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第9個字的詩句
心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不愿酒中有圣,但愿心頭無事,高枕臥煙霞。 -- 出自元·白樸·水調歌頭·北風下庭綠
- 想像曾來神女賦,傷心似失文通筆。 -- 出自元·白樸·滿江紅 重陽后二日王彥文并利用秦山甫相過
- 得意便歸來,好把身心休歇。 -- 出自元·尹志平·無夢令·我向幽窗守拙
- 惟予不肯著浮華,中心有愿超三界。 -- 出自元·尹志平·踏云行 自詠
- 對客豈無能舞鶴,賞心還是后凋松。 -- 出自清·張問陶·梅花
- 瞥眼韶華因夢遠,累心緣影為誰來。 -- 出自清·張問陶·觀我四首 生
- 棄之不彼即,要使中心安。 -- 出自明·宋濂·蘭花篇
- 好雨優霑王宇拓,敬心那為慰心移。 -- 出自清·乾隆·西師底定伊犁捷音至詩以述事
- 譬如壯士頭可斷,古心勁節焉肯毀。 -- 出自清·乾隆·蘇軾偃松圖
- 新年符吉兆,代語得心閑。 -- 出自清·乾隆·詠白玉如意
- 函首霍占來月竁,傾心素坦款天閶。 -- 出自清·乾隆·御午門受俘馘
- 弗慮己饑弗慮寒,寸心恒為萬民殫。 -- 出自清·乾隆·率題
- 其時彼士兀然坐,澄心攝慮游窅茫。 -- 出自清·梁啟超·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 郤服權奇女丈夫,道心潭粹與人殊。 -- 出自清·梁啟超·紀事二十四首
- 手握柴刀入柴山,柴心未斷做柴攀。 -- 出自清·梁啟超·臺灣竹枝詞
- 雖匪周世用,乃實與心愜,如何歸乎來? -- 出自清·梁啟超·賦示校員及諸生
- 愁鎖眉尖未肯消,何心更待兩蛾嬌。 -- 出自宋·真山民·春閨詞
- 酒臉未隨紅葉醉,鄉心先逐白云飛。 -- 出自宋·真山民·客中遇鄉友季芳遠歸省親
- 卑辭累使招不歸,臣心上有先王知。 -- 出自明·李東陽·昌國君
- 彼窮歸義棄不祥,公心不薄爾可忘。 -- 出自明·李東陽·吳老公
- 我馬西行東客歸,歸心落日爭分飛。 -- 出自明·李東陽·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
- 兩旬面壁西檐阿,禪心不動如祇陀。 -- 出自明·李東陽·得文敬雙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疊韻奉答
- 絕足風塵須獨步,初心道德肯相違。 -- 出自明·李東陽·寄應寧提學用留別韻
- 君義比金誰合斷,我心非水亦分流。 -- 出自明·李東陽·代石留別用前韻
- 何如樂正一傷足,憂心抱痛如創戈。 -- 出自明·李東陽·文敬攜疊韻詩見過且督再和去后急就一首
- 早識身如傳舍,未知心遣誰安。 -- 出自·顧隨·臨江仙·可惜九城落照
- ”夷兵所恃惟槍炮,人心合處天心到,晴空驟雨忽傾盆,兇夷無所施其暴:豈特火器無所施,夷足不慣行滑泥,下者田塍苦躑躅,高者岡阜愁顛擠 -- 出自清·張維屏·三元里
- 回首昔曾勤課讀,負心今尚未成名。 -- 出自清·李鴻章·赴試途中有感
- 霜露慘悽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濟。 -- 出自先秦·宋玉·九辯
- 言歸成默傷,念之中心憟。 -- 出自宋·百醉老人·句
- 學道示逢師訣竅,收心且養自精神。 -- 出自宋·貝守一·適意
- 自得三人雖損一,此心到處物無違。 -- 出自宋·陳普·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 人皆疑不仕,莫曉我心初。 -- 出自宋·陳普·挽平山菊澗
- 云作交游山作賓,道心為主自安貧。 -- 出自宋·陳普·答友人
- 恥字在人為甚大,根心羞惡不容無。 -- 出自宋·陳普·孟子·人不可以無恥
- 人事才停機械息,天心無間本真存。 -- 出自宋·陳普·孟子·夜氣
- 列國分爭幾百年,人心天命不其然。 -- 出自宋·陳普·孟子·王道勸齊王
- 勿助勿忘隨所事,潛心積慮孰加功。 -- 出自宋·陳普·孟子·自得
- 青史千年惟豫子,誠心大義最分明。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豫讓四首
- 處變安常兩不同,圣心天地與為公。 -- 出自宋·陳普·孟子·禪繼
- 鞠躬上文石,諄諄正心語。 -- 出自宋·陳普·朱文公
- 江面春聲潮卷雪,湖心寒影月澄秋。 -- 出自宋·鄧林·江湖偉觀
- 見身無實是佛見,了心如幻是佛子。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老倒月林無別說,非心非佛總非非。 -- 出自宋·釋師觀·和蔣御帶薦合中三偈
- 念念舍離諸惡趣,心心克取佛菩提。 -- 出自宋·釋守凈·偈二十七首
- 向來詩滿束,應是與心違。 -- 出自宋·釋斯植·遣懷
- 既無跡於去來,寧有心於動靜。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喚作物卻非物,喚作心不是心。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諸佛出身處,昭昭在心目。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少年多語笑,終日遂心娛。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