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在第4個字的詩句
戎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清賞阿戎防跨灶,大小歐□相敵。 -- 出自宋·無名氏·百字歌/自度曲
- 平寺息戎律,物景助才章。 -- 出自宋·梅堯臣·送蔡侍禁赴長沙
- 遙知絕戎筆,水味有槎頭。 -- 出自宋·梅堯臣·送李康伯赴武當都監
- 提筆從戎別帝鄉,官清兼領校書郎。 -- 出自宋·王禹偁·送郝校書從事相州
- 誰謂御戎無上策,伐人謀處不須兵。 -- 出自宋·邵雍·送王伯初學士赴北京機宜
- 小馬王戎鑣。 -- 出自隋·江總·洛陽道
- 喑噁指戎虜,卻走自相踐。 -- 出自宋·晁補之·同劉景文登大安閣
- 堂上平戎不敢聽,且激南風召時雨。 -- 出自宋·晁補之·聽閻子常平戎操
- (持斧,啟戎士也。 -- 出自唐·顧況·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持斧一章
- 寺人臨戎,以墓磚為城壁。 -- 出自唐·顧況·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筑城二章
- 且許和戎利,重尋撓酒盟。 -- 出自宋·宋祁·感事寄子明中丞
- 十乘元戎方叔貴,九天鳴鼓亞夫還。 -- 出自宋·宋祁·送王太尉被召歸覲
- 他日馳戎馬,風塵從事衫。 -- 出自宋·張耒·送胡唐臣赴蘇州僉判
- 介夫在戎。 -- 出自魏晉·陸機·贈武昌太守夏少明詩六章
- 百兩開戎壘,千蹄入御欄。 -- 出自唐·楊巨源·和呂舍人喜張員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
- 恨乏平戎策,慚登拜將壇。 -- 出自唐·高駢·言懷
- 始于一戎定,垂此億世安。 -- 出自唐·李益·北至太原
- 漢沔分戎寄,黎元減圣憂。 -- 出自唐·李益·送襄陽李尚書
- 結束佐戎旃,河西住幾年。 -- 出自唐·張喬·送河西從事
- 烽火驚戎塞,豺狼犯帝畿。 -- 出自唐·皇甫冉·太常魏博士遠出賊庭江外相逢因敘其事
- 一自犬戎生薊北,便從征戰老汾陽。 -- 出自唐·薛逢·開元后樂
- 西蹙犬戎威北狄,南吞荊郢制東吳。 -- 出自唐·薛逢·題劍門先寄上西蜀杜司徒
- 儒服從戎去,須知勝事全。 -- 出自唐·李頻·送姚評事
- 好是從戎罷,看山覺自由。 -- 出自唐·李頻·黔中罷職過峽州題田使君北樓
- 策有和戎利,威傳破虜名。 -- 出自唐·張說·奉和圣制送王晙巡邊應制
- 何哉二戎日內壞,不思刷去仍資存。 -- 出自宋·王令·別老者王元之
- 遙想王戎燭下算,百年辛苦一生癡。 -- 出自宋·陳與義·道山宿直
-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 出自南北·南北無名·木蘭辭
- 誰謂元戎幕,今同長者家。 -- 出自宋·錢惟演·登師欲東歸因成五言
- 慷慨平戎策,雍容對德詩。 -- 出自宋·韓元吉·致政許侍郎挽詞二首
- 雖然平戎策,終郁未得施。 -- 出自宋·劉過·謁郭馬帥
- 萬里華戎隔,風沙道路秋。 -- 出自唐·耿湋·奉送崔侍御和蕃
- 惠愛均戎旅,威名震敵城。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讀后周書
- 如訪平戎最長策,不徒鞭馬為詩忙。 -- 出自宋·夏竦·送人游關右
- 曉陌事戎裝,風流粉署郎。 -- 出自唐·姚合·送張郎中副使赴澤潞
- 弱冠參戎。 -- 出自魏晉·曹攄·贈歐陽建
- 僰道古戎州,何人開天荒。 -- 出自宋·白麟·寓居敘南
- 魏絳和戎且解憂,風人慷慨賦同仇,如何全盛金甌日,卻類金繒歲幣謀。 -- 出自清·張維屏·三元里
- 慘淡兵戎春復秋,濁醪誰信造千憂? -- 出自清·曾國藩·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 召募赴戎行,羽檄馳如雷。 -- 出自清·曾國藩·里胥
- 獲接阿戎裾,殷勤便手盧。 -- 出自宋·陳普·挽平山菊澗
- 列藩遏戎亂,駐鉞實此州。 -- 出自明·高啟·聞長槍兵至出越城夜投龕山
- 前年逐戎旃,野出事田獠。 -- 出自明·高啟·答衍師見贈
- 飄然別戎府,震澤還東征。 -- 出自明·高啟·感舊酬宋軍咨見寄
- 不信和戎者,真能保塞無。 -- 出自宋·劉克莊·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 未曾御戎服,已報走旃裘。 -- 出自宋·劉克莊·大行皇帝挽詩六首
- 如何阿戎輩,鑽核怕人傳。 -- 出自宋·劉克莊·記小圃花果二十首
- 不要元戎訪草堂,勿煩兒子表瀧岡。 -- 出自宋·劉克莊·徐潭即事二首
- 昔我居戎幕,為侯論戰勛。 -- 出自宋·劉克莊·哀江帥張常二首
- 東起平戎策,鈴齋晝掩扉。 -- 出自宋·劉克莊·挽林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