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在第7個字的詩句
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青山白云落吾手,春天夢斷章臺柳。 -- 出自宋·方回·次韻仁近訝約予不至
- 縉笏可須煩左手,年年留取剩持螯。 -- 出自宋·方回·閒書二首
- 每驚世事如翻手,難保人生不負心。 -- 出自宋·方回·閒書二首
- 右手拄我杖,左手一仆扶。 -- 出自宋·方回·歲除夜過白土市不宿夜幾失道田家地臥四十韻
- 得諸苦心熟在手,郢人斤斧由基射。 -- 出自宋·方回·野趣居士楊公遠令其子依竹似孫為予寫真贈以
- 凈洗長安遮日手,更容塵土到冠纓。 -- 出自宋·方回·清江濯手
- 老天機軸無停手,忙織千葩染萬紅。 -- 出自宋·方蒙仲·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 竹謂高將軍,汝手污吾足。 -- 出自宋·方蒙仲·此君室
- 借問城中推妙手,誰能寫得使君心。 -- 出自宋·方慎言·句
- 一生甘作扶梨手,萬變寧移抱甕心。 -- 出自宋·扶杖夫·句
- 獨幸親逢陶謝手,每觀一字并華星。 -- 出自宋·傅察·和鮑守次韻林德祖十四首
- 王謝由來多大手,何劉那得比斯人。 -- 出自宋·傅察·次韻任伯仲均父詩和唐英之什
- 去時萱始華,執手淚如雨。 -- 出自宋·高吉·胡不歸二首
- 平生好太玄,握手忘汝爾。 -- 出自宋·高吉·試長沙胡邦明墨
- 從來從庇天下手,乃在茅棟茨檐人。 -- 出自宋·高斯得·題趙致道茅齋
- 更憐貧家女,束手看蠶饑。 -- 出自宋·高斯得·劫桑嘆
- 偶乘浙東傳,入手埋輪權。 -- 出自宋·高斯得·自敘六十韻
- 奇才冠元佑,大手擅端平。 -- 出自宋·高斯得·鶴林吳尚書挽詩二首
- 臨分悄無言,執手空踟躕。 -- 出自宋·高斯得·送王深道赴荊門教授
- 誰呼七七逡巡手,重視三三夢幻身。 -- 出自宋·高斯得·飲牡丹
- 罻羅四面布,搖手觸刑章。 -- 出自宋·高斯得·物貴
- 東風塵暫息,拍手送斜陽。 -- 出自宋·高質齋·溪石呈李思道
- 招提俯秋水,畫手借王維。 -- 出自宋·葛紹體·游本覺寺
- 塞路官軍好身手,路中相喚賣魚船。 -- 出自宋·葛紹體·道中書所見
- 掀髯立長風,舞手弄孤影。 -- 出自宋·葛紹體·對月簡松廬
- 天下丹青誰妙手,倩渠描作壽星圖。 -- 出自宋·葛紹體·見王兼叔上舍壽母
- 四百年來逢妙手,要看風物似元和。 -- 出自宋·耿镃·西樓
- 篙師只管需把手,載過神仙不自知。 -- 出自宋·古汴高士·潼坊晚渡
- 遙知碧巖上,舉手拂煙霞。 -- 出自宋·谷倪子·棲霞寺
- 折得一枝梅在手,幾多人笑學官貪。 -- 出自宋·顧逢·儒學禮上公堂即事
- 得時思酷暑,袖手怯西風。 -- 出自宋·顧逢·秋扇
- 象山直劈豪,舉手提要領。 -- 出自宋·郭波·陸象山先生墓
- 素娥相望如招手,欲駕神車上月宮。 -- 出自宋·郭印·宿古峰驛詩四首
- 嗣皇真有志,反手定乾坤。 -- 出自宋·郭印·次韻李久善近詩四首
- 安得仙娥一招手,驅鸞駕鶴上瓊樓。 -- 出自宋·郭印·中秋佳月懷杜安行馮當可二首
- 決斷浮云須好手,明年此夕要追尋。 -- 出自宋·郭印·八月十四至十六日無月二首
- 千載騷人還把手,誰云陶謝不同時。 -- 出自宋·郭印·計敏夫送酒四壺有詩和之二首
- 何當乘飛云,舉手探蟾窟。 -- 出自宋·郭印·次韻莫少虛中秋月
- 平心衡稱物,敏手刀發硎。 -- 出自宋·郭印·送陳守
- 大攄康濟學,引手援生靈。 -- 出自宋·郭印·送韓美成都大赴夔帥
- 一吐經濟策,唾手拾科名。 -- 出自宋·郭印·送友人赴省
- 徑須展此連鰲手,且向樽前醉倒歌。 -- 出自宋·郭印·春晴二首
- 那得世間三昧手,為君寫出一枝寒。 -- 出自宋·郭印·梅影
- 忽然線斷兒童手,骨肉都為陌上塵。 -- 出自宋·韓某·詠迎春黃胖
- 客中莫放揮金手,酒后無忘守口箴。 -- 出自宋·何文季·寄朱五哥
- 退心披峻嶺,凈手掬寒流。 -- 出自宋·何異·大華山
- 排奸斥佞風霜手,耐冷禁寒鐵石腸。 -- 出自宋·胡夢昱·榕陰圖
- 它時直入掄材手,不獨青青保歲寒。 -- 出自宋·胡清·軒旁小柏
- 掛劍桂樹枝,洗手天河洄。 -- 出自宋·胡融·玉霄峰
- 吾聞逸少筆,人手銛如戈。 -- 出自宋·胡融·墨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