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掌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時清縱未經筵召,歲晚寧無掌故來。 -- 出自宋·劉克莊·題馀干姚三錫書鈔
- 即今未勸邇英講,他日應煩掌故求。 -- 出自宋·劉克莊·天臺楊景清以所進春秋發微示余輒題小詩其后
- 無限江南好山水,庵摩勒果掌中看。 -- 出自宋·曾幾·疏山一覽亭
- 莫因閩粵皋蘆葉,卻厭神仙掌上芽。 -- 出自宋·周必大·邦衡侄季懷亦惠二詩再次韻二首一頌其叔侄之
- 濁水難攀清路塵,偶曾先后掌絲綸。 -- 出自宋·周必大·邦衡置酒出小鬢予以官柳名之聞邦衡近買婢名
- 二紀計偕勞筆研,一朝宣入掌絲綸。 -- 出自唐·韓偓·與吳子華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懷恩敘懇因成…兼
- 子山詞賦動南朝,近佐名卿掌玉條。 -- 出自宋·楊億·大理徐寺丞元榆知越州諸暨縣
- 兩掖深沉大帝居,紫微西省掌泥書。 -- 出自宋·楊億·省中當直即事書懷兼簡閣長李舍人
- 搔首故園心欲斷,少陵賴有掌中杯。 -- 出自宋·劉子翚·至日
- 華陽老仙海上來,五湖吐納掌中杯。 -- 出自元·楊維楨·花游曲
- 縱使軒亭無恙,亦取山靈抵掌,猿鶴怨移書。 -- 出自元·姚燧·水調歌頭 幽居
- 黃河一線通滄海,身在仙人掌上行。 -- 出自明·何景明·送韓汝慶還關中
- 日月每從肩上過,山河長在掌中看。 -- 出自唐·李忱·百丈山
- 寰區有主權兵器,風月無人掌桂香。 -- 出自唐·齊己·亂后江西過孫魴舊居因寄
- 沈醉盡扶紅袖,不管風搖仙掌,零露濕輕裘。 -- 出自宋·李彌遜·水調歌頭·白發閩江上
- 宦意請看頭上雪,杯行且覆掌中荷。 -- 出自宋·林季仲·次韻追和錢穆父內翰勰趙伯堅大卿令鑠游潁湖
- 正信風流不辱親,高文還稱掌絲綸。 -- 出自宋·胡寅·子正生日以黃柑為壽
- 不負此花惟有醉,殷勤且覆掌中杯。 -- 出自宋·吳芾·再和二首
- 點檢枝頭春已來,不應辜負掌中杯。 -- 出自宋·吳芾·寄韓子云二首
- 縱有萬鐘非我事,何如且覆掌中杯。 -- 出自宋·吳芾·城上初作新亭猶未名也邦人哄然稱為三槐殊不
- 報政寧需外庸訖,遄歸清禁掌絲綸。 -- 出自宋·李洪·送仲彌性赴蘄水
- 上有甘公古祠宇,節制洪流掌風雨。 -- 出自宋·李泳·題甘將軍廟卷雪樓
- 擢處螭坳寵數新,果然百日掌絲綸。 -- 出自宋·樓鑰·送鄭惠叔尚書守建寧
- 喜色忽看眉上見,霜華應向掌中多。 -- 出自宋·虞儔·和探菊南坡
- 連峰疊嶂擁崢嶸,個里誰知掌樣平。 -- 出自宋·李壁·留題東屯詩四首
- 遠水長空一色,風順波平如掌,雁序際天游。 -- 出自宋·李曾伯·水調歌頭·行客送行客
- 試從沙渚入荊城,十里金堤掌樣平。 -- 出自宋·李曾伯·簡項仲宗游亭皋
- 窗前最是關情處,拾片殷嗅掌心。 -- 出自宋·潘牥·落梅
- 點枯骨,立成形,信道天梯似掌平。 -- 出自唐·呂巖·敲爻歌
- 風流不減庭前玉,愛惜真如掌上珠。 -- 出自宋·胡于·鷓鴣天·楚楚吾家千里駒
- 十姓胡中第六胡,也曾金闕掌洪爐。 -- 出自·***·盧發
- 別我已為泉下土,思君猶似掌中珠。 -- 出自唐·楊虞卿·過小妓英英墓
- 已見差肩趨翰苑,更期連步掌臺衡。 -- 出自唐·金厚載·和主司王起
- 坐為羽獵車中相,飛作君王掌上身。 -- 出自唐·徐夤·寄天臺陳希畋
- 姜牙兆寄熊羆內,陶侃文成掌握間。 -- 出自唐·徐夤·賀清源太保王延彬
- 畫球輕蹴壺中地,彩索高飛掌上身。 -- 出自唐·裴說·句
- 避寵怕聞調鼎鼐,愛閑專喜掌圖書。 -- 出自宋·李昉·輒歌盛美寄秘閣侍郎
- 因思南國巾箱學,愿入蘭臺掌握中。 -- 出自唐·徐鉉·和復州李太保酬筆
- 韶光今已輸先手,領得蠙珠掌上看。 -- 出自唐·吳圓·答李曜
- 為照齊王門下丑,何如漢帝掌中輕。 -- 出自唐·張南容·靜女歌
- □□蓮花山頭飯,黃精仙人掌上經。 -- 出自唐·吳清妻·仙詩五首
- 金粟柱移箏上雁,玉蓮杯舉掌中醪。 -- 出自·袁華·無題擬李商隱(四首)
- 醺醺酩酊乘風舞,恣神怡、鼓掌歌吟。 -- 出自元·王吉昌·風入松·乾坤爻變括天心
- 不分昭陽趙飛燕,漢皇夸是掌中身。 -- 出自宋·宋白·宮詞
- 語得必傳天上事,摘來真是掌中身。 -- 出自宋·宋白·牡丹詩十首
- 隱隱江城玉漏催,勸君須盡掌中杯。 -- 出自明·張靈·對酒
- 寶馬平馳過夕陰,飛丸遙墮掌中金。 -- 出自明·徐禎卿·羽林少年行
- 殘胡失馭走群雄,人物爭歸掌握中。 -- 出自宋·劉宰·挽京口使君豐郎中十首
- 膽似子龍身里滿,體如飛燕掌中輕。 -- 出自宋·艾性夫·贈繩伎
- 玉臺已碎懷中鏡,明月還沉掌上珠。 -- 出自清·錢秉鐙·傷心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