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第6個(gè)字的詩句
心在第六個(gè)字的詩句
- 捻得寶箏調(diào),心隨征棹遙。 -- 出自宋·李珣·菩薩蠻·回塘風(fēng)起波文細(xì)
- 羅袂生寒,芳心自警。 -- 出自元·王實(shí)甫·越調(diào) 斗鵪鶉
- 居常土思兮心內(nèi)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xiāng)。 -- 出自漢·劉細(xì)君·悲秋歌
- 歡然自此絕,心賞何由見。 -- 出自唐·儲(chǔ)光羲·蘇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見贈(zèng)作
- 故交在天末,心知復(fù)千里。 -- 出自唐·儲(chǔ)光羲·山中貽崔六琪華
- 跡迥事多逸,心安趣有馀。 -- 出自唐·儲(chǔ)光羲·貽閻處士防卜居終南
- 閑花未零落,心緒已紛紛。 -- 出自唐·方干·君不來
- 冰絲織絡(luò)經(jīng)心久,瑞玉雕磨措手難。 -- 出自唐·方干·酬將作于少監(jiān)
- 直緣多藝用心勞,心路玲瓏格調(diào)高。 -- 出自唐·方干·贈(zèng)美人四首
- 含風(fēng)欲綻中心朵,似火應(yīng)燒外面枝。 -- 出自唐·方干·對花
- 澄潭徹底齊心鏡,雜樹含芳讓錦茵。 -- 出自唐·方干·陪胡中丞泛湖
- 修心未到無心地,萬種千般逐水流。 -- 出自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 因思往事拋心力,六七年來楚水東。 -- 出自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 貌古似蒼鶴,心清如鼎湖。 -- 出自唐·貫休·贈(zèng)信安鄭道人
- 不知何物為心地,賽卻澄江徹底清。 -- 出自唐·貫休·歸東陽臨岐上杜使君七首
- 吾皇則之,小心翼翼。 -- 出自唐·貫休·大蜀皇帝壽春節(jié)進(jìn)堯銘舜頌二首·堯銘
- 道罕將人合,心難與圣通。 -- 出自唐·貫休·送杜使君朝覲
- 詩老全拋格,心空未到頭。 -- 出自唐·貫休·離亂后寄九峰和尚二首
- 若師方術(shù)棄心師,浪似雪山何處討。 -- 出自唐·貫休·了仙謠
- 鬢有炎州雪,心為異國香。 -- 出自唐·貫休·送僧之安南
- 句得孤舟月,心飛九陌塵。 -- 出自唐·貫休·送李铏赴舉
- 我又聞二公,心與人不同,一生常在寂寞中。 -- 出自唐·貫休·懷張為、周樸
- 至理至昭昭,心通即不遙。 -- 出自唐·貫休·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時(shí)黃賊陷東陽公避地于
-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hù)凈。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室中雖暡叆,心里絕喧囂。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口慚神佛少,心懷嫉妒多。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此時(shí)無燭者,心愿處其傍。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本在心莫邪,心邪喪本命。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兄弟似冤家,心中長悵怏,憶昔少年時(shí),求神愿成長。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言既有枝葉,心懷便險(xiǎn)诐。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光影騰輝照心地,無有一法當(dāng)現(xiàn)前。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面上兩惡鳥,心中三毒蛇。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狂風(fēng)不動(dòng)樹,心真無罪福。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貪財(cái)愛淫欲,心惡若豺狼。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一佛一切佛,心是如來地。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欲知真出家,心凈無繩索。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免有染世事,心靜如白蓮。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只為愛錢財(cái),心中不脫灑。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形容寒暑遷,心珠甚可保。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身上無塵垢,心中那更憂。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口轉(zhuǎn)心不轉(zhuǎn),心口相違背。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寒山深,稱我心。 -- 出自唐·寒山·三字詩六首
- 春風(fēng)淡蕩無心后,見說襄王夢亦稀。 -- 出自唐·韓琮·云
- 他心明與此心同,妙用忘言理暗通。 -- 出自唐·韓偓·寄禪師
- 世間華美無心問,藜藿充腸苧作衣。 -- 出自唐·韓偓·卜隱
- 立談禪客傳心印,坐睡漁師著背蓬。 -- 出自唐·韓偓·江岸閑步(此后壬申年作,在南安縣)
- 目隨棋客靜,心共睡僧閑。 -- 出自唐·韓偓·社后
- 孜孜莫患勞心力,富國安民理道長。 -- 出自唐·韓偓·朝退書懷
- 西園此日傷心處,一曲高歌水向東。 -- 出自唐·韓偓·殘花
- 丹霞亭浸池心冷,曲沼門含水腳清。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