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第6個(gè)字的詩句
心在第六個(gè)字的詩句
- 君看慷慨有心者,乃是山東高帝孫。 -- 出自宋·張耒·梁父吟
- 龐公可是無心者,何事鹿門招不歸。 -- 出自宋·張耒·梁父吟
- 雪深更請(qǐng)安心術(shù),長(zhǎng)日如年未易消。 -- 出自宋·張耒·臥病月余呈子由二首
- 草草漫翁居,心安知有余。 -- 出自宋·張耒·冬日書事二首
- 目極榛蕪地,心傷桃李蹊。 -- 出自宋·張耒·書事寄晁應(yīng)之
- 身寄他鄉(xiāng)遠(yuǎn),心驚土俗殊。 -- 出自宋·張耒·他鄉(xiāng)
- 莫嘆萍蓬跡,心安即是家。 -- 出自宋·張耒·他鄉(xiāng)
- 可憐千里傷心目,不待琵琶淚滿衫。 -- 出自宋·張耒·題江州琵琶亭
- 近知壁觀安心法,亦擬平治不作詩。 -- 出自宋·張耒·己未早春有感
- 誰信二千石,心如一衲翁。 -- 出自宋·張耒·冬日即事
- 偶驚舟楫鄉(xiāng)心起,乍脫塵埃病眼開。 -- 出自宋·張耒·度洛因泛舟東下數(shù)里頗憶淮上
- 即是平生樂,心期何日論。 -- 出自宋·張耒·和柳郎中山谷寺翠光亭長(zhǎng)韻
- 酒酣日落客心驚,起與仆夫先議路。 -- 出自宋·張耒·遠(yuǎn)別離
- 蔡郎吾未見,心已想雄秀。 -- 出自宋·張耒·欲知?dú)w期近呈天啟
- 每聞鼓鼙聲,心思輒震怒。 -- 出自近代·秋瑾·失題
- 何年脫身去,心委像前灰。 -- 出自宋·李冠·宿靈巖寺
- 換我心、為你心。 -- 出自唐·顧敻·訴鐘情
- 看多記得傷心事,金谷樓前委地時(shí)。 -- 出自唐·張泌·惜花
- 燕臺(tái)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yíng)。 -- 出自唐·祖詠·望薊門
- 燕臺(tái)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yíng)。 -- 出自唐·祖詠·望薊門
- 感時(shí)悼逝傷心。 -- 出自魏晉·陸機(jī)·董桃行
- 歲晏各能歸,心知舊歧路。 -- 出自唐·馬戴·寄賈島
- 寂寞生幽思,心疑舊隱同。 -- 出自唐·馬戴·山行偶作
- 室畫峨眉峰,心格洞庭浪。 -- 出自唐·李頎·望鳴皋山白云寄洛陽盧主簿
- 北窗臥簟連心花,竹里蟬鳴西日斜。 -- 出自唐·李頎·夏宴張兵曹東堂
- 每聞第一義,心凈琉璃光。 -- 出自唐·李頎·題神力師院
- 五十無產(chǎn)業(yè),心輕百萬資。 -- 出自唐·李頎·贈(zèng)別高三十五
- 泛然無所系,心與孤云同。 -- 出自唐·李頎·贈(zèng)蘇明府
- 不是無歸處,心高多寂寥。 -- 出自唐·許渾·鸂鶒
- 春草越吳間,心期旦夕還。 -- 出自唐·許渾·與裴三十秀才自越西歸望亭阻凍,登虎丘山寺
- 寧有唐虞世,心知不為言。 -- 出自唐·許渾·太和初靖恭里感事
- 性閑鷗自識(shí),心遠(yuǎn)鶴先知。 -- 出自唐·許渾·奉命和后池十韻
- 沈公如借問,心在浙河南。 -- 出自唐·許渾·送段覺歸東陽兼寄竇使君
- 志凌三蜀客,心愛五湖人。 -- 出自唐·許渾·題灞西駱隱居
- 松亞竹珊珊,心知萬井歡。 -- 出自唐·許渾·看雪
- 步因秋景曠,心向晚云多。 -- 出自唐·楊巨源·和權(quán)相公南園閑涉寄廣宣上人
- 歲晏瑯玕實(shí),心期有鳳過。 -- 出自唐·楊巨源·池上竹
- 應(yīng)將清凈結(jié)心期,又共陽和到郡時(shí)。 -- 出自唐·楊巨源·送絳州盧使君
- 若為將此望,心地向空門。 -- 出自唐·楊巨源·和鄭少師相公題慈恩寺禪院
- 須聽瑞雪傳心語,莫被啼猿續(xù)淚行。 -- 出自唐·楊巨源·奉寄通州元九侍御
- 一聲寒磬空心曉,花雨知從第幾天。 -- 出自唐·楊巨源·題清涼寺
- 人間無限傷心事,不得尊前折一枝。 -- 出自唐·高駢·句
- 晨趨玉階下,心許滄江流。 -- 出自唐·丘為·湖中寄王侍御
- 嘻乎亂王,王心何思? -- 出自唐·元結(jié)·二風(fēng)詩·亂風(fēng)詩五篇·至亂
- 時(shí)復(fù)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 出自唐·元結(jié)·登殊亭作
- 因論佛地求心地,只說常吟是住持。 -- 出自唐·李益·贈(zèng)宣大師
- 道以中樞密,心將外理同。 -- 出自唐·李益·述懷寄衡州令狐相公
- 道情閑外見,心地語來知。 -- 出自唐·張喬·東湖贈(zèng)僧子蘭
- 莫言長(zhǎng)是無心物,還有隨龍作雨時(shí)。 -- 出自唐·張喬·孤云
- 若論來往鄉(xiāng)心切,須是煙波島上人。 -- 出自唐·張喬·春日游曲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