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第11個字的詩句
年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往來畢竟乘除法,何用年年宋玉悲。 -- 出自宋·丁世昌·次虞仲房司馬送秋韻
- 棲真妙入縣珠會,八十余年隱此居。 -- 出自宋·丁宣·仙都山
- 芳名百世留青史,至行千年啟后賢。 -- 出自宋·杜醇·過董孝君祠
- 群陰已放陽來復(fù),看取新年別有春。 -- 出自宋·杜范·途葉二絕
- 誰知千古留名字,只在當(dāng)年把釣中。 -- 出自宋·杜范·七月二十七午到釣灘登其臺偶成二絕
- 李園莫負(fù)春風(fēng)約,應(yīng)有當(dāng)年未折枝。 -- 出自宋·杜范·和耕甫弟梅
- 貤恩漫爾撐門戶,肯負(fù)當(dāng)年一束書。 -- 出自宋·杜范·挽李處士
- 橫陳瑞色今如許,定似豐年可大書。 -- 出自宋·杜范·十二月初六日出郊途只值雪偶成小律詩
- 早修天爵邀人爵,才近耆年便引年。 -- 出自宋·杜衍·送王周歸江陵
- 會期雙闕重相見,應(yīng)換當(dāng)年舊衲衣。 -- 出自宋·杜衍·贈應(yīng)天寺昭凈法華
- 自修盟好諱言兵,競喜豐年賀太平。 -- 出自宋·度正·奉送三榮王子文游益昌
- 功成名遂歸鄉(xiāng)枌,賤子年年開金樽。 -- 出自宋·度正·壽寺丞唐丈
- 洙泗之根枯無芽,千五百年復(fù)生花。 -- 出自宋·度正·壽制置吳侍郎
- 愿如松柏堅(jiān)剛壽,相與年年保歲寒。 -- 出自宋·度正·太孺人生朝
- 照人一點(diǎn)應(yīng)神會,回首三年更眼青。 -- 出自宋·度正·謁茶使
- 我時貪醉蟠桃春,不記當(dāng)年說仙蹟。 -- 出自宋·范良龔·妙庭觀
- 舊移一紀(jì)桐初大,重種三年竹尚疏。 -- 出自宋·方回·閒居
- 六年三潦困余黎,誰識他年舊浙西。 -- 出自宋·方回·病后夏初雜書近況十首
- 五千斤蠟三千漆,寧馨時年欲夜行。 -- 出自宋·方回·聽航船歌十首
- 光添幾夜梅窗月,暖望明年麥隴秋。 -- 出自宋·方回·雪后
- 子陵灘上一詩翁,七十四年雙耳聾。 -- 出自宋·方回·寄同年宗兄桐江府判去言五首
- 此身生死國興亡,搖落年年本是常。 -- 出自宋·方回·重陽吟五首
- 矧伊色笑逢民則,好續(xù)當(dāng)年蹻蹻吟。 -- 出自宋·方回·次韻汪以南教授美康使君新政因及賤跡四首
- 頹齡僥幸古來稀,休致多年但欠歸。 -- 出自宋·方回·七十翁吟七言十首
- 秋涼斷是合還家,三伏今年暑倍加。 -- 出自宋·方回·連夜書
- 世間何事不空無,萬古年年九日徂。 -- 出自宋·方回·辛丑九日五首
- 彭聃上壽終澌盡,劉白同年各健強(qiáng)。 -- 出自宋·方回·牟獻(xiàn)這提刑來杭納婿慶予七十次韻二首
- 后山三任入東觀,修水七年留北京。 -- 出自宋·方回·送汪以南教授
- 秋風(fēng)稉稻又嘗新,續(xù)食年年肯濟(jì)貧。 -- 出自宋·方回·次韻沈茂實(shí)小園偶書
- 浮生物物身為累,垂老年年節(jié)是常。 -- 出自宋·方回·戊子元日凡陽道中二首
- 西山后會何妨數(shù),管趁年年早茗香。 -- 出自宋·方回·宗兄端叟年七十六來訪二首
- 謹(jǐn)營芻豆尚努力,永伴殘年田子方。 -- 出自宋·方回·老馬行
- 堯女舜妃兩嬋娟,想見當(dāng)年泣蒼梧。 -- 出自宋·方回·離騷九歌圖
- 一毫不敢昧蒼天,生世明年七十年。 -- 出自宋·方回·雜書五首
- 春聞六十猶癡諺,尚少一年焉不癡。 -- 出自宋·方回·春前一日還家
- 遁肥久已遠(yuǎn)罝羅,獨(dú)慨流年老易過。 -- 出自宋·方回·次韻康慶之秋夜客懷自述
- 江村一雪復(fù)一雪,三白豐年與玉屑。 -- 出自宋·方回·寄題沈可久雪村
- 每重九日例凄苦,垂七十年更亂離。 -- 出自宋·方回·九日約馮伯田王俊甫劉元煇
- 歌詩千百南北傳,一別十年散還聚。 -- 出自宋·方回·題郎川紀(jì)勝圖
- 隔籬一樹桃花發(fā),初見今年粉蝶飛。 -- 出自宋·方回·新晴
- 一斗稗子價幾何,已直去年三斗米。 -- 出自宋·方回·種稗嘆
- 平生吟社雕零盡,合許忘年友與盟。 -- 出自宋·方回·次韻謝呂君見寄二首
- 種松今世見松老,種菊常年見菊開。 -- 出自宋·方回·讀陶集愛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八曰松菊
- 豈無識老訝此老,不愧妙年兩賢守。 -- 出自宋·方回·記三月十日西湖之游呂留卿主人孟君復(fù)方萬里
- 棺槨衣衾俱未辦,他年何年葬虛翁。 -- 出自宋·方回·老矣
- 后堂執(zhí)樂換小名,更事少年貴公子。 -- 出自宋·方回·木綿怨
- 略雪不冰又庚子,幸而去年秋猶豐。 -- 出自宋·方回·人日立春記苦雨無冰
- 孤山山下清淺水,疏影年年橫復(fù)斜。 -- 出自宋·方回·上饒周君夢至梅花洞吟日我家本住晦花洞一陣
- 曹溪一夜傳衣缽,元是當(dāng)年行者身。 -- 出自宋·方回·壽昌鄭生入天目山禮僧
- 明朝六十遂平頭,豈料耆年尚百憂。 -- 出自宋·方回·歲除日陳正之劉彥質(zhì)來奕