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第4個(gè)字的詩句
年在第四個(gè)字的詩句
- 動(dòng)地百年無桀跖,后天一壽有顏曾。 -- 出自宋·諶祜·句
- 雙柱千年翔化鶴,四山半夜泣於菟。 -- 出自宋·鄧林·蛟峰先塋
- 只道年年人與月,一回相見一回新。 -- 出自宋·釋寶印·偈頌十五首
- 一念萬年,壽山增翠。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憶昔當(dāng)年錯(cuò)訪尋,被他用盡毒肝心。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無愧當(dāng)年面壁人,只是口門多一齒。 -- 出自宋·釋普度·虛堂和尚贊
- 八十二年,駕無底船。 -- 出自宋·釋普度·辭世頌
- 七十五年,青天霹靂。 -- 出自宋·釋師觀·偈頌七十六首
- 芳草年年湖上路,柳花風(fēng)送釣船歸。 -- 出自宋·釋斯植·春日湖上五首
- 三百余年歌管地,數(shù)聲歡犯不相同。 -- 出自宋·釋斯植·江淮傷感
- 往事千年夢,漁歌一夜風(fēng)。 -- 出自宋·釋斯植·過越
- 芳草經(jīng)年夢,幽禽隔徑聞。 -- 出自宋·釋斯植·宿云山房
- 休訝去年蓬鬢,今歲半成霜。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萬年萬年更萬年,清江依舊清無底。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堪笑當(dāng)年奚老子,無端好肉上剜瘡。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造塔當(dāng)年事,喧傳直至今。 -- 出自宋·釋惟一·禮疎山塔
- 三址余年海上游,未曾容易下金鉤。 -- 出自宋·釋惟一·物外生涯
- 淳化四年立春節(jié),喜遇韶光看白雪。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shí)
- 仙積千年壽,人終百歲期。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shí)
- 關(guān)塞長年戍,邊塵幾日清。 -- 出自宋·楊時(shí)·感事
- 君從壯年蘊(yùn)奇策,未宜縮首藏柴荊。 -- 出自宋·楊時(shí)·寄范正甫
- 二二余年兩年來,來賓蓮幕主霜臺(tái)。 -- 出自宋·曾豐·迎倉使李監(jiān)丞八絕
- 蘿虯百年枝,松靷千尺干。 -- 出自宋·曾豐·題會(huì)昌蕭帝巖
- 三十余年不踏泥,其如猶有角如蹄。 -- 出自宋·曾豐·題水牯庵二首
- 便過十年后,如今跡又陳。 -- 出自宋·曾豐·東廣西漕廳久廢馬少卿葺為簽廳
- 所后七年,匪跡是拘,不期而同,自然之符。 -- 出自宋·曾豐·紹興淳熙兩朝內(nèi)禪頌
- 浪說同年兄若弟,升沉不翅云泥異。 -- 出自宋·曾豐·改秩注縣西歸過上饒見太守同年莫郎中
- 分首二年眉慣郁,舉頭千里眼傭開。 -- 出自宋·曾豐·寄廣東提干田子真
- 草蒙百年街,屋倚千仞壁。 -- 出自宋·曾豐·游香山寺
- 章貢三年兩到休,況今又落最南州。 -- 出自宋·曾豐·昨與余游如陳廣元張壽卿江伯紀(jì)陳通卿皆上計(jì)
- 同郡同年五弟兄,兩人猶幸竊余生。 -- 出自宋·曾豐·戊戌與彭元忠相別于安城丙午皆為東廣幕屬遂
- 一別九年頭半白,三城重見眼增明。 -- 出自宋·曾豐·戊戌與彭元忠相別于安城丙午皆為東廣幕屬遂
- 豈有五年山上山,未嘗一日口中口。 -- 出自宋·曾豐·勉王堯章歸
- 瓜戍開年赴,梅關(guān)趁臘還。 -- 出自宋·曾豐·送副將胡義民到部復(fù)還廣東二首
- 試推十年事,容我驗(yàn)何如。 -- 出自宋·曾豐·贈(zèng)五行家鄭逢元
- 圣主萬年歌不足,黃河清了鳳翩躚。 -- 出自明·陳憲章·六十一自壽
- 社日年年會(huì)飲同,東原西埭鼓冬冬。 -- 出自明·陳憲章·社中(四首)
- 里巷三年六七墳,老年無淚哭交親。 -- 出自明·陳憲章·悼周鎬
- 人日今年又共君,他人交態(tài)白頭新。 -- 出自明·陳憲章·月夜與何子有飲梅村社(二首)
- 濃黛新年點(diǎn),春衣隔歲裁。 -- 出自明·吳兆·元旦書事(甲辰)
- 古木無年歲,清陰滿戶庭。 -- 出自明·吳兆·法海寺
- 蹇千萬年,無故人斯。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功收有年,禮為有章。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麥我豐年,以錫民祉。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億萬斯年,神來燕娭。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
- 自古有年,神其降康。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
- 于萬斯年,孝孫有慶。 -- 出自隋·佚名·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
- 揆禮行年,筮寶敬事。 -- 出自隋·佚名·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 于萬斯年,王心載喜。 -- 出自隋·佚名·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 寶祚成年,磐石蛩固。 -- 出自隋·佚名·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