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承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誰分去來鄉國事,凄然,曾是承平兩少年。 -- 出自清·陳洵·南鄉子·己巳三月自郡城歸鄉過區菶吾西園話舊
- 霰雪紛其無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 出自先秦·屈原·九章
- 晚遇斯須何足云,君方論道承華勛。 -- 出自宋·蘇軾·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
- 故舊相望在三事,愿君莫厭承明廬。 -- 出自唐·王維·苑舍人能書梵字兼達梵音,皆曲盡其妙,戲為
- 平時不喜入城府,況肯自屈承明廬! -- 出自宋·陸游·寄題龔立道昆山棲閑堂
- 平生空讀萬卷書,白首不識承明廬。 -- 出自宋·陸游·聞鼓角感懷
- 開元天子千秋節,戚里人家承露囊。 -- 出自宋·王安石·拒霜花
- 長鬟如云衣似霧,錦茵羅薦承輕步。 -- 出自唐·劉禹錫·泰娘歌
- 忽驚元和十二載,重見天寶承平時。 -- 出自唐·劉禹錫·平蔡州三首
- 今日陪游清洛苑,昔年別入承明廬。 -- 出自唐·劉禹錫·兩如何詩謝裴令公贈別二首
- 妾心秪作專房地,別人亦有承恩意。 -- 出自宋·楊萬里·行路難五首
- 倡為社倉首建溪,肝江吳札承君師。 -- 出自宋·楊萬里·寄題南城吳子直、子常上舍兄弟社倉
- 玄宗愛樂愛新樂,梨園弟子承恩橫。 -- 出自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華原磬
- 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 出自唐·李紳·南梁行
- 香醉山中夏木陰,來禽磊磊承風霧。 -- 出自宋·黃庭堅·南山羅漢贊十六首
- 便浮天漢泊星渚,回首笑君承露盤。 -- 出自唐·陸龜蒙·上云樂
- 兒女無個肯替,到頭來、獨自承當。 -- 出自宋·無名氏·滿庭芳·昨日花開
- 最好鰲頭攀盛事,只今鶴發承殊渥。 -- 出自宋·無名氏·滿江紅·萱草堂開
- 袞龍登廟游仙闕,億萬載尊承。 -- 出自宋·無名氏·導引·中興四葉
- 到郡紛然因事物,舊守數易承蔽藏。 -- 出自宋·梅堯臣·得王介甫常州書
- 我逢圣代自多難,謾夸三入承明廬。 -- 出自宋·王禹偁·還楊遂蜀中集
- 寶環纖手捧更飛,翠羽輕裾承不著。 -- 出自唐·楊巨源·楊花落
- 先祝圣人壽萬年,復禱宜家承百祿。 -- 出自唐·張說·安樂郡主花燭行
- 何低何高何後先,一一盡解承春笑。 -- 出自宋·王令·東園贈周翊
- 夢乘虛空謁帝所,砆礩象柱承瓊榱。 -- 出自宋·王令·甲午雪
- 與公剩貯為霖水,不羨宮門承露仙。 -- 出自宋·陳與義·某竊慕東坡以鐵拄杖為樂全生日之壽今以大銅
- 時平合第從臣頌,請君早上承明廬。 -- 出自宋·韓元吉·李編修器之惠詩卷
- 笑殺牡丹正午,離披不任看承。 -- 出自宋·劉辰翁·清平樂·深紅半面
- 疇昔通家事契,只今寸鎮交承。 -- 出自宋·張孝祥·西江月·疇昔通家事契
- 呼兒稍稍出珍玩,癭器礧砢承枯株。 -- 出自宋·韓維·答崔象之見謝之作
- 營營青蠅集于房,金鑾不復承龍光。 -- 出自明·宋濂·題李太白觀瀑布圖
- 泗濱浮石豈不好,怊悵上方承眷時。 -- 出自宋·晁說之·詩一首
- 燕王愛賢筑金臺,四方豪俊承風來。 -- 出自唐·李涉·六嘆(集已載三首)
- 守玄老死天祿閣,巧宦三入承明庭。 -- 出自宋·洪咨夔·次韻子有賦著圖書所
- 豪宗貴倖矜意氣,半言主者承其頤。 -- 出自宋·蔡襄·四賢一不肖詩·右范希文
- 百篇因之奏帝傍,帝賁文美承恩光。 -- 出自宋·陳郁·得琴硯古雅堂
- 眉端聞說點微黃,應捧金牋承密詔。 -- 出自宋·陳郁·壽黃復庵
- 第有神馳招隱館,久無夢到承明廬。 -- 出自宋·葛立方·鹽倉作呈叔能同官
- 此地龜文符古識,盛觀略與承平同。 -- 出自宋·黃公度·和汪端中陪府君游東湖
- 相逢他事不發語,醉面徹日承溪風。 -- 出自宋·劉子翚·次韻茂元獨速歌
- 誰令金印入魂夢,平章六字承君恩。 -- 出自宋·王之道·贈淮西運干徐迫遠
- 玉立明光,才業冠倫,漢歷方承休運。 -- 出自宋·曾覿·燕山亭·玉立明光
- 莫把杏花輕比,怕杏花、不敢承當。 -- 出自宋·周密·滿庭芳·玉沁唇脂
- 晉王床前受顧命,賴有亞子承箕裘。 -- 出自元·楊維楨·老奴
- 歸來牛馬驚里閭,低眉仰面承妻孥。 -- 出自元·楊維楨·乞墦詞
- 公當緩帶名三鎮,懸赤繼軫承保釐。 -- 出自宋·王拱辰·耆英會詩
- 坐茵未暖氈氍毹,詔歸還直承明廬。 -- 出自宋·強至·送王賓玉
- 后車聊載高陽徒,行復持被承明廬。 -- 出自宋·吳則禮·知府毛公顯謨以詩寵還書軸謹次嚴韻以敘拳拳
- 瑤磩桂楹香才濃,貴人罷直承明宮。 -- 出自宋·李新·王中玉生辰
- 二百年來,撫四海安樂,六服承德。 -- 出自宋·曹勛·念奴嬌·五門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