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在第10個字的詩句
掌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白菘類羔豚,冒土出蹯掌。 -- 出自宋·蘇軾·雨后行菜圃
- 使君欲春游,浚沼役千掌。 -- 出自宋·蘇軾·許州西湖
- 平生惟一子,抱負珠在掌。 -- 出自宋·蘇軾·京師哭任遵圣
- 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 -- 出自先秦·詩經·北山
- 藥纂西極名,兵流指諸掌。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
- 江水細如繩,湓城小于掌。 -- 出自唐·白居易·登香爐峰頂
- 若比世路難,猶自平于掌。 -- 出自唐·白居易·初入太行路
- 新樹低如帳,小臺平似掌。 -- 出自唐·白居易·小臺
- 賜食金盤出寶閨,玄熊掌映紫駝蹄。 -- 出自宋·陸游·初夏
- 夢行黃河濱,云開見仙掌。 -- 出自宋·陸游·北望
- 夢行河潼間,初日照仙掌。 -- 出自宋·陸游·丙午十月十三夜夢過一大冢傍人為余言此荊軻
- 取之難梯天,失之易反掌。 -- 出自唐·杜牧·感懷詩一首 時滄州用兵。
- 解教天上念奴羞,不怕掌中飛燕妒。 -- 出自宋·柳永·木蘭花/玉樓春
- 銀云櫛櫛瑤殿明,宮門掌事報一更。 -- 出自唐·李賀·秦王飲酒
- 振臂猶堪呼一擲,爭知掌下不成盧。 -- 出自唐·劉禹錫·樂天寄重和晚達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 塵污腰間青襞綬,風飄掌下紫游韁。 -- 出自唐·劉禹錫·秘書崔少監見示墜馬長句,因而和之
- 開門見太華,朝日映高掌。 -- 出自唐·岑參·潼關使院懷王七季友
- 蓮花峰頭飯黃精,仙人掌上演丹經。 -- 出自唐·岑參·贈西岳山人李岡
- 牢落公車待詔時,白頭掌故更棲棲。 -- 出自宋·秦觀·陳用之學士挽詞
- 棄置勿復論,通塞如反掌。 -- 出自宋·秦觀·山陽阻淺
- 小劫不逾瞬,大千若在掌。 -- 出自唐·柳宗元·法華寺石門精舍三十韻
- 只有謫仙留句處,春風掌管拂蛛煤。 -- 出自宋·楊萬里·登鳳凰臺
- 門外日如焚,屏間雪如掌。 -- 出自宋·楊萬里·題無訟堂屏上袁安臥雪圖
- 簏讀兵書盡冥搜,為君掌上施權謀,洞曉山川無與儔。 -- 出自唐·王昌齡·箜篌引
- 古來苦樂之相倚,近于掌上之十指。 -- 出自唐·元稹·苦樂相倚曲
- 報國丹心何似,夢中抵掌掀髯。 -- 出自宋·范成大·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以自嘲
- 貪向爐中煨榾柮,懶從掌上看庵摩。 -- 出自宋·范成大·北山堂開爐夜坐
- 已報主林催市柳,仍從掌故問山茶。 -- 出自宋·范成大·十二月十八日海云賞山茶
- 仆夫有好語,沙平路如掌。 -- 出自宋·范成大·新嶺
- 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 出自唐·王建·宮詞
- 崖傾景方晦,谷轉川如掌。 -- 出自唐·韋應物·藍嶺精舍
- 舟輕通縈紆,棧墮阻指掌。 -- 出自唐·皮日休·苦雨中又作四聲詩寄魯望·平上聲
- 深秋上滄江,遠水平如掌。 -- 出自宋·黃庭堅·送吳彥歸番陽
- 愚死智亦擒,臨食抵吾掌。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竹(鼠卯)
- 手弄寶珠珠欲飛,握入掌中拳五爪。 -- 出自宋·戴復古·毗陵天慶觀畫龍自題姑蘇羽士李懷仁醉筆詩呈
- 作詩勉同志兮欲倩仙掌摩丹崖,我醉揮椽筆兮大書特書而留題。 -- 出自宋·白玉蟾·武夷歌
- 九卿有命不愁晚,朱邑掌年是嗇夫。 -- 出自宋·梅堯臣·許生南歸
- 討情不負齊安郡,杜牧掌年與我齊。 -- 出自宋·王禹偁·殘句:討情不負齊安郡
- 無怨可低眉,有歡能抵掌。 -- 出自宋·邵雍·代書戲祖龍圖
- 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盜跖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 -- 出自元·關漢卿·滾繡球·有日月朝暮懸
- 范侯驚側耳,李令笑抵掌。 -- 出自宋·晁補之·和關承議彥遠水樂
- 炎爐與死灰,相去如反掌。 -- 出自宋·張耒·有感三首
- 我行陳許郊,千里平若掌。 -- 出自宋·張耒·西華道中
- 多把沈檀配龍麝,宮中掌浸十香油。 -- 出自唐·和凝·宮詞百首
- 馮軒縱遐矚,萬象歸一掌。 -- 出自宋·韓維·次韻和崔朝散西湖避暑
- 綠荷十里吐秋香,湖水掌平如鏡。 -- 出自宋·葛長庚·酹江月/念奴嬌
- 援其性命,出自太原公,掌元初,成圓相,踏碎根源路。 -- 出自元·馬鈺·心月照云溪 繼重陽韻
- 蘚色青染足,藥花大如掌。 -- 出自明·宋濂·游覽雜賦(三首)
- 應是仙君老僮仆,當時掌客意猶勤。 -- 出自宋·蘇洵·仙都山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