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第2個字的詩句
心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一心求妙道,幾歲候真師。 -- 出自唐·皇甫冉·酬崔侍御期籍道士不至兼寄
- 鄉(xiāng)心寄西北,應上郡城樓。 -- 出自唐·皇甫冉·送李使君赴撫州
- 堯心知稼穡,精意繞山川。 -- 出自唐·皇甫冉·祭張公洞二首(一本作排律一首)
- 素心終不易,玄發(fā)何須變。 -- 出自唐·皇甫冉·酬裴十四(得晏字)
- 遠心馳北闕,春興寄東山。 -- 出自唐·皇甫冉·奉和對山僧(一作同杜相公對山僧)
- 羈心看旅雁,晚泊依秋草。 -- 出自唐·皇甫冉·送鄭二員外
- 邊心杳杳鄉(xiāng)人絕,塞草青青戰(zhàn)馬多。 -- 出自唐·皇甫冉·送孔巢父赴河南軍(一作劉長卿詩)
- 冥心問元化,天眼幾時回。 -- 出自唐·薛逢·大水
- 人心期際會,鳳翼許遷延。 -- 出自唐·李頻·長安書情投知己
- 前心若不遂,有恥卻歸耕。 -- 出自唐·李頻·陜下投姚諫議
- 寸心遙往處,新有雁來聲。 -- 出自唐·李頻·秋夜對月寄鳳翔范書記
- 天心待破虜,陣面許封侯。 -- 出自唐·李頻·贈李將軍
- 交心如到老,會面未為遲。 -- 出自唐·李頻·關(guān)東逢薛能
- 歸心常共知,歸路不相隨。 -- 出自唐·李頻·送友人喻坦之歸睦州(一作送人歸新定)
- 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 -- 出自唐·張說·蜀道后期
- 靈心豈不同,變化無常全。 -- 出自唐·張說·入海二首
- 貫心精四返,飲羽妙三聯(lián)。 -- 出自唐·張說·玄武門侍射
- 皇心感韶節(jié),敷藻念人安。 -- 出自唐·張說·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應制
- 真心獨感人,惆悵令人老。 -- 出自唐·張說·代書答姜七崔九
- 長心堪系虜,短語足論兵。 -- 出自唐·張說·送趙順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
- 客心久無緒,秋風殊未然。 -- 出自唐·張說·蜀路二首
- 萬心翹樂宴,三舍緩昌時。 -- 出自唐·張說·奉和圣制花萼樓下宴應制
- 皇心齊萬物,何處不同塵。 -- 出自唐·張說·奉和圣制經(jīng)河上公廟應制
- 甘心除君惡,足以報先帝。 -- 出自唐·張說·五君詠五首·魏齊公元忠
- 賞心凡幾人,良辰在何處。 -- 出自唐·張說·雜詩四首
- 初心滅陽艷,復見湛虛明。 -- 出自唐·張說·雜詩四首
- 息心觀有欲,棄知返無名。 -- 出自唐·張說·岳州夜坐
- 愁心隨斗柄,東北望春回。 -- 出自唐·張說·欽州守歲
- 水心觀遠俗,霜氣入秋山。 -- 出自唐·朱放·九日陪劉中丞宴昌樂寺送梁廷評
- 壯心已無多,況去日有退。 -- 出自宋·王令·寄洪與權(quán)
- 私心直冀天耳聞,半夜起立三千讀。 -- 出自宋·王令·夢蝗
- 昔心何悠悠,今學益漫漫。 -- 出自宋·王令·寄滿子權(quán)
- 客心兼暮色,歸去兩凄凄。 -- 出自宋·王令·暮歸馬上口占
- 徑心思古到,獨手欲今扳。 -- 出自宋·王令·上邵寶文
- 此心持送子,飲淚檔前樽。 -- 出自宋·王令·送李廷尉濠梁
- 道心自覺閑中得,懶性還從病後多。 -- 出自宋·王令·閑居奉寄幾道
- 壯心羞摧藏,義內(nèi)喜葅歜。 -- 出自宋·王令·贈別晏成績懋父太祝
- 此心須見子,不敢向人歌。 -- 出自宋·王令·寄滿衡父
- 正心醇無醨,粹行瑩不皰。 -- 出自宋·王令·客杭思李常伯滿粹翁及衡父子權(quán)因寄此
- 予心最樂此,尤喜用自持。 -- 出自宋·王令·答黃藪富道
- 天心不宜咎,人理自誰尸。 -- 出自宋·王令·良農(nóng)
- 君心相厚未相薄,衣來還得稱君目。 -- 出自宋·翁卷·寄衣詞
- 塵心忽昭曠,何異居澗谷。 -- 出自宋·陳與義·早起
- 客心忽悄愴,歸路迷行蹤。 -- 出自宋·陳與義·與信道游澗邊
- 同心不見昭儀種,五出時驚公主花。 -- 出自宋·陳與義·次韻富季申主簿梅花
- 處心如水尚書市,能賦臨流靖節(jié)君。 -- 出自宋·陳與義·和孫升之
- 喜心翻倒相迎地,不怕荒林十里陂。 -- 出自宋·陳與義·得席大光書因以詩迓之
- 無心與境接,偶遇信悠哉。 -- 出自宋·陳與義·游葆真池上
- 客心忽動群鳥起,馬影漸薄村墟移。 -- 出自宋·陳與義·初至陳留南鎮(zhèn)夙興赴縣
- 老心霜下松,名與隆公齊。 -- 出自宋·陳與義·留別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