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在第7個字的詩句
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如何偶相逢,握手復告去。 -- 出自宋·張耒·寄陳九
- 莫謂早衰須袖手,將軍臂折尚平吳。 -- 出自宋·張耒·耒病臂比已平獨挽弓無力客言君為史官何事挽
- 今日叩我門,滿手攜瓊琚。 -- 出自宋·張耒·贈蔡彥規
- 那知復與子攜手,猶能頃刻聽清話。 -- 出自宋·張耒·贈馬十二全玉沿檄過楚頃刻而別
- 普陀真人甘露手,能使渴乏厭膏乳。 -- 出自宋·張耒·初伏大雨呈無咎
- 流傳人間入吾手,包以百襲吳綿厚。 -- 出自宋·張耒·琉璃瓶歌贈晁二
- 堂堂秘書公,赤手犯鯨鳣。 -- 出自宋·張耒·漫浪翁
- 昨宵風月好,攜手得吾人。 -- 出自宋·張耒·七日晚同潘郎乘月到欒家觀鶴問石生羚羊角偶
- 朝廷法度寄吏手,付授得所乃合宜。 -- 出自宋·張耒·送程德孺赴江西
- 旋汲新泉濯雙手,青燈照客黃昏后。 -- 出自宋·張耒·自南京之陳宿柘城
- 傾筐出紫鱖,揮手謝青錢。 -- 出自宋·張耒·過孝感縣十里所望一土山下有漁舟呼之不來委
- 傾心曾向日,在手幸搖風。 -- 出自唐·雍裕之·題蒲葵扇
- 言遲更速皆應手,將往復旋如有情。 -- 出自唐·李頎·聽董大彈胡笳兼寄語弄房給事
- 左手持蟹螯,右手執丹經。 -- 出自唐·李頎·贈張旭
- 何由睹顏色,揮手謝風塵。 -- 出自唐·李頎·寄焦煉師
- 摘芳云景晏,把手秋蟬悲。 -- 出自唐·李頎·贈別高三十五
- 明朝東路把君手,臘日辭君期歲首。 -- 出自唐·李頎·欲之新鄉答崔顥綦毋潛
- 洛陽為此別,攜手更何時。 -- 出自唐·李頎·送盧逸人
- 清吟可愈疾,攜手暫同歡。 -- 出自唐·李頎·圣善閣送裴迪入京
- 轉喉云旋合,垂手露徐來。 -- 出自唐·許渾·秋夕宴李侍御宅
- 何人呈巧思,好手自西來。 -- 出自唐·楊巨源·見薛侍御戴不損裹帽子因贈
- 組紃常在佳人手。 -- 出自唐·楊巨源·古意贈王常侍
- 明當訪真隱,揮手入無倪。 -- 出自唐·綦毋潛·宿太平觀
- 舊日新亭更攜手,他鄉風景亦相關。 -- 出自唐·皇甫冉·李二侍御丹陽東去新亭
- 江湖同避地,分手自依依。 -- 出自唐·皇甫冉·宿嚴維宅送包七(一作劉長卿詩,題下作送包
- 當搜國匠第一手,狀寫公像存依稀。 -- 出自宋·王令·寄題韓丞相定州閱古堂
- 二夢夢孔父,戟手怒目瞠。 -- 出自宋·王令·春夢
- 徑心思古到,獨手欲今扳。 -- 出自宋·王令·上邵寶文
- 意貪英雄交,一手欲四攬。 -- 出自宋·王令·贈別晏成績懋父太祝
- 左手將醢戎,右手期鋤夷。 -- 出自宋·王令·道士王元之以詩為贈多見哀勉因以古詩為答
- 不知培栽竟誰手,而又始植為何年。 -- 出自宋·王令·龍興雙樹
- 淪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只園中。 -- 出自宋·陳與義·陳叔易賦王秀才所藏梁織佛圖詩邀同賦因次其
- 只今當代功名手,不數平生粥飯僧。 -- 出自宋·陳與義·和王東卿絕句四首
- 兩途俱寂寞,眾手劇云雨。 -- 出自宋·陳與義·次韻謝文驥主簿見寄兼示劉宣叔
- 秀眉使君醫國手,卻把江頭無事酒。 -- 出自宋·陳與義·送大光赴石城
- 寧食三斗塵,有手不揖無詩人。 -- 出自宋·陳與義·送王周士赴發運司屬官
- 壯夫三箭功名手,儒士百篇藜莧腸。 -- 出自宋·陳與義·和若拙弟得陪游后園
- 投蚓問公逢老手,聯珠及我愧連枝。 -- 出自宋·陳與義·次韻家弟所賦
- 如何南紀持竿手,卻把西州破賊旗。 -- 出自宋·陳與義·周尹潛以仆有郢州之命作詩見贈有橫槊之句次
- 文殊罔明俱拱手,今日花枝喚得回。 -- 出自宋·陳與義·葉柟惠花
- 零陵併起扶顛手,九廟無歸計莫疏。 -- 出自宋·陳與義·三月二十日聞德音寄李德升席大光新有召命皆
- 恨無顧陸同攜手,寫取孫郎覓句詩。 -- 出自宋·陳與義·晚望信道立竹林邊
- 併入晴窗三昧手,不須辛苦讀騷經。 -- 出自宋·陳與義·墨戲二首·蘭
- 悵望美人不攜手,墻東又發數枝花。 -- 出自唐·曹鄴·寄劉駕
- 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 出自南北·南朝民歌·西洲曲
- 曳裾出門迎,握手登前除。 -- 出自唐·王績·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
- 憶我少年時,攜手游東渠。 -- 出自唐·王績·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
- 韶光半在東堂手。 -- 出自宋·毛滂·蝶戀花·三疊闌干鋪碧甃
- 誰作素濤翻玉手,小團龍。 -- 出自宋·毛滂·攤聲浣溪沙/浣溪沙
- 玄都道士種桃手,露浥風吹今總開。 -- 出自宋·毛滂·出都寄二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