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第8個字的詩句
心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縱意不知有我,收心自覺無明。 -- 出自元·尹志平·西江月 贈萬蓮會眾
- 落魄隨緣無所礙,心通。 -- 出自元·尹志平·南鄉子 寶玄堂偶得
- 自別都門人事少,心頭不掛微塵。 -- 出自元·尹志平·臨江仙 朝元觀,請以詞許之
- 負此濟勝姿,奈何心不悸。 -- 出自明·宋濂·游涇川水西寺蕳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師
- 躬行驗所知,勿憚心形剿。 -- 出自明·宋濂·示呂生(有序)
- 竹解納風還蔽日,心存無逸卻非忙。 -- 出自清·乾隆·趁涼
- 體從帝王御宮殿,心惟黎庶奠寰區。 -- 出自清·乾隆·盛京舊宮再依皇祖元韻
- 詰曲頻攀躋,造極心乃豁。 -- 出自清·乾隆·題四面云山亭子
- 卻試問:幾時把癡心斷? -- 出自當代·金庸·洞仙歌·輸贏成敗
- 家托舟航千里速,心期京國十年還。 -- 出自宋·蘇洵·初發嘉州
- 劉侯戴武弁,政則心吾儒。 -- 出自宋·周敦頤·題浩然閣
- 耳聞明主如絲詔,心似窮民挾纊時。 -- 出自明·李東陽·陵祀歸得賜暖耳詩和方石韻四首(時和者頗眾
- 觀樂義已燭,掛劍心如飴。 -- 出自宋·白珽·吳季子墓
- 藥苦堪同誰玩味,心寒不解自溫存。 -- 出自·顧隨·浣溪沙
- 靚杪秋之遙夜兮,心繚悷而有哀。 -- 出自先秦·宋玉·九辯
- 諒無怨於天下兮,心焉取此怵惕? -- 出自先秦·宋玉·九辯
- 不思粉黛學傾城,心對冰壺貯月明。 -- 出自宋·陳普·烈女秋
- 萬事理為準,萬理心為宅。 -- 出自宋·陳普·夫差伍員
- 身似柏舟無倚著,心非席石可推移。 -- 出自宋·陳普·毛詩·柏舟
- 反騷試與題,不礙心鐵石。 -- 出自宋·釋寶印·梅林分韻得澤字
- 非耳目之所到,非心意之所及。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工夫用處沒蹻踦,心手相應合自知。 -- 出自宋·釋普度·凈發
- 念念舍離諸惡趣,心心克取佛菩提。 -- 出自宋·釋守凈·偈二十七首
- 唯聞太古音,聽之心膽裂。 -- 出自宋·釋斯植·古樂府
- 滿地落花流水,傷心芳草青時。 -- 出自宋·釋斯植·春晚
- 寂靜半斜閑,看書心更好。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三皇致理,百姓為心。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逆順之中關理性,心田靜外豈相干。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心問心,心非色相心,清靜之心道理深。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鼎里花開裝五彩,心明火候制三黃。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逍遙利樂認天真,心印深藏喻海津。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顧予山野姿,未老心已慵。 -- 出自宋·楊時·酬林志寧
- 僧關叩禪寂,未語心已領。 -- 出自宋·楊時·次韻何吉老游金鑾寺
- 高齋一來游,豁然心神舍。 -- 出自宋·楊時·題愚齋
- 行矣不可留,惝恍心若失。 -- 出自宋·楊時·送蔡安禮
- 自私開人賊,自足心有目。 -- 出自宋·楊時·枕上
- 受裁魯有作,學道心不貳。 -- 出自宋·曾豐·題公安宰黃叔萬魯齋
- 名高未急蓬萊島,心遠寧專雁鶩行。 -- 出自宋·曾豐·增城丞嘉禾張元輔才過郡輒去未及款曲已而同
- 跡似云泥長落落,心如秋月固依依。 -- 出自宋·曾豐·至衡陽謁陳提舉國錄君舉二首
- 式昭新皇,上合天心。 -- 出自宋·曾豐·紹興淳熙兩朝內禪頌
- 主人著亭溪山間,心與溪山相往還。 -- 出自宋·曾豐·寄題劉漢英雙清亭
- 口與身為沒齒讎,心因腹作終日惡。 -- 出自宋·曾豐·入廣豐倉領米憶所遇
- 今人不足與之謀,心向三都以上游。 -- 出自宋·曾豐·題李師儒上舍稽古堂
- 眼前群有自起滅,心與太空相往學。 -- 出自宋·曾豐·題南海神祠前觀瀾亭
- 至止歸歟何所得,心猶有剩覺空慳。 -- 出自宋·曾豐·題南海神祠前觀瀾亭
- 要參融結玄機破,心眼長教等太虛。 -- 出自宋·曾豐·贈陰陽家鄧彬叔
- 眼界那分清與濁,心機已破礙為通。 -- 出自宋·曾豐·四月二十七日登靈洲閣明日前迓新漕回首望閣
- 行車氣駸駸,臥轍心戀戀。 -- 出自宋·曾豐·送汪永豐被薦解組還朝
- 眼為幻使不由我,心與空俱無復它。 -- 出自宋·曾豐·欲入修門未果且留妙山逆旅書所見呈富陽大夫
- 祀事既舉,仰當神心。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