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掌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 出自唐·杜甫·小至
- 十方三界世尊面,都在東坡掌握中。 -- 出自宋·蘇軾·送佛面杖與羅浮長老
- 走筆往來盈卷軸,除官遞互掌絲綸。 -- 出自唐·白居易·余思未盡加為六韻重寄微之
- 莫學爾兄年十五,蹉跎始得掌絲綸。 -- 出自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懷
- 自笑形骸紆組綬,將何言語掌絲綸? -- 出自唐·白居易·登龍尾道南望憶廬山舊隱
- 老病真慚天下士,窮愁強覆掌中杯。 -- 出自宋·陸游·晚登千峰榭
-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 出自唐·杜牧·遣懷
- 北方立爭人長九寸,開口抵掌更笑喧。 -- 出自唐·柳宗元·雜曲歌辭·行路難三首
- 濁水污泥清路塵,還曾同制掌絲綸。 -- 出自唐·韓愈·酒中留上襄陽李相公
- 拾得落英才一掬,春風苦向掌中吹。 -- 出自宋·楊萬里·二月望日勸農既歸散策郡圃二首
- 雨露晚從天上落,芝蘭親見掌中新。 -- 出自宋·楊萬里·題浩然李致政義概堂
- 紫錦香囊金屑暖,翠羅舞袖掌文寒。 -- 出自宋·楊萬里·紫牡丹二首
- 南山含雨眉俱潤,西湖映日掌同平。 -- 出自明·唐寅·登吳王郊臺作
- 尋常得對論邊事,委曲承恩掌內兵。 -- 出自唐·張籍·贈趙將軍
- 長笛誰能亂愁思,呼兒且覆掌杯。 -- 出自宋·文天祥·胡笳曲·十一拍
- 開函捧之光乃發,阿修羅王掌中月。 -- 出自唐·盧綸·棲巖寺隋文帝馬腦盞歌
- 鍾陵醉別十余春,重見云英掌上身。 -- 出自唐·羅隱·贈妓云英
- 蘄水蒼生莫相羨,早看歸去掌絲綸。 -- 出自唐·羅隱·送蘄州裴員外
- 鐘陵醉別十余春,重見云英掌上身。 -- 出自唐·羅隱·偶題(一題作嘲鐘陵妓云英)
- 眼見枝頭開數蕊,春風自我掌中來。 -- 出自宋·戴復古·得早梅一枝攜訪酒家
- 行旅居家無異致,開懷且覆掌中杯。 -- 出自元·王冕·偶成 其四
- 歸去神霄朝玉帝,依前命我掌風雷。 -- 出自宋·白玉蟾·曲肱詩二十首
- 名滿四方今老矣,請歸玉府掌西曹。 -- 出自宋·白玉蟾·送彭侍晨
- 滿室神光夜欲闌,靈丹吐出掌中看。 -- 出自宋·白玉蟾·贊歷代天師·第十代諱子祥字鱗伯
- 九天玄女說兵法,風云鳥蛇掌上排。 -- 出自明·劉基·上云樂
- 愁鴻連翾蠶曳絲,颯遝明珠掌中移。 -- 出自唐·陳陶·獨搖手
- 黃金作盤銅作莖,晴天白露掌中擎。 -- 出自唐·王翰·相和歌辭·蛾眉怨
- 六里山中謫宦身,歸來無路掌絲綸。 -- 出自宋·王禹偁·幕次閑吟
- 更愛枝頭弄金縷,異時相對掌絲綸。 -- 出自宋·王禹偁·芍藥詩
- 休嘆貳車如竹葦,須知百日掌絲綸。 -- 出自宋·王禹偁·贈禮部宋員外閣老
- 吾君正是興文教,不日徵歸掌綸誥。 -- 出自宋·王禹偁·酬安秘丞見贈長歌
- 一方各對眉新月,何日重尋掌故花。 -- 出自當代·錢鐘書·十月六日夜得北平故人書
- 雖云四十無祿位,曾與大軍掌書記。 -- 出自唐·李頎·別梁锽
- 似聞玉座詢名字,會伏青蒲掌白麻。 -- 出自宋·韓元吉·送沈信臣赴試南宮五首
- 風流合是階除玉,愛惜真成掌上珠。 -- 出自宋·張孝祥·鷓鴣天·楚楚吾家千里駒
- 臺高帳暖春寒薄,金縷輕身掌中托。 -- 出自明·解縉·怨歌行(亦見王虛舟集)
- 龍光寺里只孤僧,玄武湖如掌樣平。 -- 出自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 特未可知天下事,斷無相負掌中杯。 -- 出自宋·方岳·用韻簡趙尉無牡丹
- 草木殘生顱鑄鐵,蟲豸凝寒掌作冰。 -- 出自當代·金庸·破陣子·千里茫茫若夢
- 林間疏網落蜘蛛,正向連蜷掌中墮。 -- 出自明·李東陽·題畫(二首)
- 一點文星隱天闕,女郎捧得掌中珠。 -- 出自宋·陳普·姚氏生男歌
- 事在兩疏心眼裹,身居石顯掌握中。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元帝
- 入草親尋草裹人,重重有路掌中平。 -- 出自宋·釋安永·頌古三十一首
- 大機磅礴,大用縱橫,要掌便掌。 -- 出自宋·釋惟一·黃蘗斷際禪師贊
- 鳳歷三元胸次具,龍圖八卦掌中翻。 -- 出自宋·曾豐·贈陰陽家邱明遠
- 目成霄漢星前石,腸斷驪駒掌上人。 -- 出自宋·晁說之·落花學義山
- 有時醉中畫梅竹,漚鈞只在掌握間。 -- 出自宋·謝枋得·贈畫梅吳雪塢
- 兵去未妨行酒令,印收不礙掌詩權。 -- 出自宋·劉克莊·書第二考
- 誰向淹中起綿蕝,何曾閣下掌絲綸。 -- 出自宋·劉克莊·挽禮侍中舍朔齋劉公三首
- 篋藏有物為呵護,巾襲令兒掌鑰扃。 -- 出自宋·劉克莊·書畫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