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第4個字的詩句
年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況排千年非,獨抱六經意。 -- 出自宋·曾鞏·寫懷二首
- 預想明年雙節召,九霄鵬翼看橫飛。 -- 出自宋·曾鞏·寄留交代元子發
- 江海多年似轉蓬,白頭歸拜未央宮。 -- 出自宋·曾鞏·北歸三首
- 莫為流年嗟白發,濟時須仗老成人。 -- 出自宋·曾鞏·酬吳仲庶龍圖暮春感懷
- 聽取百年曲,三嘆有遺音。 -- 出自宋·朱敦儒·水調歌頭·白日去如箭
- 未必來年看,得似此回明。 -- 出自宋·朱敦儒·水調歌頭·偏賞中秋月
- 隨我度年華。 -- 出自宋·朱敦儒·訴衷情·月中玉兔日中鴉
- 彈指百年今古。 -- 出自宋·朱敦儒·桃源憶故人·誰能留得朱顏住
- 故國當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馬長楸。 -- 出自宋·朱敦儒·雨中花/夜行船 嶺南作
- 塞雁年年北去,蠻江日日西流。 -- 出自宋·朱敦儒·雨中花/夜行船 嶺南作
- 拾翠當年延佇。 -- 出自宋·朱敦儒·洛妃怨/昭君怨
- 聞說當年盛,鐘魚徹上方。 -- 出自明·朱元璋·寶光廢塔
- 憶昔年年秋未分,曉妝一院氣氤氳。 -- 出自明·王微·新秋逢人初度感懷諸女伴
- 看取明年春意動,更于何處最先知。 -- 出自唐·司空圖·楊柳枝壽杯詞十八首
- 圣主千年樂未央,御溝金翠滿垂楊。 -- 出自唐·司空圖·楊柳枝壽杯詞十八首
- 莫算明年人在否,不知花得更開無?漢王何事損精神,花滿深宮不見春。 -- 出自唐·司空圖·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十九首
- 不放殘年卻到家,銜杯懶更問生涯。 -- 出自唐·司空圖·寓居有感三首
- 堪恨昔年聯句地,念經僧掃過重陽。 -- 出自唐·司空圖·憶中條
- 白日新年好,青春上國多。 -- 出自唐·司空圖·早朝
- 經亂年年厭別離,歌聲喜似太平時。 -- 出自唐·司空圖·漫題(一作歌)
- 石勒童年有戰機,洛陽長嘯倚門時。 -- 出自唐·司空圖·洛陽詠古(一作胡曾詩)
- 不記當年開國日,元主泥人淚簇。 -- 出自清·鄭燮·念奴嬌 孝陵
- 君子萬年,撫有四荒,受祿無疆。 -- 出自宋·司馬光·瞻彼南山
- 君子萬年,永綏兆民,受天枯之。 -- 出自宋·司馬光·瞻彼南山
- 君子萬年,令德高明,高明有融。 -- 出自宋·司馬光·瞻彼南山
- 念昔少年日,謬登君子堂。 -- 出自宋·司馬光·吳下肅公挽歌辭三首
- 鄉曲三年別,江山萬里回。 -- 出自宋·司馬光·張元常挽歌二首
- 失意流年老,殘春對夕陽。 -- 出自宋·司馬光·送何萬下第歸蜀二首
- 泉燭千年碧,霜松數寸青。 -- 出自宋·司馬光·致政邵少卿挽詞
- 那將少年淚,容易輒傷春。 -- 出自宋·司馬光·亨杞下第作詩示之
- 六印他年擁車騎,會須重過洛陽城。 -- 出自宋·司馬光·贈吳之才
- 不使萬年木,嘉名高歲寒。 -- 出自宋·司馬光·景福東廂詩·柏寒
- 豈將三年最,修梧茂帝臺。 -- 出自宋·司馬光·送程端明知成都
- 頗意當年映書否,物華如舊鬢毛非。 -- 出自宋·司馬光·又和雪
- 為報十年容易別,於今愁悴不如先。 -- 出自宋·司馬光·又寄題陟屺寺
- 二十二年如轉目,洛陽不改舊時春。 -- 出自宋·司馬光·和任開叔觀福嚴院舊題名
- 何必三年求奏計,詔書朝夕賜金褒。 -- 出自宋·司馬光·送齊學士公知荊南
- 試憶昔年雙桂會,只如前日夢魂中。 -- 出自宋·司馬光·呈樂道
- 彩服當年戲,驪駒此日榮。 -- 出自宋·司馬光·送蘇屯田知單州
- 二十五年南北走,遺愛寂然民記否。 -- 出自宋·司馬光·昔予嘗權宰韋城今重過之二十五年矣慨然有懷
- 自嘆三年謫,歸來萬事新。 -- 出自宋·司馬光·和伯鎮再入館
- 東國連年水傷稼,使君到部即行春。 -- 出自宋·司馬光·送朱校理知濰州
- 三十余年西復東,勞生薄宦等飛蓬。 -- 出自宋·司馬光·初到洛中懷
- 得意還年少。 -- 出自宋·張先·清平樂·青袍如草
- 春去一年春又盡,幾回空上望江橋。 -- 出自唐·徐凝·春陪相公看花宴會二首
- 長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勝中春。 -- 出自唐·徐凝·二月望日
- 馬穀經年減,燕金幾處求。 -- 出自明·湯顯祖·送艾太仆六十韻(太仆以乙科為郎,論江陵起
- 大有少年那薄幸,姮娥須惜老成人。 -- 出自明·湯顯祖·送楊吉父伍念父鄉試二首
- 游子常年風性高,生龍地主垂干旄。 -- 出自明·湯顯祖·送俞采并示姑熟子弟(采,故叔白鹿生,賢豪
- 去今十年始相見,當時太學今何如。 -- 出自明·湯顯祖·送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