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第14個字的詩句
心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何處碧山逢長老,分明認取祖師心。 -- 出自唐·齊己·送高麗二僧南游
- 忽遇文殊開慧眼,他年應記老師心。 -- 出自唐·齊己·病中勉送小師往清涼山禮大圣
- 花盡草長方閉戶,道孤身老正傷心。 -- 出自唐·齊己·渚宮謝楊秀才自嵩山相訪
- 青鳥白云王母使,垂藤斷葛野人心。 -- 出自唐·張易之·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 金釵謾作封侯別,劈破佳人萬里心。 -- 出自唐·沈彬·塞下三首
- 時清曾惡桓溫盛,山翠長牽謝傅心。 -- 出自唐·沈彬·金陵雜題二首
- 九衢冠蓋暗爭路,四海干戈多異心。 -- 出自唐·沈彬·句
- 鈿合重盛繡結深,昭陽初幸賜同心。 -- 出自唐·薛能·吳姬十首
- 到處吟兼上馬吟,總無愁恨自傷心。 -- 出自唐·薛能·偶題
- 平郊不愛行增氣,好井無疑漱入心。 -- 出自唐·薛能·西縣作
- 庭鎖荒蕪獨夜吟,西風吹動故山心。 -- 出自唐·薛能·秋夜旅舍寓懷
- 十二三弦共五音,每聲如截遠人心。 -- 出自唐·薛能·京中客舍聞箏
- 前軒一望無他處,從此西川只在心。 -- 出自唐·薛能·望蜀亭
- 若使明年花可待,應須惱破事花心。 -- 出自唐·薛能·題于公花園
- 丁固夢時還有意,秦王封日豈無心。 -- 出自唐·王?!に?/a>
- 莫謂一枝柔軟力,幾曾牽破別離心。 -- 出自唐·僧齊己·雜曲歌辭·楊柳枝
- 秦王龍劍燕后琴,珊瑚寶匣鏤雙心。 -- 出自唐·李暇·雜曲歌辭·東飛伯勞歌
- 閏余春早景沉沉,禊飲風亭恣賞心。 -- 出自唐·劉言史·奉酬
- 看取海頭秋草色,一如江上別離心。 -- 出自唐·劉商·送豆盧郎赴海陵
- 破瓶落井空永沈,故鄉望斷無歸心。 -- 出自唐·劉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二拍
- 人生意氣須及早,莫負當年行樂心。 -- 出自唐·張宏纮·雜曲歌辭·行路難
- 一聲紫陌才回首,萬里青山已到心。 -- 出自唐·吳融·長安里中聞猿
- 野鶴不歸應有怨,白云高去太無心。 -- 出自唐·吳融·和陸拾遺題諫院松
- 一葉飄然夕照沈,世間何事不經心? -- 出自唐·吳融·秋日感事
- 趙衰當面何須恨,不把干將訪負心。 -- 出自唐·吳融·豫讓
- 無限黃花襯黃葉,可須春月始傷心。 -- 出自唐·吳融·閿鄉寓居十首·木塔偶題
- 彩仗雕輿俯碧潯,行春御氣發皇心。 -- 出自唐·馬懷素·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
- 自有三農歌帝力,還將萬庾答堯心。 -- 出自唐·徐安貞·奉和喜雪應制
- 不應常在藩籬下,他日凌云誰見心。 -- 出自唐·崔興宗·青雀歌
- 獨向西山聊一笑,白云芳草自知心。 -- 出自唐·李嘉祐·傷吳中
- 新詩傳在宮人口,佳句不離明主心。 -- 出自唐·任華·寄李白
- 方外主人名道林,怕將水月凈身心。 -- 出自唐·嚴維·宿天竺寺
- 禪師幾度曾摩頂,高士何年更發心。 -- 出自唐·張南史·秋夜聞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和空上人
- 巡州佐吏倚欄久,泠泠天籟清塵心。 -- 出自宋·陳堯佐·題上虞蘭芎山
- 當時三載曾無事,不放閑愁入寸心。 -- 出自宋·陳堯佐·寄題漳浦縣齋
- 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寧無捧日心。 -- 出自宋·賈昌朝·詠凌霄花
- 四邊稻熟征租了,稍愜農家出郭心。 -- 出自宋·程師孟·臥龍山
- 羨君家世舊纓簪,百戰常懷報主心。 -- 出自宋·盧氏·送夫赴襄陽
- 時屬艱危應有系,天於名教豈無心。 -- 出自宋·李師中·唐州太守
- 有時俗事不稱意,無限好山都上心。 -- 出自宋·俞紫芝·旅中諭懷
- 青天萬里放醉眼,啼鳥一聲傷客心。 -- 出自宋·鄭獬·水淺舟滯解悶十絕
- 江上碧峰偏森眼,沙邊白鳥最知心。 -- 出自宋·鄭獬·松陵道中
- 不羞獨落眾人后,卻是重辜親老心。 -- 出自宋·鄭獬·下第后與孫仲叔飲
- 卷衣上馬去駸駸,檐雨飄零楚客心。 -- 出自宋·鄭獬·行旅
- 若比人間惡風浪,長江風浪本無心。 -- 出自宋·鄭獬·觀濤
- 知君不獨悲忠義,又有兼憂天下心。 -- 出自宋·鄭獬·讀司馬君實撰呂獻可墓志
- 淪落人間少知味,一逢瓶榼便傷心。 -- 出自宋·強至·盧申之以惠山泉二斗為贈因憶南仲周友二首
- 夷門一別三年夢,雒宅相逢二紀心。 -- 出自宋·強至·留別西京僉幕陳子雍著
- 北僧好事猶能種,偶向塵埃灑寸心。 -- 出自宋·強至·開元寺仁王院見叢竹偶書
- 況看滿幅相思字,曾訴幽閨獨自心。 -- 出自宋·強至·篋中得調官時楊氏所寄書慨然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