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在第11個字的詩句
戎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郎官作掾心非好,儒服臨戎政已聞。 -- 出自唐·獨孤及·得柳員外書封寄近詩書中兼報新主行營兵馬因
- 誰知奉使今持節,比見從戎昨過關。 -- 出自宋·強至·孫曼叔待制安撫至陜西先以詩寄
- 功名上相班春樂,談笑西戎計日平。 -- 出自宋·強至·依韻奉和經略司徒侍中清明興慶池上之作
- 欲知天授西平意,繡帽臨戎為萬夫。 -- 出自宋·吳泳·壽崔侍郎三首
- 從來我輩豈同俗,更遣阿戎來問津。 -- 出自宋·李石·扇子詩
- 一從捧檄傍紅蓮,幾為臨戎揮白羽。 -- 出自宋·王之望·送賈可封隨郭帥還西城三十韻
- 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 -- 出自宋·陳亮·水調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 休論足食為先策,自是平戎在用儒。 -- 出自宋·陳亮·送文子轉漕江東二首
- 朝來百鼓殷軍門,知是元戎肅萬屯。 -- 出自宋·程珌·建康春教致語
- 戲呼道韞詠飛絮,況有阿戎同頌椒。 -- 出自宋·程公許·成都蕭寺度臘鄧事示彥威侄二首
- 胸中陳法久堂堂,卯歲邊戎真漫狂。 -- 出自宋·陽枋·曹都統詩
- 君王問,盡不妨細說,萬里戎情。 -- 出自宋·李曾伯·沁園春·百尺樓頭
- 長年門外無塵客,時見元戎駐旆旌。 -- 出自唐·楊夔·題宣州延慶寺益公院(咸通中入講極承恩澤)
- 昔為宰輔居黃閣,今作元戎控夏臺。 -- 出自宋·向敏中·偶吟遣懷
- 一時北闕賀書多,萬古西戎終不滅。 -- 出自宋·王铚·關山月
- 祗知賜浴恩波重,未識和戎怨淚深。 -- 出自宋·王铚·同賦梅花十二題·雨中
- 衣冠萬室催科易,禮樂元戎節目疎。 -- 出自宋·陳傅良·送朱同之福州戶掾
- 祗今淝水山川改,寄語元戎盍遠圖。 -- 出自宋·劉宰·代柬答合淝蘇刑曹兼呈淮西帥同年趙寶謨二首
- 細傾瑞露論西事,想在元戎指顧間。 -- 出自宋·樂雷發·送丁少卿自桂帥移鎮西蜀
- 而君施設有余才,西佐元戎奪城堡。 -- 出自宋·孔武仲·與謬開甫自淮南同行赴舉相別二十五年復相遇
- 眼光安用如巖電,白首王戎不識人。 -- 出自宋·晁公溯·贈張聽聲
- 區區已上和親策,安得元戎一點頭。 -- 出自宋·李申之·句
- 或借前筯或赤箠,式遏蠻戎順文軌。 -- 出自宋·丘濬·題圣果寺介亭詩
- 戰酣馳入中軍寨,且聽元戎議賞勛。 -- 出自宋·釋紹曇·頌古五十五首
- 威行列郡連營肅,恩浹諸戎異域春。 -- 出自宋·蘇頌·和李子儀寄吳仲庶
- 郎潛華首寤鑾輿,連帥元戎十乘車。 -- 出自宋·蘇籀·程帥父朝議年八十余諸人作詩褒詠次韻一首
- 龍山東畔細腰宮,荊蜀元戎一笑同。 -- 出自宋·孫應時·陪間荊州九日登高晏示坐中呈二帥
- 弟兄朋友談平昔,盜賊羌戎問幾時,共約更明王道正,或能一語到天墀。 -- 出自宋·孫應時·避難至海陵從先流寓兄弟之招仍邂逅故人馮元
- 繡衣人物冠諸臺,玉帳元戎萬里來。 -- 出自宋·孫應時·制司請都大會食
- 偃旗仆鼓退三舍,且遜元戎十乘行。 -- 出自宋·陶夢桂·次韻汪山園
- 堂堂魏公忠貫日,志欲平戎獎王室。 -- 出自宋·王秬·題不欺室張魏公為王龜齡書也何子應賦詩
- 古來和戎人似鐵,漢家和戎人似雪。 -- 出自宋·王阮·明妃曲一首
- 溪翁死后諫書焚,怪得和戎近有孫。 -- 出自宋·王遂·戲題胡淡庵諫和書后
- 分麾列伍擺布畢,仿佛平戎萬全陣。 -- 出自宋·員興宗·歌兩淮
- 頻煩太守高軒過,屢見元戎小隊來。 -- 出自宋·張經·次鐵厓先生韻
- 書生講武皆投筆,游客從戎盡著緋。 -- 出自明·黃居中·壬戌春日閱邸報有感二首
- 少年我重孫吳略,常憶臨戎度沙漠。 -- 出自明·劉繪·送王經歷之羽林
- 即分驍騎屯榆塞,便發元戎出定襄。 -- 出自明·盧柟·云中曲四首
- 歸來朝事一番變,諱卻和戎盡言戰。 -- 出自明·王志堅·觀馮生所藏倭王錦袍歌
- 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馀。 -- 出自唐·王維·伊州歌
- 宣王用兵征四國,北摧犬戎南服楚。 -- 出自宋·蘇轍·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