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第14個字的詩句
年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只棲云樹兩三畝,不下煙蘿四五年。 -- 出自唐·王繼勛·贈和龍妙空禪師
- 出為信門興化日,坐當吾國太平年。 -- 出自唐·夏鴻·和贈和龍妙空禪師
- 夜來孤館重來宿,枕底灘聲似舊年。 -- 出自宋·王周·再經秭歸
- 夜來孤館重來宿,枕底灘聲似舊年。 -- 出自宋·王周·再經秭歸二首
- 錦字莫嫌歸路遠,華夷一統太平年。 -- 出自宋·劉兼·初至郡界
- 不知南苑今何在,借與張公三百年。 -- 出自唐·孫元晏·宋·借南苑
- 五湖春水接遙天,國破君亡不記年。 -- 出自唐·裴瑤·闔閭城懷古
- 湖邊景物屬秋天,樓上風光似去年。 -- 出自宋·麻溫其·登岳陽樓
- 萬頃湖波浸碧天,旌封香火幾千年。 -- 出自唐·周岳秀·君山祠
- 為問野人山鳥語,問予歸棹是何年。 -- 出自唐·李伉·謫宜陽到荊渚
- 臨岐莫似三聲日,避射須依繞樹年。 -- 出自唐·易思·郡城放猿獻衛使君
- 一年十二度圓缺,能得幾多時少年。 -- 出自唐·李建樞·詠月
- 拂拂云衣冠紫煙,已為丁令一千年。 -- 出自唐·韓常侍·和人憶鶴
- (見張為《主客圖》)小橋風月年年事,爭奈潘郎去□何。 -- 出自唐·鄭遨·與羅隱之聯句
- 山僧不記重陽日,因見茱萸憶去年。 -- 出自唐·靈澈·句
- 鶴背傾危龍背滑,君王且住一千年。 -- 出自唐·知玄·祝堯詩
- 一枝筇竹游江北,不見爐峰二十年。 -- 出自唐·若虛·懷廬山舊隱
- 松傾鶴死桑田變,華表歸鄉未有年。 -- 出自唐·若虛·樂仙觀
- 笙歌罷吹幾多日,臺榭荒涼七百年。 -- 出自唐·棲一·武昌懷古
- 西去長沙東上船,思量此事已千年。 -- 出自唐·章江書生·吟
- 三千功滿去升天,一住人間數百年。 -- 出自唐·許學士·東洛貨丹
- 深羨青城好洞天,白龍一覺已千年。 -- 出自唐·紫微孫處·送青城丈人酒
- 適向蔡家廳上飲,回頭已見一千年。 -- 出自唐·蜀宮群仙·麻姑
- 自到仙山不知老,凡間喚作幾千年。 -- 出自唐·桃花夫人·在紫霄夫人席上作
- 蕭條明早分岐路,知更相逢何歲年。 -- 出自唐·王氏婦·與李章武贈答詩
- 如今腸斷空垂淚,歡笑重追別有年。 -- 出自唐·韋檢亡姬·和檢詩
- 記平生懷抱,曾逢惡處,都不似、今年惡。 -- 出自元·許有壬·水龍吟 壽靜公右平章
- 萬井笙歌,滿城燈火,元宵預慶豐年。 -- 出自元·華幼武·滿庭芳 元霄和元 見寄
- 但溫存羔酒,留連獸炭,暮江欲雪年又殘。 -- 出自元·邵亨貞·紅林檎近 水屯冬景,次錢素 韻
- 丹邱柯九思書於云客閣,至正元年冬十有一月日南至也。 -- 出自元·柯九思·柳梢青 右和將殘補之詞翰,稱妙一代,此卷
- 朱紱青袍映后先,邇來愁過買臣年。 -- 出自元·王逢·寄晏上俞士平提學陸良貴秦文仲二教授
- 舉家相攜入長煙,竟托采藥終天年,至今事跡有在心無傳。 -- 出自元·王逢·龐公攜家圖引為張橘隱題
- 松兮檜兮豈偶然,陵霜轢雪兵燹年。 -- 出自元·王逢·僧蓮松檜圖歌書遂昌山人鄭明德序后
- 西風佩環輕解,有冰弦、誰復記華年。 -- 出自元·凌云翰·木闌花慢 賦白蓮和字舜臣韻
- 憑誰為泛仙槎去,問佳期、何事經年。 -- 出自元·韓奕·高陽臺 七夕
- 青燈照影冷清夜,白發聽歌感少年。 -- 出自元·韓奕·逢故人夜飲話舊
- 杜鵑啼處花如雨,白發傷春又一年。 -- 出自元·韓奕·惜春
- 故人對酒且千里,春色驚心又一年。 -- 出自元·高士談·庚戌元日
- 處玄稽首,庫使尊官,一別又過三年。 -- 出自元·劉處玄·神光燦
- 自昔未逢超岸筏,而今又值下坡年。 -- 出自元·王丹桂·望蓬萊 寄張四秀才
- 光陰迅速,暑往寒來,俄然又報新年。 -- 出自元·侯善淵·聲聲慢·光陰迅速
- 走紅塵、何曾返照,損氣神、虛度流年。 -- 出自元·長筌子·綠頭鴨·雨初晴
- 參空鐵樹三千丈,刻石名臣五百年。 -- 出自元·魏初·鷓鴣天 九日晉溪
- 崔生來辱手帖,歡感無已,因憶往年壽吾子樂章,用其韻以道其歆慕之懷,且奉一笑云我似漏卮長不滿。 -- 出自元·劉敏中·蝶戀花 文卿良友素守確然,迥拔流俗,世所
- 未論桑田滄海事,比諸公、他日猶年少。 -- 出自元·程文海·金縷歌 壽胡澗泉憲僉二月七日
- 象管烏絲題往事,玉簫錦瑟負華年。 -- 出自元·袁易·春雨漫興
- 客亦是鶴君莫笑,重來更待三千年。 -- 出自元·虞集·白鶴觀
- 江山信美非吾土,飄泊棲遲近百年。 -- 出自元·虞集·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諸子侄
- 僧家功課如常事,只有朝昏無歲年。 -- 出自明·曹學佺·和聞梵
- 寇盜連群猶過隙,詩書定命欲疑年。 -- 出自近代·陳三立·次和答蒿叟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