- 出自唐·李頎·送劉十(一作劉十一)
- 霽日懸高掌,寒空類削成。 -- 出自唐·張說·奉和圣制途經華岳應制
- 昔為學士掌三銓,屈指年光三十年。 -- 出自宋·寇準·判都省感懷
- 牛心與熊掌,夢寐不到口。 -- 出自宋·韓元吉·食田螺
- 不在仙人掌上盤。 -- 出自宋·劉辰翁·南鄉子·香雪碎團團
- 見秋原如掌,槍刀突出,星馳鐵騎,陣勢縱橫。 -- 出自宋·劉過·沁園春 張路分秋閱
- 同心帶舞掌中身。 -- 出自宋·張炎·浣溪沙
- 一團冰容掌上清,四面人入光中行。 -- 出自唐·鮑溶·采珠行
- 模樣偏宜掌上憐。 -- 出自宋·杜安世·浣溪沙
- 一ь楊柳掌中回。 -- 出自宋·向子諲·鷓鴣天·兩個鴛鴦波上來
- 波上精神,掌中態度。 -- 出自宋·向子諲·殢人嬌
- 劇談坐抵掌,一吐冰雪腸。 -- 出自宋·方岳·答吳尚書
- 如能在公掌,的不負明眸。 -- 出自唐·項斯·濁水求珠
- 誰跖巨靈掌,一手堙崩濤? -- 出自清·錢謙益·古詩贈新城王貽上
- 自在逍遙,掌握幽微妙趣。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人生七十
- 君方執筆掌綸誥,愿以此言聞帝聰。 -- 出自明·宋濂·灘哥石硯歌(有序)
- 六年書詔掌泥封,紫閣春深近九重。 -- 出自明·李東陽·春興(八首)
- 十年黃閣掌絲綸,共作先朝顧命臣。 -- 出自明·李東陽·木齋先生將登舟以詩見寄次韻(二首)
- 撩亂龍蛇掌上爭,罷來間掉四先生。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張良四首
- 大中天子,掌中突出,要棒便棒。 -- 出自宋·釋惟一·黃蘗斷際禪師贊
- 路坦如平掌,風傳語不書。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輦路披仙掌,帷宮拂帝蘿。 -- 出自唐·沈佺期·仙萼亭初成侍宴應制
- 秦地平如掌,層城入云漢。 -- 出自唐·沈佺期·橫吹曲辭·長安道
- 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 -- 出自漢·漢無名氏·孔雀東南飛
- 一人獨撫掌,身掛青薜蘿。 -- 出自宋·謝翱·鐵如意
- 盤露清承掌,窗風冷度紗。 -- 出自宋·周必大·慶東宮生辰二十韻
- 伊吾紛抵掌,須作根本計。 -- 出自宋·洪咨夔·送丘都承
- 富兒多鞅掌,觸事難祇承。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縉云六載掌關征,學得陽冰小篆成。 -- 出自宋·楊億·送韓永錫歸闕
- 柱下方書掌事機,深嚴侍從接論思。 -- 出自宋·楊億·次韻和昭收寄銀臺李舍人之什
- 錦繃行弄掌珠新。 -- 出自宋·石孝友·鷓鴣天·賢圣相逢信有因
- 乾坤一反掌,今古兩愁眉。 -- 出自宋·汪元量·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 飛燕雙雙掌上身。 -- 出自宋·袁去華·思佳客·飛燕雙雙掌上身
- 驚鴻宛轉掌中身。 -- 出自宋·曾覿·浣溪沙
- 雙蕊花嬌掌上身。 -- 出自宋·張元干·瑞鷓鴣·雛鶯初轉斗尖新
- 利病明諸掌,危疑儆后車。 -- 出自宋·張元干·上張丞相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