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在第7個字的詩句
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驪山信有無雙手,野老寧知第一機(jī)。 -- 出自宋·釋寶曇·和棋
- 苦無棲泊處,擺手出長安。 -- 出自宋·釋崇岳·頌古二十五首
- 定光金地遙招手,智者江陵暗點(diǎn)頭。 -- 出自宋·釋崇岳·頌古二十五首
- 有時鬧里聊伸手,意在鉤頭不在星。 -- 出自宋·釋崇岳·送化主
- 開口不見齒,伸手不見掌。 -- 出自宋·釋從瑾·頌古三首
- 收放若為邇羿手,控弦傍助亦徒勞。 -- 出自宋·釋大觀·頌古十七首
- 尚馀窮相一雙手,要向諸方癢處爬。 -- 出自宋·釋道沖·丙辰年別龜峰曹源和尚
- 不知誰有神仙手,折取峰頭十丈蓮。 -- 出自宋·釋道謙·頌古七首
- 李將軍本穿楊手,誤向南山射石頭。 -- 出自宋·釋法薰·送圭士庵歸蜀
- 好手手中夸好手,午年常住一朝僧。 -- 出自宋·釋法薰·斷臂僧復(fù)田業(yè)
- 付與趙州呈好手,拈來覿面便翻身。 -- 出自宋·釋慧方·頌古三十八首
- 無星秤在當(dāng)人手,斤兩都盧在里頭。 -- 出自宋·釋慧方·頌古三十八首
- 莫怪無門施毒手,揭翻腦蓋頂門開。 -- 出自宋·釋慧開·頭袖
- 寬著肚皮急叉手,鑊湯里面翻筋斗。 -- 出自宋·釋慧開·餛鈍
- 等閑伸出擎天手,撥轉(zhuǎn)如來正法輪。 -- 出自宋·釋慧開·又道裝相贊
- 身披粗布伽梨,手把大木槵子。 -- 出自宋·釋慧空·頌古
- 發(fā)足指乳峰,赤手探虎穴。 -- 出自宋·釋慧空·送復(fù)上人之雪竇
- 十五日已后,背手抽金鏃,翻身控角弓。 -- 出自宋·釋慧性·偈頌一百零一首
- 老夫不惜操刀手,生捉歸來活剝皮。 -- 出自宋·釋慧遠(yuǎn)·偈頌一百零二首
- 絲綸掣斷雙關(guān)手,抉出驪龍眼裹沙。 -- 出自宋·釋慧遠(yuǎn)·偈頌一百零二首
- 平地放開縛虎手,等閑迸出攔胸拳。 -- 出自宋·釋慧遠(yuǎn)·禪人寫師真請贊
- 圓悟室中遭毒手,為人揮起迸心拳。 -- 出自宋·釋慧遠(yuǎn)·禪人寫師真請贊
- 傍提正按低叉手,獨(dú)掇單提高打躬。 -- 出自宋·釋慧遠(yuǎn)·禪人寫師真請贊
- 投機(jī)會有揮斤手,碧瓦朱甍翠插天。 -- 出自宋·釋慧遠(yuǎn)·東陽光化士乞頌
- 會須別有拿云手,指出威音那畔人。 -- 出自宋·釋慧遠(yuǎn)·洪秀才乞頌
- 幸有觀音玉環(huán)手,何勞更誦夢熊詩。 -- 出自宋·釋慧遠(yuǎn)·錢知縣祈嗣求頌
- 絲綸掣斷雙關(guān)手,抉出驪龍眼裹沙。 -- 出自宋·釋慧遠(yuǎn)·船子和尚贊
- 賦比須還造樓手,大蘇小杜相先后。 -- 出自宋·釋居簡·白蘋洲新樓曰溪山偉觀
- 寒山逢拾得,把手話來由。 -- 出自宋·釋妙倫·偈頌八十五首
- 須向強(qiáng)中呈好手,虛空打碎劫初看。 -- 出自宋·釋明辯·頌古三十二首
- 大解脫門開,把手拽不入。 -- 出自宋·釋普濟(jì)·偈頌六十五首
- 斬關(guān)豈非搴旗手,枉有虛名落漢中。 -- 出自宋·釋普巖·頌古十首
- 豈要共出一雙手,只教喚著沙彌來。 -- 出自宋·釋如珙·頌古四十五首
- 髼頭寒拾翁,拍手笑不已。 -- 出自宋·釋如珙·偈頌二十首
- 盡教四海弄潮手,徹底窮淵輥一遭。 -- 出自宋·釋如凈·偈頌二十五首
- 棒頭挑起葫蘆,手里伸出缽盂。 -- 出自宋·釋如凈·泉大道贊
- 聊把一麾施老手,便教千里作津梁。 -- 出自宋·釋若芬·壽傅守
- 持節(jié)暫閒寧袖手,為君畫策射天狼。 -- 出自宋·釋善珍·呈傅左司
- 直須分付丹青手,畫出清明二月天。 -- 出自宋·釋紹嵩·郊行
- 卻須袖取經(jīng)綸手,深入蘆花作釣翁。 -- 出自宋·釋紹嵩·贈郎德父
- 約齋妙出春風(fēng)手,子美無情為發(fā)揚(yáng)。 -- 出自宋·釋紹嵩·游張園觀海裳戲作
- 相承不是屠龍手,只作三文補(bǔ)履錐。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
- 入荒田不揀,信手拈來草。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
- 誰知袖隱屠龍手,卻把蒿枝箭策勛。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
- 古今鼎鼐調(diào)羹手,幼學(xué)誰人不順朱。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
- 想應(yīng)新整乾坤手,多帶堯風(fēng)舜日來。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
- 丑惡既乖張,佛手難遮掩。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 等閑落在名醫(yī)手,貴賤無非是藥材。 -- 出自宋·釋紹曇·頌古五十五首
- 抱璞尋爐鎚,巧手難施設(shè)。 -- 出自宋·釋紹曇·舜待者以拙自處請語為警
- 窮一色邊須撒手,且無玄路與人行。 -- 出自宋·釋紹曇·雪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