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在第5個字的詩句
承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 出自唐·韋莊·長安清明
-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 -- 出自唐·張祜·集靈臺·其二
- 當時待詔承明里,皆道揚雄才可觀。 -- 出自唐·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見贈
- 要知西掖承平事,記取劉郎種竹初。 -- 出自宋·蘇軾·次韻劉貢父西省種竹
- 君方論道承華勛,我亦旗鼓嚴中軍。 -- 出自宋·蘇軾·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
-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 出自先秦·詩經·鹿鳴
- 于嗟乎,不承權輿。 -- 出自先秦·詩經·權輿
- 宮草微微承委佩,爐煙細細駐游絲。 -- 出自唐·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掖門在兩旁如人之臂掖
- 用爾為幾,承吾臂支吾頤而已矣。 -- 出自唐·白居易·三謠·蟠木謠
- 性疏豈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濟事難。 -- 出自唐·白居易·初罷中書舍人
- 紫微星北承恩去,青草湖南稱意無? -- 出自唐·白居易·醉送李協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
- 昔曾對作承華相,今復連為博望賓。 -- 出自唐·白居易·贈皇甫賓客
- 后庭玉樹承恩澤,不信年華有斷腸。 -- 出自唐·李商隱·柳
- 侯家但詫承恩澤,豈識山廚苦虀? -- 出自宋·陸游·初夏
- 生當京國承平日,仕及皇家再造時。 -- 出自宋·陸游·初拜再領祠宮之命有感
- 日長別殿承恩稀,旱昃猶聞親萬機。 -- 出自宋·陸游·妾命薄
- 鳳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 出自先秦·屈原·離騷
- 鳳凰翼其承旗兮,遇蓐收乎西皇。 -- 出自先秦·屈原·遠游
- 漏長送佩承明廬,倡樓嵯峨明月孤。 -- 出自唐·李賀·夜來樂
- 汴州忽復承平事,正月看燈戶不扃。 -- 出自唐·劉禹錫·客有話汴州新政書事寄令狐相公
- 二南風化承遺愛,八詠聲名躡后塵。 -- 出自唐·劉禹錫·赴蘇州酬別樂天
- 當今睿孫承圣祖,岳神望幸河宗舞。 -- 出自唐·劉禹錫·平齊行二首
-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 出自清·曹雪芹·好了歌注
- 載揚于雅,承天之嘏。 -- 出自唐·柳宗元·貞符
- 當時誰是承恩者,肯有余波達鬼村。 -- 出自唐·溫庭筠·題李衛公詩二首
- 重陽蜜餌承班詔,西苑璆樽輟泛花。 -- 出自宋·晏殊·次韻和史館呂相公九日偶成
- 豈似滿朝承雨露,共看傳賜出青冥。 -- 出自唐·韓愈·和水部張員外宣政衙賜百官櫻桃詩
- 戎服上趨承北極,儒冠列侍映東曹。 -- 出自唐·韓愈·奉和庫部盧四兄曹長元日朝回
- 明日駕回承雨露,齊將萬歲及春風。 -- 出自唐·韓翃·扈從郊廟因呈兩省諸公
- 已遣伯禽承大統,更扳公旦覲諸侯。 -- 出自近代·王國維·頤和園詞
- 別有玉杯承露冷,留共君看。 -- 出自宋·范成大·浪淘沙·黯淡養花天
- 語多更覺承恩澤,數對君王憶隴山。 -- 出自唐·王建·宮詞
- 久為侍子承恩重,今佐使臣銜命歸。 -- 出自唐·張籍·送金少卿副使歸新羅
- 重著青衫承詔命,齊趨紫殿異班行。 -- 出自唐·張籍·同將作韋二少監贈水部李郎中
- 生涯豈料承優詔,世事空知學醉歌。 -- 出自唐·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 中有重臣承霈澤,外無輕虜犯旌旗。 -- 出自唐·盧綸·送史兵曹判官赴樓煩
-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 出自唐·盧綸·裴給事宅白牡丹(一作裴潾詩)
- 吾言有師承,可信如斗杓。 -- 出自宋·黃庭堅·招子高二十二韻兼簡常甫世弼
- 我學少師承,坎井可窺底。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秦覯過陳無己書院觀鄙句之作
- 歸去天心承雨露,雙魚來報舊賓僚。 -- 出自宋·黃庭堅·送曹黔南口號
- 結木如巢,承之以簀,沉之水中,以浮識其處,方舟載兩輪挽而出之,漁人謂之車浮。 -- 出自宋·蘇轍·車浮〈并序〉
-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 出自唐·盧照鄰·長安古意
- 蘭膏明燭承夜暉。 -- 出自南北·鮑照·代白纻舞歌詞
- 學士賦詩承賜宴,內官傳道首緋來。 -- 出自元·王冕·紅梅 其四
- 漢家四海承平久,何必區區論賈生。 -- 出自元·王冕·會友
- 扶起綠荷承早露,驚回白鳥入殘陽。 -- 出自唐·司空圖·華下
- 非君厭薄承明直,天子方今重治人。 -- 出自宋·司馬光·送晁校理知懷州
- 皇家駿命承蒼穹,烝民這杰生維嵩。 -- 出自宋·司馬光·謝始平公以近詩一卷賜示
- 況為飲具承歡娛,未必蟠根勝珠玉。 -- 出自宋·司馬光·癭盆
- 中令園陪承相游,百分勸酒不須愁。 -- 出自宋·司馬光·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